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艘游艇正从码头驶出,目标方向就是葵涌对面的青衣岛,这里因产青衣鱼而得名,今天出来的是安妮与艾莉莎,她们两个陪郑昆出来考察,当然,也有游玩的意思。</p>
在家里待得久了,就要出来多走动走动,多散散心;至于考察,那只是顺带的。</p>
他来的地方是就青衣岛,还有旁边的大屿山岛。</p>
为什么要考察这两个地方?</p>
李大佬牵头下,带领一群香江的富商,与港府合作,修建一座新的场,就是后来的香江国际场,而这座场,就在大屿山旁边的赤鱲角填海造地,从而修建而成,整个费用加上相关配套设施达到了一千亿港元。</p>
这个项目,不仅得名,还得利。</p>
建成之后,这座距市区34公里的场,标准4f级民用国际场,也将是世界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他记忆里,全球超过00家航空公司在此运营,客运量位居全球第5位,货运量连续年全球第位,可见有多么繁忙,也能知道,这里有多么赚钱。</p>
如果这座场建成,他也将垄断这座场到市区的物流生意,就可以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p>
香江国际场建成之后,原来的启德场将全面关停,启德场的一切将由香江国际场继承;关停前的启备场,可是全球客运第三,货运第一的存在。</p>
启德场也是全球最危险的场之一,因所处位置,也让这座场很尴尬。</p>
郑昆就是想将偶像暂时不能完成的任务,他接下来,然后发扬光大。</p>
青衣岛上,有和黄的石油储备仓库,占地面积还很大,从游船上可以看到大油罐。</p>
“那里是石油储备基地?”安妮看到那些大油罐,就想起了以前看到的文件,那里就有介绍。</p>
郑昆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道:“那里以后将与北美的石油公司合作,茶果岭的油库将搬迁到那里。”</p>
和黄的人已经与那边的人进行接触,如果谈判成功,那郑昆的四大屋邨计划的先就完成了。</p>
“这个青衣岛环境还是不错的,离半岛很近。”</p>
“原来岛旁边的油轮都不见了,我可是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来着。”</p>
艾莉莎看到这里空荡荡的,感觉挺好奇的;郑昆笑道:“石油危已经快解除了,那边的石油供应很快就上来了,不需要了。”</p>
最近石油恢复供应,这里的储备油也维持在正常水平,而会德丰的油轮也繁忙起来,不用在承担海上油库的功能,因为其比其他航运公司更具性价比的优势,获得了更多的订单。</p>
这些订单主要来自岛国,经过两次石油危事件,他们也开始建立储备石油,就需要大量的油船。</p>
与其他公司的油轮相比,会德丰的油轮是非常便宜的,至少便宜了5%。</p>
</p>
从青衣岛驶过,就是大屿山岛了,据以前有不少海盗在这里;不过现在不是了,他看了那个赤鱲角,很的岛,不过完全可以将其进行改造,依托赤鱲角然后填海造地,这里东边是大屿山岛,可以防风,防海浪。</p>
“我准备开发这个大屿山,将建成一个游乐园,环岛公路,度假村,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地方。”</p>
郑昆当着两女的面,描绘他的想法;他的想法很简单,大屿山西边的地方,他将在这里,建楼卖,不过不是现在,可以先把地占住。</p>
整个游艇环大屿山开了一圈后,开始返回,现在天气不太好,郑昆就不准备多停留了,准备返航。</p>
“等下去码头,那里的海鲜非常的新鲜,旁边有一家酒楼,做海鲜很棒。”</p>
香江的海鲜酒楼非常多,他们做的海鲜自然是没话。</p>
填海造地建场,自然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他需要找人一起去参与;此时投资,自然不用一千亿港元。</p>
今年股市会涨很多,郑昆准备再过一段时间,出售股票,然后供股集资;就像全球没有人比布朗更懂黄金一样,全球也没有人比郑昆更懂香江股市了。</p>
香江证券交易所,只要资金达到了一定规模,完全可以控盘;香江有没有地主会不知道,但现在香江有郑昆。</p>
别人的资金够不够不知道,但是他的够啊;不是他要割这些韭菜,而是,他不割,别人也要割。</p>
郑昆经常这样服自己,别人割了韭菜,不会用来建工厂,不会用来发展实业,不会为香江市民提供各种福利。</p>
但他可以啊,比如,他先知石油涨价,囤大量的廉价石油,让香江有充足的能源,仅这一点,就是他的功德。</p>
“艾莉莎,你愿意移民枫叶国么?”</p>
郑昆的目的很简单,那边有一家石油公司,只能让枫叶国籍的人购买,那让艾莉莎和他们的儿子一起移民过去,让她这一支在海外开枝散叶。</p>
“为什么,现在不是很好?”</p>
“那是一项商业计划,你将是其中的关键,当然,我不会让你离开我的。”他将在那边成立一家公司,他的第七个仔将是公司的大股东,而艾莉莎将是监护人。</p>
这家公司将向和黄借贷八十亿美元,用于全资收购那家企业。</p>
传统的华人,都有两边下注的习惯,家族分支分布在全球,比如大陆有一支,香江有一支,北美有一支,欧洲有一支;这样也会让家族不会出现断层,更不会发生危的时候,而全灭。</p>
“当然,我们第二个孩子还可以让他是阿美利加国籍。”郑昆着着就想起一个事情来,完全可以这样操作,然后抱住艾莉莎,道:“明年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p>
生仔这个事情,只要条件允许,北美那边的家庭好像都有好多个;不过以那边人的冒险精神,好像,大概,生的还没有作死的快?</p>
难道这就是那边,没有计划生育的原因?还是,那边不需要牛马,只需要消费者?不然为什么那边把实业转移到了海外,本土以服务业为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