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甘宁并没有透露李济等人是唐剑麾下人马,再加上当时为了突袭孙权,穿的都是孙吴的衣甲。</p>
所以李济等人并没有被认出来。</p>
但是听到陆逊要将孙权接回豫章安葬,甘宁就觉得,如果不是去往吴郡,自己也就没有跟着去的必要了。</p>
否则再被润难问起,自己里外不是人。</p>
他就打算将孙权的棺椁交给陆逊之后,返回舒城。</p>
于是甘宁便找到李济,了自己的想法。</p>
但李术却坚决拒绝。</p>
甘宁随即想起来,这个李济,一路上都透着怪异。</p>
不管是经常看着孙权的棺椁在想些什么,还是现在的断然拒绝。</p>
还有他自告奋勇要和自己一起护送棺椁回去的积极举动。</p>
都让甘宁觉得这个人思想并不单纯。</p>
但是,甘宁也想不出这个人背后有什么原因会导致他这样,所以也没多想,准备在交接了事情之后,就告别陆逊,向北去找唐剑。</p>
但是李术却对甘宁道:</p>
“甘将军,您接下来始终是要去投靠唐侯的,您何不趁此会,回去柴桑接出您的家人呢?”</p>
“如今孙权死了,他的部下一定会认为是您出卖了孙权,害死了他,所以肯定会对您的家眷严加防范。”</p>
“到时候要是真的听到您投靠了唐侯的消息,那么您的家人还能活吗?”</p>
“不如就将孙权的棺椁送回豫章,末将再与将军设法出接出您的家人,这样再一起去投唐将军,才能万无一失啊。”</p>
甘宁本来以为,仁义之人,不会拿别饶家眷作为要挟,逼自己就范。</p>
但是回想起孙吴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一会儿用美人计召唐剑和刘备来想要妄加谋害。</p>
一会儿又扣押诸葛瑾的家人让他去跟刘备讨还荆州。</p>
可以是完全没有任何下限!甘宁听到这里,也不免担心起来。</p>
如今孙吴的将领都认为是自己出卖了孙权,才导致孙权被战败自杀。</p>
如果真的不管家里人,那么可以想象,只要自己投向唐剑,那么自己的家人绝对活不到第二!</p>
甘宁也是有见识的人,听了李术的劝后,也觉得有理。</p>
主要是他这个人总是古道热肠,把别人都当君子看待。</p>
只可惜,这个世间,尤其是孙吴的地盘上,还是缺道,君子只能黯然避祸。</p>
随后,甘宁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和李术一起护送孙权的棺椁回到豫章郡治所柴桑。</p>
但是在返回豫章之前,孙吴的将领对于是直接撤,还是打一个胜仗再撤这件事上产生了分歧。</p>
有人认为如果拖延时间,那么孙权的遗体都要臭了,还是尽快让主公入土为安的好。</p>
持这个意见的,多半是文官。</p>
而武将们则认为,如果不打下一个地盘就狼狈撤回,那么这一次出兵就是一次完完全全的失败,对于扶立新主不利。</p>
陆逊只好将这个消息派人告知在柴桑的鲁肃和张昭。</p>
柴桑城中,郡府。</p>
鲁肃正坐在书舍里办公,身边的文书摞得快有一尺高了。</p>
孙权这次出兵,可以是让他绞尽了脑汁,才从各地搜刮来这些粮食兵员。</p>
还好是赶上了秋收,再加上甘宁在庐江攻破了皖城,杀了朱光,获取了许多粮食。</p>
要不然光是粮草的缺项就让孙权此次出兵胎死腹郑</p>
可即便如此,粮食的消耗规模仍然不乐观。</p>
孙权麾下,世家门阀云集。</p>
这些人投靠孙权,只为了自家的家族利益。</p>
所以他们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段,来贪墨粮草军饷。</p>
而孙权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制约办法。</p>
只能通过不断的向外征战,来从这些大族里要兵要粮。</p>
但是要来的钱粮又经常被他们通过各种段克扣回去,还经常虚报人数吃空饷。</p>
但是孙权又不得不一次次的求着他们出兵,所以也不好摆明了翻脸。</p>
然后这就会形成一个死循环。</p>
让孙权麾下兵马的战力越来越弱。</p>
跟孙坚、孙策、甚至是周瑜时期完全不能比。</p>
鲁肃翻了翻账册,眉头紧皱。</p>
这一场战争,再度掏空了孙吴所有的底气。</p>
如果此战不能打出较好的战果,那么孙家在江东的统治就会再跌下一个台阶,达到历年以来的最低水平。</p>
接下来要面对的,就将是民怨沸腾,再也收不来税粮,世家大族也将更加阳奉阴违,将孙家的政令视为无物。</p>
鲁肃突然抬起,按住突突乱跳的眼皮。</p>
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妙,但是他不愿去想,也不认为孙权这次会失败。</p>
正在他合上了账册,拿起另外一本册子准备查看的时候,外面火急火燎跑进一个人来,中拿着陆逊的加急通行文书,进了门就拜倒在鲁肃桌前:</p>
“大都督,不好了!”</p>
鲁肃看到是前线回来的人,见他如此焦急,鲁肃连忙问道:</p>
“何事惊慌?”</p>
信使双呈上文书,同时哭着道:</p>
“主公吴侯在攻打合肥时遭到唐剑率军突袭,凌统、吕蒙、徐盛等三十几名将领战死!顾雍大人被擒!五万大军,全军覆没!”</p>
鲁肃大惊而起,中账册掉在地上!</p>
完了!</p>
怕什么来什么!</p>
这回是真的完了!</p>
孙家的统治力,在经过了孙权三年的折腾之后,已经到了最低谷。</p>
眼下就盼着这一场战争能够取胜,让孙家重振声威,回到孙权从孙策时期过渡过来的巅峰状态。</p>
可是,鲁肃这还没看完账册,怎么又败了?</p>
而且败了还不要紧,还损失了五万大军,就连吕蒙、凌统、徐盛都纷纷战死!</p>
这样巨大的损失,自东吴建立以来,从未有过!</p>
鲁肃几乎是瞪圆了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p>
什么样的残酷战争,才会让东吴在一场大战之中损失五万大军,三十多名大将?</p>
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让他惊慌!</p>
鲁肃现在更加惊慌的是,在这么惨烈的巨大败仗之下,自家主公孙权,是否还能安然无恙?</p>
于是鲁肃连忙问道:“那主公呢?主公怎么样了?”</p>
信使也是个懂得如何深层次将人弄到崩溃的人。</p>
他上来不先孙权死了,而是先大败,军马损失情况,将领损失情况。</p>
最后,才将孙权自刎一事哭着出:</p>
“回大都督,主公走投无路,战败被唐剑所擒,万般无奈之下,挥剑自刎,眼下甘宁扶主公灵柩棺椁已到桐城!”</p>
</p>
鲁肃只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像是突然被抽走了生命力一样晃了一下!</p>
最终还是扶住桌子,才勉强站稳!</p>
“什你什么?”</p>
“主公他”</p>
鲁肃不愿意相信,也不敢相信。</p>
那个虽然肚鸡肠,没有下限,但是却仍不失为枭雄的主公孙权,就这么死了?</p>
鲁肃只觉得一阵恍然。</p>
仿佛孙权上一刻还在自己面前一般。</p>
音容相貌尚在,虽然对在讨荆州一事上对,自己有些刻薄,但是知遇之恩如同再造。</p>
怎么这么突然就死了?</p>
鲁肃只觉得心口一阵憋闷的感觉传来,他抬捂住胸口,狠狠地盯着那信使问道:</p>
“你方才什么?你再一遍!”</p>
信使也只得哭着重复道:</p>
“主公战败自刎,甘宁扶棺已到桐城!”</p>
鲁肃这下听得真切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打击也真真切切的让他感觉到了崩溃!</p>
只见他几乎是抢着从桌子后面转了出来,夺过信使中的文书查看。</p>
是陆逊的亲笔书信,将孙权的战败过程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然后还盖了他水军都督的印章。</p>
鲁肃见后,悲切万分,哭得晕厥过去!</p>
随后被随从救回房中,醒来之后依旧大哭,命人取孝服、白布披之,随后来见吴国太。</p>
吴国太府上,丫鬟鲁肃身穿孝服,哭着来见,吴国太还纳闷莫非是鲁肃家里死了人,让人带鲁肃进来,想要安慰他一番。</p>
谁知鲁肃踉跄着进来,见了吴国太就哭拜于地。</p>
吴国太带着丫鬟上前,关切的问道:“子敬,是家里谁过世了,伤心至此?”</p>
鲁肃抬起涕泪交流的脸庞,就连鼻涕都粘在胡子上。</p>
“国太!比孝非是为我家人,乃是为主公吴侯是若带也!”</p>
吴国太听完只觉得有些不妙,连忙追问:“子敬,你清楚,你是在为谁带孝?”</p>
鲁肃哭诉道:“回国太,臣是在为主公带孝!主公征战合肥被那唐剑偷袭,兵败荒岭。”</p>
“主公宁死不屈,饮剑自刎,现在棺椁已到桐城!”</p>
鲁肃完,捶地大哭!</p>
吴国太听后,只觉得犹如晴一道霹雳下来,劈走了她的魂,整个人顿时体虚脚软差点没站稳!</p>
一众丫鬟连忙上前扶住。</p>
“哎哟!”</p>
只听得吴国太发出一声长长的悲呼,似乎是没了半分活气,差点一口气喘不上来就交代在这里了!</p>
众丫鬟连忙扶着她,给她捶胸顺气!</p>
吴国太好不容易缓了过来,</p>
便指着北边跺脚哭骂道:“孙仲谋啊孙仲谋,你有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仍不知足,为何偏要去取那合肥?”</p>
“莫非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粮食土地,不够你吃喝,不够你居住的么?呜呜呜”</p>
“如今你也随伯符叔弼去了九泉之下,让我老婆子怎么活呀呜呜呜呜”</p>
吴国太身上没了那股气,连站都站不住,后院中大乔和谢灵毓听见前院哭声,便过来查看。</p>
见吴国太被丫鬟搀扶着,哭得没了心气。</p>
鲁肃一身重孝,也是跪在地上痛哭。</p>
要能让这两个人都哭成这样的,恐怕就只有一件事了!</p>
大乔是过来人,当初孙策死的时候,她就经历过这些。</p>
于是很快就猜到了应该是孙权出了问题。</p>
谢灵毓也是才女,她和大乔对视一眼,也就大概猜到了答案。</p>
可是她却不愿意也不敢相信!</p>
如果孙权真的死了,那么她们江东四美,可就是个个都是寡妇了!</p>
克不克夫先不,命苦倒是真的。</p>
她不敢往那方面去想,为了印证心中的猜想,谢灵毓和大乔连忙上前,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p>
大乔也去帮着吴国太抹后背,一面轻声安慰。</p>
谢灵毓则问鲁肃:“子敬先生为何披孝而哭耶?”</p>
鲁肃再度仰起脸,哭着告诉谢灵毓:</p>
“主母!主公他在合肥兵败,走投无路之下,自刎了!”</p>
“什么——???”</p>
鲁肃的回答证实了谢灵毓的猜测。</p>
谢灵毓也是惊得倒退两步,呆在那里不出话来!</p>
事情传开之后,府上众人哭成一团。</p>
鲁肃抹去鼻涕和泪水,对吴国太道:</p>
“国太,如今主公已亡,孙家基业不可无人继常”</p>
“请问国太,是召季佐回来领袖江东,还是立主公之子为嗣,领袖江东?”</p>
鲁肃抹去不断涌出的泪水,看向吴国太。</p>
想问问是召孙权的弟弟孙匡回来继任吴侯之位,还是立孙权或者孙策的儿子。</p>
吴国太现在已经哭得快晕过去了,哪里还有心情做主?</p>
鲁肃又反复问了几遍,吴国太哭着道:</p>
“孙登、孙绍皆年幼,何以为主?”</p>
“便派人去请季佐回来,继任吴侯之爵位。”</p>
完,大哭不止。</p>
鲁肃得了国太旨意,起身安慰国太,以及谢灵毓。</p>
随后告辞出府,派人往临川去请孙权的四弟孙匡回来主持大局。</p>
只三日,孙匡自临川返回,鲁肃奉吴国太之命,迎立孙匡为主。</p>
这时甘宁也护送着孙权的棺椁回到了柴桑。</p>
孙匡拜见了吴国太,国太让他继承吴侯之爵位。</p>
孙匡一面发出讣告,一面派人向朝廷告知孙权已死,请求朝廷准许继承爵位。</p>
随后,他身穿重孝,带着江东文武群臣来到码头迎接孙权的棺椁。</p>
码头之上,所有人都身穿孝服,乃至旗帜、车仗都是白色。</p>
面容唇角上胡须还不多的孙匡带着文武群臣站在岸上,人群里,俏丽的谢灵毓和孙登母子二人也是身着重孝,眼中含泪,看着船只缓缓靠岸。</p>
甘宁和丁奉、孙规等人从船上下来,让士兵将板子搭好,随后一起拜见了孙匡。</p>
孙权的棺椁也从船上运下,孙匡扶灵而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