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9章 太子入长安
    “陛下,臣没有错?城门还是开了。”</p>

    齐先生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得意光芒。</p>

    此时,城门外的风呼呼作响,吹得他的衣摆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脸上的笑意。</p>

    他缓缓抬起,那只瘦骨嶙峋却又充满力量,轻轻地抚摸着自己蓄了很久的胡子。</p>

    齐先生心中满是欢喜的道:“陛下,我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多年的谋划终于有了成果。”</p>

    “我可是个官迷,但又没有合得来的君王让我为之效力,遇见陛下你不容易啊!”</p>

    “陛下到时候可得给臣一个大大的官职,好歹也是从龙之功。”</p>

    齐先生一边着,一边眯起眼睛,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自己身着华丽官服,在朝堂上接受众人朝拜的画面。</p>

    那笑容越发灿烂,眼中的期待几乎要溢出来。</p>

    身旁的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旗面上的图案仿佛也被赋予了生命,随着风舞动,似在为这即将到来的荣华而欢呼。</p>

    齐先生心里乐开了花。</p>

    我齐某一生漂泊,如今终于要飞黄腾达了,我要让世人都知道我的能耐。</p>

    李承乾看着齐先生那副模样,不禁哑然失笑,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p>

    “齐先生不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吗?”</p>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空气中缓缓传开。</p>

    李承乾心中对这位先生有些无奈,但也知道他的性格。</p>

    齐先生用力地摇了摇头,他的眼神变得无比郑重。</p>

    那目光像是能穿透重重迷雾,直直地看向李承乾的内心深处。</p>

    “如果是别人,我早就走了,怎么还会留在咸阳城辅佐。”</p>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向前迈了一步,站得更加笔直。</p>

    “陛下你不同,你是我在大唐游历半生,遇到过最特别最特别的人,特别到好像不属于这个时代。”</p>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离,仿佛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p>

    周围的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p>

    齐先生心中对李承乾满是敬佩,他回忆着与李承乾相处的点滴。</p>

    陛下心怀天下,所思所想皆是百姓。</p>

    与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帝王截然不同,我定要助陛下成就一番大业。</p>

    “你的那些奇思妙想,民生政策,历史上的那些帝王不是想不到。”</p>

    “但他们是帝王,他们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被权力和欲望蒙蔽了双眼,心中只有自己的江山社稷。”</p>

    “哪里会真正在乎升斗米的生死。”</p>

    “民贵君轻放在明面上重若千金,那不过是他们用来粉饰太平、安抚民心的幌子罢了。”</p>

    “放在私底下,在他们真正权衡利弊之时,那些百姓的性命在他们眼中就如同草芥,一文不值。”</p>

    齐先生语气冷淡的道。</p>

    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愤怒。</p>

    “陛下不同,陛下只要百姓好,陛下心怀天下苍生,这是何等的胸怀。”</p>

    “这是我从未在其他人身上见过的品质。”</p>

    “这天下若能一直由陛下这样的人治理,百姓定能安居乐业。”</p>

    “我定要帮陛下守住这颗赤子之心。”</p>

    李承乾没有理会齐先生的大不敬,他早已习惯了齐先生这种直来直往、毫无顾忌的话方式。</p>

    很多时候,齐先生都是那么一副随性而为、不拘节的样子,就像一阵自由的风,不受世俗礼教的束缚。</p>

    李承乾刚遇见齐先生的时候,那是在咸阳城的一个宁静的角落。</p>

    他正站在一群孩童中间,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夫子长袍,头戴方巾,持书卷,一副标准的夫子打扮。</p>

    周围是简陋的房屋,墙壁上爬满了岁月斑驳的痕迹,但孩子们的笑声却让这里充满了生。</p>

    李承乾好奇地询问他的名字,可他却紧闭双唇,无论李承乾如何追问,他就是死也不,只是神秘地笑笑,让人摸不着头脑。</p>

    反正认识他的人一律称他齐先生,或者齐夫子。</p>

    他每日都会在咸阳城的某个角落,教那些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识字看书。</p>

    他教得认真,孩子们也学得投入,那朗朗的读书声与周围市井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人间烟火画卷。</p>

    李承乾当时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p>

    不过也没有太上心。</p>

    毕竟李承乾带着后世的知识,在面对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时,内心深处是带着一种优越感的。</p>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乾惊讶地发现这个齐先生就好像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无所不知。</p>

    无论是复杂深奥的经济之学,还是关乎国家兴衰的策论之法,亦或是晦涩难懂的经史子集</p>

    只要是书上有的知识,他无不涉猎,而且每一个领域他都有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p>

    他讲解知识时,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常常让李承乾大为惊叹,自愧不如。</p>

    而现在,对齐先生来,吸引力最大的,还是李承乾捣鼓出来的科学!</p>

    那些新奇的理论、奇妙的发明,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吸引着齐先生。</p>

    也就是从那时起,李承乾彻底收起了自己的优越,他对齐先生满心敬佩,视其为良师益友。</p>

    “走吧,进长安了,隐藏了这么久,没想到这个皇位唾可得了,还真是对不起我们之前的努力啊。”</p>

    李承乾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惋惜。</p>

    他抬头望向长安的方向,那高大的城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越发雄伟壮观,却又少了几分他期待中的硝烟弥漫的壮烈。</p>

    城墙外的护城河河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天空和城墙的影子,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记录着岁月的变迁。</p>

    “这一路走来太过顺利,不知是福是祸?”</p>

    “陛下不必失望,以后我们的仗还多着呢,正是因为我们这么久一直在积蓄力量,如今才能兵不血刃地打开长安城门。”</p>

    齐先生安慰道。</p>

    “过程上是一样的,只是有些不同。”</p>

    “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努力白费了,相反,这是我们能力的体现。”</p>

    “齐先生的对,主要是想练练兵。”</p>

    他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p>

    突然来了兴致,转头看向身边的人。</p>

    “显怀,一起驾马,看看谁快!”</p>

    罢,他双腿猛地一夹马腹,胯下的骏马长嘶一声,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奔而出,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p>

    “陛下您慢点啊!”</p>

    一身玄甲的张显怀无奈地喊了一声。</p>

    他作为负责保镖和管家任务的人。</p>

    此时只能快马跟上,他一边策马追赶,一边紧张地盯着前方李承乾的身影。</p>

    眼中满是担忧,生怕李承乾有个闪失。</p>

    </p>

    “陛下,听太子殿下带兵入长安了?你我们等会跪不跪啊?”</p>

    房玄龄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满脸担忧地低声问道,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焦虑。</p>

    这可如何是好,若是跪了,陛下颜面何存,若是不跪,大唐两君可如何是好!”</p>

    李世民脸色尴尬,就连嘴角都有些抽抽。</p>

    他的眉头皱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眼中透着纠结与无奈。</p>

    “玄龄啊,朕是皇帝,哪有皇帝下跪的道理,还是跪自己的儿子?”</p>

    李世民压着声音对着房玄龄道</p>

    “可是长安的百姓已经主动出来,在街道两边跪好,就等着新皇入宫啊!”</p>

    房玄龄内心急得直跺脚,他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眼神慌乱地看看身后跟着的一群文臣武将。</p>

    幸好没人发现。</p>

    那些人也都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犹豫和不安。</p>

    李世民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眼神游移不定,心中犹豫不决,声嘀咕道:“玄龄我去你的府里躲躲?”</p>

    他的声音很低,带着一股侥幸心理十分无奈。</p>

    朕一世英名,难道要毁于今日?</p>

    躲起来虽不是办法,但也比现在这样不知所措好。</p>

    </p>

    长安城门口。</p>

    李承乾带着大军策马来到长安门口,马蹄声让长安城门口的大地都在震动。</p>

    看着魏王李泰就这么老老实实的跪在城门口,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p>

    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欣慰,有感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p>

    城门口的旗帜在风中呼呼作响,像是在为这特殊的时刻呐喊助威。</p>

    “怎么反应过来了?”</p>

    李承乾的声音平静而沉稳,却又带着一种无形的威严。</p>

    在这嘈杂的环境中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让李泰的身体微微颤抖。</p>

    </p>

    周围的士兵们自觉地为李承乾让出一条道,他们的目光敬畏地看着李承乾,中的武器整齐地排列在一旁。</p>

    李承乾看着李泰的样子,平静的道。</p>

    “兄弟相争,最是可悲,希望今日之事能让你幡然悔悟。”</p>

    李泰跪在地上,低着头,脸色苍白如纸,眼眶里不断有着晶莹溢出,打湿了面前的地面。</p>

    他掩面道:“皇兄,臣弟错了,不该受人挑拨,导致自家兄弟反目成仇。”</p>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悔恨,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艰难地挤出来。</p>

    “我真是愚蠢至极,被人利用,差点酿成大祸,如今只希望皇兄能饶我一命。”</p>

    “起来吧,都自己家兄弟,跟在大军后面。”</p>

    李承乾神色平静地道,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责备,只有一种兄长的宽容与大度。</p>

    周围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纷纷低声议论。</p>

    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对新皇的敬畏和对这兄弟情深的感动。</p>

    兄弟间的仇恨不能再延续下去了,这样才能让大唐更加稳定。</p>

    “谢陛下!”</p>

    李泰如蒙大赦,连忙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身体依然微微颤抖,眼中的惊恐尚未完全褪去。</p>

    他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p>

    李泰暗暗发誓。</p>

    我以后定当忠心耿耿地辅佐陛下,再也不做这等糊涂事了。</p>

    完,李承乾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入住长安城内。</p>

    那大军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钢铁洪流,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铠甲鲜明。</p>

    城内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p>

    此时店主们都站在门口,紧张地看着这支大军,有的眼中透着恐惧,有的则是好奇。</p>

    街道上的石板路被大军的脚步踏得咚咚作响。</p>

    李承乾看着这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街道,心中豪情万丈。</p>

    “这长安城终于在我的掌控之下了,我定要让它更加繁荣昌盛。”</p>

    长孙无忌带着世家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惊恐与绝望。</p>

    城楼上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p>

    后面的世家官员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确定,随后一拥而上,将长孙无忌五花大绑。</p>

    长孙无忌心中充满了悲凉,也懒得反抗了。</p>

    “长孙大人,对不起了,死道友不死贫道,你的罪那是洗不掉了,但我们不同,不仅无罪,现在还大功一件,反而把你这个主谋给抓住了。”</p>

    崔胜满脸喜色,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贪婪与自私的光芒。</p>

    崔胜在大唐的官职虽然不高,但他在崔家可是属于主支,在家族中的地位极高,拥有极大的话语权。</p>

    哪怕坐到了尚书之位的崔阐在他面前,话语的分量也没有他来得重。</p>

    此时,他站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身影显得格外高大。</p>

    而长孙无忌则在阴影中,狼狈不堪。</p>

    崔胜心中十分得意。</p>

    “长孙无忌,你也有今天,这次我可要好好表现,为家族争取更多利益。”</p>

    “这次功劳分配可是我们崔家最高!各位可别忘了,我们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可不要心生不满。”</p>

    崔胜环顾四周,大声道,他的声音高亢而尖锐,在空气中回荡。</p>

    “功劳最少的王家日后再进行补偿。”</p>

    崔胜一边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才能以最的代价安抚王家,同时又能保证自家利益最大化。</p>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扫视着周围的世家官员,确保他们都听到了自己的话。</p>

    “现在我们唯一要做的是稳住李承乾。”</p>

    崔胜再次强调,他知道这次新皇的态度决定着他们此次的利益。</p>

    “的对!”</p>

    </p>

    众人纷纷附和,每个人都心怀鬼胎,表面上一片和谐,实则都在为自己家族的利益着想。</p>

    他们的眼神交汇间,有试探,也有算计。</p>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地看着这群世家官员大肆划分着捉拿自己的功劳,他的心中翻江倒海。</p>

    自己此刻已成为弃子,这些曾经的盟友如此翻脸无情,让他既愤怒又无奈。</p>

    可他什么也没有,嘴唇微微颤抖,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p>

    因为他明白,了也没用。</p>

    世家子弟就是天生的一道免死金牌,他们相互勾结,势力庞大。</p>

    哪怕是皇帝,也拿他们没有办法。</p>

    你敢杀一个,其他人就敢为他一个人全部罢工,让整个朝堂陷入瘫痪。</p>

    这是历朝历代帝王都头疼的问题,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p>

    历朝历代的帝王所用的方法也都是提拔一批,打压一批,保持一个世家之间互相争,但又相对平衡的一个状态。</p>

    哪怕在李世民时期也是这样的。</p>

    长孙无忌想起往昔,心中满是苦涩。</p>

    看来这场政治战争,死的只有自己一个了。</p>

    世家子弟但凡死一个,五姓七望就会团结在一起,到时候才是最让皇帝头疼的时候。</p>

    哪怕这些人跟着自己一起谋反,当皇帝的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他们的功绩。</p>

    他在心中长叹一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p>

    当李承乾的大军进入长安城内后。</p>

    整个大军化整为零,有条不紊地行动着。</p>

    在秦如召的指挥下,成一个一个建制的分队朝着长安城涌去。</p>

    阳光洒在士兵们的身上,映出他们坚毅的脸庞。</p>

    每个街道,每条巷口,每个府衙面前都有三大营的将士出现。</p>

    他们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中的武器紧握,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新皇的权威。</p>

    最后大唐原属军士都放下了中的武器。</p>

    他们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无奈地等着新皇的旨意。</p>

    整个长安从上到下,彻底落入李承乾的中。</p>

    城中的百姓们看着这一切,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则充满期待,不知道新皇会给长安带来怎样的变化。</p>

    房府。</p>

    房玄龄带着尉迟敬德刚要把李世民先送回房府休息,再由他们两个去迎接新皇。</p>

    一路上,房玄龄眉头紧皱,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接下来会面对怎样的局面。</p>

    李世民则脸色平静,一言不发,他的心中满是对李承乾的疑惑,为什么一眨眼,自己的太子变化那么大?</p>

    没想到才刚到街口,就看见气势汹汹的士兵一路跑而来。</p>

    那些士兵的脚步声沉重而急促。</p>

    一队到了房府门口就停了下来,迅速列阵,死死地守在门口,不准任何人进出。</p>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懵了。</p>

    房玄龄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p>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p>

    李世民更是有些无语。</p>

    “承乾这是要干嘛?”</p>

    “陛下,太子殿下可能是为了防止有人暗算,所以派兵先掌控长安,掌控了以后再慢慢清理。”</p>

    “您当年不也是这样?长安城戒严?”</p>

    尉迟敬德声地道。</p>

    李世民一听也瞬间哑口无言了。</p>

    这位天策上将毕竟是带兵出身的,虽然有些不满。</p>

    但一看到三大营将士们的装备就有些移不开眼了。</p>

    他心中对这些精良装备暗暗赞叹。</p>

    同时也在猜测承乾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装备,又有什么计划。</p>

    “敬德,你帮朕看看,那些兵身上的轻甲是不是精铁的?朕看的不太真切。”</p>

    李世民其实已经看清了,只是有点不太相信。</p>

    他的心中满是惊讶,在他的认知中,兵身上配备精铁轻甲是极为奢侈的事情。</p>

    这意味着李承乾的军队装备精良程度远超他的想象,这让他对李承乾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p>

    尉迟敬德看了一眼后,快速地给出了答复:“陛下,确实都是精铁。”</p>

    他的声音中也带着一丝惊讶,心中对李承乾也十分佩服。</p>

    他知道,长安的局势已经完全都在李承乾的掌控之中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