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其实不怪游大人办事不力,实在现场百姓义愤填膺,面对这些犯人不能平复心情。</p>
每当游大人宣读完罪行后,就有好多人跳上台指认犯人的罪恶行径,闹出了不少乱子。</p>
为此,游大人不得不安抚百姓,让他们一个个来!</p>
所以这才耽误了时间!”</p>
听着张三的解释,朱高烁紧皱的眉头这才松开。</p>
虽让百姓一个个的力量指认罪行有些耽误时间。</p>
但对朱高烁来,本身这个似是而非的诉苦运动,主要目的是让百姓参与进来。</p>
如今百姓既然参与的很有激情,那就不算什么大事!</p>
甚至就算再拖延几天,朱高烁也毫不在意。</p>
因为只有彻底激发了百姓的力量,才能让那些背地里为恶不作的人真正胆寒!</p>
也正是因此,朱高烁想了想就道:“游知府,明日这样的事情不用拦着,让百姓尽情发挥即可。”</p>
闻言,游利顿时一愣。</p>
毕竟在他看来,刑场是严肃的,让百姓参与进来未免也太不严肃了!</p>
但发话的毕竟是兖王,他即便心里有想法,也只能拱答是。</p>
似乎看出了他心中不愿,朱高烁顿时笑道:“你可知唐太宗的那句话?”</p>
听到这话,游利满脸懵逼。</p>
毕竟唐太宗李世民又不是哑巴,的话多了去了,他怎么能知道是哪句?</p>
不过他也聪明,当即就装作洗耳恭听的模样看向朱高烁。</p>
恭敬的拱道:“还请殿下指点!”</p>
那边的朱高烁并没有在意他的行为,只是抬头望天,感慨道:“本王最为推崇的,就是唐太宗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
此话一出,游利顿时恍然大悟。</p>
当即便道:“臣以为殿下不仅推崇,而且也能够身体力行。</p>
我大明百姓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殿下最为仁慈爱民!”</p>
闻言,朱高烁笑呵呵的摆了摆。</p>
而后道:“汉唐之时,这水其实并不是单指黎民百姓,相反,更多的是指那些门阀世家。</p>
他们在汉唐之时拥有着极为庞大的力量!</p>
但自从经历五代十国,及宋元两朝,一直到我大明。</p>
这些门阀世家的力量逐渐瓦解,黎民百姓的才真正的发挥重大作用。</p>
这一点,以本朝太祖皇帝为例,即可昭显一二。”</p>
听着朱高烁的话,游利顿时就装作一副如得天音入耳的模样。</p>
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大明开始,黎民百姓的力量有多大。</p>
但他不明白,兖王为何要多此一举,解释给他听。</p>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过来。</p>
“在本王看来,百姓的力量不仅能够覆舟,也同样能够助力大明稳固向上发展。</p>
注重百姓的力量,注重百姓,才能天下稳定,繁荣富强!</p>
对百姓不能只持以打压防范的态度,也同样要协助发挥其所能!</p>
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p>
听到这句话,游利才终于真正的恍然大悟!</p>
彻底明白兖王到底是何意!</p>
毕竟从上到下,乃至自古以来,都是愚民之策!</p>
而兖王却有意推动和助力百姓参与各种事情。</p>
虽然此举有些胆大妄为,甚至也看不清这条路的前景。</p>
</p>
但他不得不承认,兖王确实是把百姓放在了心中!</p>
或许这才是兖王为何在普天之下如此受到拥戴的原因!</p>
“我大明百姓遇到了兖王,真是得天之幸啊!”</p>
虽然其他的事情他看不到未来!</p>
可此次行刑让百姓参与进来后,他却能够清楚的看到未来!</p>
朝廷让百姓,让苦主参与到这行刑之中!</p>
不仅能够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也同样能够让百姓对朝廷的信心倍增。</p>
长此以往下去,百姓绝不会再受奸人蒙蔽攻讦朝廷。</p>
想到这里,游利当即就冲朱高烁行了一记大礼。</p>
“有殿下此富国安民之策,我大明必将长治久安!”</p>
在这个大明初期,不所有人一心为国,但绝大部分人都想着让大明繁荣富强。</p>
游利自然也当属其中!</p>
另一边,朱高烁看着他能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顿时欣慰的点了点头。</p>
他从未奢望过自己随便几句话,就能让大明改天换地。</p>
所以做什么都是一步步的来!</p>
而如今游利能够明白自己的理想,显然也是志同道合之人。</p>
如今他离开临桃府在即,也动了要收对方于麾下的冲动。</p>
不过他却先是瞥了眼张三,随后心中思索片刻,才有了决断。</p>
“游知府,你可愿与我一起推行这富国安民之策?”</p>
终究眼前还是有半个外人在,所以朱高烁的并不是很露骨。</p>
当然,也幸好面前的游利是个聪明人,知道他是什么意思。</p>
当即就拱喊道:“臣愿与殿下一同让大明富强,百姓安居乐业!”</p>
对面的朱高烁闻言,顿时眉开眼笑,拉着对方的双道:“好,老游你不愧是我看中的人,为国为民,当为大明国士!”</p>
此话一出,游利连忙谦虚道:“殿下谬赞了,我游利也只想为大明效忠,为百姓谋福。</p>
游利也只是萤火之光罢了,而殿下您却是皓月之辉!</p>
萤火愿一直跟随皓月,不离不弃!”</p>
听到这话,朱高烁直接高兴得合不拢嘴。</p>
不过随后就道:“殿下这一称呼太过生疏,不如你就与樊忠一样,称呼王爷吧,如此也显得亲切些!”</p>
闻言,游利自然不会反对。</p>
当即就欣喜的拱道:“游利愿听王爷差遣!”</p>
只是两人在这里高兴着,可一旁的张三却满脸尴尬,浑身的不自在。</p>
兖王干这种事也不背着点人!</p>
藩王与地方官交往过密,终究不妥!</p>
就不怕他张三传出去吗?</p>
还是,兖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这种不设防的地步。</p>
当然,他心里其实也有一点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感觉。</p>
那就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p>
为何兖王却没有像对待游利一样,把他也召入麾下!</p>
到底是他哪里不行,还是他做的不够好?</p>
但很快,张三就不去想这些了,也或者是他觉得自己想要好好表现。</p>
只是这一开口,他却差点想给自己一个嘴巴。</p>
“王殿下,如今临桃府改革变法事毕,不知下一个地方为何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