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万岁,这人员,臣觉得方老将军的三子方逸尘,或许可胜任。”</p>
这时兵部张大人站了出来,“丞相之意在下明白,所谓虎父无犬子,可方逸尘根本没上过战场,怎能将这重大责任交于他。”</p>
听见张大人这么一,其他官员也附和,“是啊,是啊。”</p>
这时朝堂之上,各大人都在窃窃私语,声讨论着,但都没有合适的人选。</p>
言清帝看到这情况也很愤怒,堂堂大国,都推选不出一个武将。于是他声对身边的王公公了一句话。</p>
王公公立刻站到前面宣布,“退朝。”</p>
这时还在窃窃私语的大臣们,立刻跪下恭送言清帝。言清帝走后,大人们才各自回去,这时王公公跑下来。</p>
来到丞相旁边,叫住了范丞相,“皇上命你御书房议事。”</p>
范丞相听后,拱行礼后准备同王公公御书房见驾,同时王公公也请了兵部张大人和户部王大人,同时还有太子殿下的。</p>
御书房里,言清帝坐在龙椅上,</p>
言清帝见大家都还开口,于便先开口问道,“丞相,你有什么高见?”</p>
“臣还是推荐方逸尘任主帅。”</p>
“不行,他只是兵部侍郎,从未领兵打过仗,怎么可以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杨大人听丞相这么,立刻回应首。</p>
“那依杨大人高见,派谁去荆州才合适?”</p>
“回禀陛下,臣以为还是请方老将军重新出山,只有方老将军才能镇得住荆州的形势。”</p>
听杨大人这么一,户部王大人也开口了,“臣以为杨大人的建议不妥,方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并不是最适合的人选。”</p>
“太子,你认为何人可担此重任?”言清帝看向太子。</p>
太子拱道:“父皇,臣认为禁军中李萧可担此重任,他在当禁军统领之前也是一位上过战场的将军。而且还跟过李云将军一段时间。”</p>
“现在看来,也只有李萧可以担此任了,不知丞相有异议吗。”</p>
</p>
“臣没有异议。”</p>
听丞相没有异议,言清帝又看向剩下的两位大人。</p>
王杨两位大人也回复没有异议。</p>
“好,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异议,明日早朝朕会下旨,命禁军统领李萧带领五万精兵赶赴荆州。”言清帝微微颔。</p>
“另外,户部需筹备粮草物资,确保大军供给。兵部则负责调遣兵马,随时支援荆州。”言清帝接着吩咐道。</p>
“遵命。”众大臣齐声应道。</p>
待众人离去后,言清帝独留丞相在御书房内。</p>
“丞相,朕知道你力荐方逸尘必有缘由,不妨来听听。”言清帝看着丞相道。</p>
丞相躬身施礼,“陛下圣明,方逸尘虽年轻,却智勇双全,且深得方老将军真传。若能加以磨砺,必成大器。此番出征荆州,便是他历练的好会。”</p>
言清帝沉思片刻,“也罢,就依丞相所言。待李萧平定荆州之乱后,再看看方逸尘是否可堪大用。”</p>
听言清帝这么,丞相更没有意见了,随后丞相也退出御书房。</p>
丞相刚出去没多久,王公公就进来禀报,“陛下,誉王求见。”</p>
“哦,三皇子来找朕。”</p>
“是的陛下,三皇子求见。”</p>
“那就让他进来吧。”</p>
听言清帝这么一,王公公就立刻去御书房外请誉王。</p>
很快誉王就进了御书房,进来后,誉王先跪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p>
“免礼。不知誉王找朕有什么事?”</p>
“父皇,儿臣想领兵去荆州,助父皇拿下荆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