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号,大乾国拒绝东洋国无理要求,对此东洋国运输舰队运输2万余部队攻打上泸,大批火炮实施轰炸。</p>
同日,东洋国海军调遣三艘凤翔号航母抵达上泸近海,20架舰载对上泸实施轰炸。</p>
凤翔号</p>
当天晚上,上泸警备司令王松调集部队跟东洋国大战,损失上万,后退居二线。新军2军开始接整个上泸的防御。除此之外,朝廷要求各地巡阅使出兵支援,特别点名西北巡阅使秦元忠。</p>
</p>
川西巡阅使府,作战指挥部。</p>
秦军十一位将级军官全部抵达坐在会议桌两旁,秦元忠坐在首位,秦林坐在右侧。由此,也可以看出秦林在秦元忠心中的地位,在秦军心中的地位。</p>
“特么的个巴子,我们这一炮下去,把自个搭进去了。”</p>
秦元忠开口道,“不过,这一炮打得好,要是没有我们秦军轰炸鬼子领事馆,那么这惊天计划将会让我大乾国万劫不复,陷入被动。还有,咱现在也是百姓口中的英雄,哈哈。”</p>
“哈哈哈。”</p>
秦元忠一笑,大家也就跟着笑起来。</p>
“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朝廷在万民口中就是一坨狗屎,不过我们现在还是得一致对外,”秦元忠开口道,“攘外必先安内,东洋国士兵残忍无道,在上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光是作战的这几天时间,我大乾国3万百姓遭遇毒,实在是让人咬牙切齿!”</p>
“老吴,你给大家一下现在前线的局势。”</p>
“是,大帅。”</p>
秦军参谋长吴兴德来到作战地图面前拿起指挥棒指着上泸道,“作战第一天,新军2军携3万大军与东洋国第旅团开战,首战歼灭鬼子人,为我大乾国赢下了军人的颜面。</p>
而后,朝廷派出虎威军替换新军作为前线总指挥,五路巡阅使派兵支援,每一方势力不能少于两万大军,要在七日后,也就是2号抵达上泸,然后协同虎威军发动反攻,一举击败东洋国。”</p>
“如今,”吴兴德继续道,“东洋国在上泸拥有三个陆军师团,一个混成旅团,第五舰队,后续还有两个陆军师团不日抵达上泸,总计兵力4万。”</p>
“反观我们,虎威军2万大军已经抵达上泸设防,五位巡阅使的支援部队不下于十万,我们在上泸的总兵力将会超越20万,在人员方面我们占据优势,不过在武器,士兵战斗力方面,各势力参差不齐,这个要打了才知道。”</p>
汇报完之后,吴兴德回到座位。</p>
“局势想必大家都听清楚了,”秦元忠开口道,“我们大乾国跟东洋国必有一战,这上泸之战怕只是热身,不过我们暂时无需管这些,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派出那支部队支援前线?”</p>
</p>
“我3军请战!”</p>
3军长唐元军站起来道,“我3军作为野战军,作战经验丰富。”</p>
“我29军请战!”</p>
“我3军请战!”</p>
三位秦军军长纷纷站起来请战,个作战旅长也纷纷递出了请战书。对此,秦元忠非常满意,他看了看旁边的秦林一脸木讷的坐在原位没有动作,暗道不知道这子又在搞什么鬼!</p>
“都坐下。”</p>
秦元忠思考了片刻道,“我们一个军五万多人,编制太大不易出动。而旅级编制9千余人,出动三个旅倒也可以,只不过还得选出一个指挥官进行指挥,这个也需要时间磨合,不太合适。”</p>
听到这话,秦军将领眼神全部看向秦林,因为符合要求的只有秦少帅麾下的独立一师,整支步兵师满编作战人员2万人,下携两个步兵旅,一个重炮旅,外加警卫团,总人数2万人的大编制步兵师。</p>
对于自家少帅前线参战,秦军所有将领内心没有丝毫不满,因为他们这些人几乎都是川北军校出来的,而秦少帅作为十七届中数万毕业生首个以大满贯成绩毕业的学员,他们内心早已经被折服,还有独立一师强悍的作战能力,他们也折服在其石榴裙下,所以对于独立一师出战是最能代表秦军的,但是!</p>
“大帅,万万不可!”</p>
秦军副司令苏建中站起来道,“前线危四伏,少帅又得罪过东洋国,要是出征前线,凶多吉少啊!”</p>
看着自家刚成年的儿子,其实秦元忠内心也十分不舍,万一出现意外后悔都来不及,但他知道自己儿子的才能,如果只是个守将之才,继承西北六省倒也无需如此,可想要实现霸业,必须得要身先士卒,获取名声,容纳天下之才为自所用,才能改朝换代!</p>
“雄鹰终究要飞翔的,”秦元忠开口道,“想要成就万世基业,必将历经万般艰难。这上泸一战,正是成名之战,这兔崽子要是能够在此战中崭露头角,必将名留青史!”</p>
听到名留青史四个字,秦军将领沉默了,也不再阻拦,因为只要是击溃东洋国,那么必将受万民敬仰,名留青史,这是必然的,否则朝廷也不可能把新军给换下来,让老太婆的亲卫虎威军作为总指挥。</p>
“子,这都点你名了,不站出来一句?”秦元忠看着秦林道。</p>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更何况我们是军人!”秦林站起来整理了一下军装道,“鬼子为什么敢欺辱我们,打压我们,侵略我们,就是因为我们软弱好欺负。这一战,朝廷不打,地方不打,我秦军要打,我们要让全球列强知道,我们大乾国不是好欺负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p>
话落,整个作战指挥部鸦雀无声,大家纷纷看向此时这位刚成年的少年。为他感到自豪,为他是秦军少帅而感到自豪。</p>
“父亲。”</p>
秦林看向此时发呆的秦元忠道,“孩儿立志出临关,不灭倭寇绝不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