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p>
孙权回到馆舍。</p>
油灯闪烁,官员送来各地战报,但见孙权在书案后枯坐流泪,官员们各自对视一眼,不敢上前禀报,都是站在门外。</p>
可以看得出来,孙权现在非常痛苦。</p>
他挑起了这场针对唐剑的战争,也由他承受所有的苦果。</p>
他愤怒,也不甘。</p>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以区区佣兵起家的唐剑,看上去不堪一击的一个新崛起的诸侯,竟然能把他逼到这个地步!</p>
他这次发动的针对唐剑的战争,却没有踏上广陵的一寸土地,却反而几乎要颠覆他们孙家经营了三世的江东政权!</p>
这时,陆逊引鲁肃从走廊上匆匆而来,见到汇报战事的官员在门外站成一排。</p>
孙权一重重的砸在案桌上,眼中流泪,痛苦的喊道:“既生权,何生剑?”</p>
门外,一众官员听到孙权的怒喊,顿时脸色各异,纷纷惊诧。</p>
随后还是陆逊咳嗽了一声。</p>
一众官员见陆逊和鲁肃来到,纷纷转身行礼。</p>
孙权听到门外传来动静,抬头看去。</p>
见是陆逊引着鲁肃来到。</p>
顿时,孙权的眼泪便再也止不住,踉跄而起,几步走下台阶,与鲁肃双紧紧握在一起,脸上已经涕泪交加。</p>
“子敬!子敬啊!”</p>
鲁肃惊诧于孙权的痛苦,顿时也心生怆然,惊道:</p>
“主公何以悲伤至此?”</p>
孙权哭道:</p>
“孤自发动与唐剑的战争以来,未得一胜,如今更使得我四面受敌,兵临城下。”</p>
“孤本想进取中原,开拓基业,如今,却几乎要颠覆父兄留下的根基,断送江东六郡,如此境况,让我怎么能不悲伤流涕也?”</p>
完,嚎啕大哭。</p>
鲁肃连忙安慰他道:</p>
“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夫英雄者,大起大落是常有的事,高祖刘邦当年也是数次败于项羽之,随后垓下一战成功,自此才夺得天下,怎么能以一时失利而论成败呢?”</p>
这番话明显没有安慰到孙权,孙权仍然沉浸在他的悲伤之中。</p>
鲁肃便又连忙将孙权扶到座位上,随后道:</p>
“主公,肃此次返回,正是奉了周都督之命,特为主公解围而来。”</p>
孙权终于听到一句他想听的话!</p>
霎时止住哭声,带着哭腔问道:“公瑾知我困否?”</p>
鲁肃道:</p>
“主公的境况,周都督已然知晓,他特命我回来转告主公,他已经派人去接触士燮,不出半个月,定叫士燮退兵。”</p>
“同时,他已经派出甘宁、凌统,沿江而下,水陆并进,分两路来攻张辽。”</p>
“围攻江东的五路兵马,已经被周都督退去二路。”</p>
“周都督还,愿作为中间人,修书一封,使唐剑退兵返回广陵。”</p>
“如此,可解主公之忧否?”</p>
孙权听后,脸上未露喜色,而是呆住。</p>
他现在更多的竟不是悲伤。</p>
而是震惊!</p>
唐剑能够反戈一击,就让他的江东政权岌岌可危。</p>
</p>
周瑜也是略微出,就能为他力挽狂澜!</p>
他现在才隐隐察觉到,只有周瑜、唐剑、孔明这一类的智者,才能肆意搅动风云,也只有这些人,才是这大争之世真正的主角!</p>
“主公?”</p>
鲁肃见孙权陷入呆滞,又唤了他一声。</p>
孙权这才回过神来,沉默了一会儿,道:</p>
“此番,纵然公瑾出面调停,我仍然等同于战败。”</p>
“公瑾能解我眼下之忧,却不能解我心中之恨也。”</p>
鲁肃知道孙权深恨唐剑,但是如果再这样打下去,就算最终打胜了,江东也会被蹂躏成一片废墟,虚弱不堪。</p>
而等到秋收之后,北方曹操又有了足够的粮食,他必将趁着江东虚弱,再次来攻!</p>
到那时,江东的覆灭,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p>
于是,鲁肃便对孙权道:</p>
“主公不可以一时之气,坏了父兄基业。”</p>
“这场战争若长期打下去,江东民生必然受到影响,百姓无法耕种,商旅不通,民生凋敝,江东之地,也将变成一片废墟。”</p>
“若曹操再举兵向南,则主公三世基业,不复存矣!”</p>
孙权也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然后连忙问鲁肃:</p>
“这那,孤当如何是好?”</p>
鲁肃又重复道:“主公必须同意周都督的调停之策,必要时,甚至还要推举唐剑为徐州牧。”</p>
孙权听后,顿时又不乐意了!</p>
“不妥!”</p>
“我先前赔了妹妹,放走了刘备,还要上表推举他做荆州牧,将荆州大片土地拱让与刘备。”</p>
“如今,又要我推举唐剑为徐州牧,如何可行?”</p>
鲁肃又劝道:“主公,唐剑只是佣兵出身,在赤壁捡了名望,碰巧成了诸侯,兵锋正盛。”</p>
“而主公举江东六郡之力,挫败曹操,又鏖战合肥,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p>
“经历这连番征战,将士疲惫不堪,百姓税负沉重,故而不敌唐剑。”</p>
“主公推举唐剑为徐州牧,使他退兵,一来可以复统江东,休养生息,二来,徐州各地势力盘踞徐州久矣,岂能服从唐剑管辖哉?”</p>
“只要唐剑成了徐州牧,他就会陷入和本地望族势力之间的内斗中,而徐州又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唐剑内忧外患,无暇再复望江东矣!”</p>
孙权听到这里,终于算是明白了周瑜和鲁肃的计策。</p>
也就是,既然他想吃,你就把他喂到撑!</p>
他吃撑了动不了的时候,自已再上去给他一刀子!</p>
孙权明白过后,他有些颓丧昏暗的眸子顿时明亮起来!</p>
现在,他眼里闪烁的不再是泪花,而是希望!</p>
孙权用撑在桌上,仔细思索这件事的可能性。</p>
然后越想越觉得可行,最后欣喜的站了起来,又走下来抓住鲁肃的,激动的道:</p>
“君与公瑾,真是我江东股肱之臣也!”</p>
“我欲从公瑾之计,行此以退为进之法,子敬可为我回书公瑾,让他快做书信,为我调停此事!”</p>
鲁肃道:“主公能从都督之计,江东由此兴旺也!”</p>
随后,鲁肃直接在孙权的书案上写下书信,让人连夜发往柴桑。</p>
而身在柴桑的周瑜,仍然坐在楼上,望着对面的荆州地界。</p>
任凭江上吹来的风将他的披风吹落,他也浑然不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