记得在最初的几次改革变法中,老四就遭遇了刺杀!</p>
后来,因为变法的进程有些改变,这些刺杀就消失了!</p>
可朱棣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竟然又出现了!</p>
而且最重要的是!</p>
老四在前往改革变法的途中,他与对方不能及时交流!</p>
倘若老四因此而亡!</p>
他就算死都不能甘心!</p>
好在,模拟器里老四既然能思考未来,就明刺杀有惊无险。</p>
前来刺杀的刺杀竟是苗疆之人,他们原本不在改革变法的序列当中。</p>
你原本以为这些人与变法毫无瓜葛,应该不可能会对你出。</p>
但这次他们的出,令你想起了自古以来各朝各代对底层疆域的掌控不到位!</p>
大明有不少领土归土司管辖,因此大明实际上的税收并不包含这些地方。</p>
倘若大明能够改土归流,将这些被土司管辖的疆域彻底归于朝廷统治,有利于增强大明国力。</p>
不过让你没有想到的是,刺杀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天下。</p>
无数官吏乡绅生怕会与这起事件扯上关系,表面上支持改革变法的意愿更强烈了。</p>
永乐第二十年六月,你离开中原,奔赴下一处地方,却惊愕的发现此地改革变法早已完成。</p>
这让你恍然大悟,连忙通过锦衣卫的情报渠道,调查各地改革变法的进程。</p>
得到的结果却令你大吃一惊,此时天下仅余数府之地还未自主完成变法。</p>
而就在此时,你父亲的召令到了你的下,他让你即刻返京,准备进行搬迁工作。</p>
你将中的工作交于一路跟随你改革变法的各部官吏,只率亲卫队返回京城。</p>
永乐第二十年七月底,你回到了应天府,此时天下就只剩京城还未完成变法。</p>
只是你大哥此时有了猜测,你不好再住进太子府内,最终来到了数年未住的兖王府。</p>
不等你对京城有所动作,你的三哥便亲自送上了一份京城各官吏乡绅的罪证。</p>
但显然,天下各地改革变法的速度吓坏了不少人。</p>
即便是脖子硬的人,此时也知道改革变法是大势所趋,谁挡谁死!</p>
因此,你才在兖王府住下不到三日,应天府的衙门就移交国库无数粮食。</p>
永乐第二十年八月中,历时九个月的变法,正式结束。</p>
“苗疆的人?”</p>
看着刺客的由来,朱棣满脑子的疑惑不解!</p>
毕竟改革变法并没有涉及到各地土司的利益,他们主动派刺客前来,岂不是脑子有病?</p>
朱棣再怎么想,也都想不明白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p>
刺杀老四对他们来讲完全没有一点好处!</p>
不过当看到刺杀事件传出去后,加速了变法的进程,他紧皱的眉头松开了少许。</p>
毕竟刺杀事件虽然令他提心吊胆,但加速了变法进程,也能让老四早点回京。</p>
当看到老四不再住进太子府后,他不由得叹了口气。</p>
“爹也是迫不得已啊!”</p>
只有让老四当皇帝,大明才能真正繁荣富强!</p>
</p>
所以他就只能对不住老大,还有大孙子了!</p>
至于京城官吏主动转变态度,他倒是没有太在意。</p>
毕竟以往京城的官吏乡绅在见到大势已去后,也同样是这么老实。</p>
永乐第二十年九月,各地变法人员陆续返回京城,你父亲也在朝堂之上提起搬迁的建议。</p>
和你料想中的一样,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让你来主持搬迁工作颇有非议。</p>
你大哥虽然默不作声,但你知道,朝堂之上的反对声,大多都是来自他的授意。</p>
你心中明白,你在他心中,再也不是他那个老实诚恳惹人喜爱的亲弟弟了。</p>
虽然你很心痛,但在太子之位这件事情上不可能放弃。</p>
而主持搬迁工作,有利于加快这一进程。</p>
此时在朝堂之上,你也拥有了几分势力,虽然暂时还比不上你大哥,但也终究不是那么微不足道了。</p>
面对朝堂上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你父亲亲自下场帮忙了。</p>
在他的授意下一些默不作声的大臣支持你,一些原本站位你大哥的朝臣也突然跳反。</p>
这一刻你心中明白,你大哥终究是比不上你父亲老谋深算。</p>
即便以往他这个皇帝看似还要听你的意见,但实则这是他有意为之!</p>
而如今一切实力展现出来之后,你大哥不出意外的落败了。</p>
“真是苦了老四啊!”</p>
看着模拟器里老四对老大用情如此之深,朱棣叹息不已。</p>
其实他又何尝想要闹出这样的结果!</p>
但是没办法,老四未来的成就太辉煌了!</p>
与对方相比,就连他这个爹都感到自愧不如!</p>
不过很快,伤心的朱棣突然笑了起来。</p>
“老谋深算!哈哈,老四难得夸了我这么一句!”</p>
模拟器里朱高烁的一顿夸,顿时就让心情不佳的朱棣满脸笑容。</p>
不过也确实如老四的那样,作为造反出身的皇帝,他又岂能不死死掌控权势?</p>
毕竟只有权势才能带给他安全感!</p>
即便看起来老大在朝堂上的实力很强,可谁又能知道,老大这些势力中,也有他的暗!</p>
搬迁工作没有意外的落到你的里,只是你却有其他的想法。</p>
此次改革变法一路走来,你发现大明各地的驰道虽然还算完整,可终究还是不免出现了坑坑洼洼的地方。</p>
搬迁至新京城不仅仅是一个重大决策,也同样是你表现在群臣面前的绝佳会。</p>
尤其是朝中老臣居多,一路行程十分不易。</p>
因此你决定一边重修从应天到顺天的驰道,一边进行搬迁工作。</p>
群臣对你的建议虽然赞同,但却也有几分担忧。</p>
户部尚书夏原吉代替群臣出了忧虑。</p>
虽然改革变法一事,令朝廷额外增收了不少财富,但想要拿出银钱重修驰道,还是有些困难。</p>
只因那些钱粮,还需要用到关键的地方。</p>
要是仅仅为了缓解群臣奔波之苦就拿出大笔银两修缮驰道,未来有些不顾百姓疾苦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