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战国时期绵延至今的丞相制度,就在李承乾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中,就这么被毫无波澜的废除了。</p>

    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p>

    而丞相本人房玄龄,这位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此却并未发表任何抗议。</p>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神色平静。</p>

    同时也成为了史书上记载的最后一位丞相。</p>

    李承乾迈着沉稳的步伐,慢慢往御台上踱步。</p>

    他回到龙椅前,身姿挺拔地坐下,目光扫视着台下的群臣。</p>

    “众爱卿,天气渐凉了,转眼冬季了。”</p>

    李承乾的声音在空旷的太极殿中回荡,带着一丝关切,又似乎别有深意。</p>

    “朕想问问众位爱卿,来上朝的路上冷不冷啊?”</p>

    李承乾眼神从每一位大臣的脸上掠过,像是在探寻着什么。</p>

    他们实在猜不透陛下这突如其来的询问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p>

    这太极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了。</p>

    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敢贸然做那出头鸟。大臣们都静静地等待着陛下的下文,整个朝堂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p>

    李承乾看着满堂鸦雀无声的大臣们,轻轻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似乎蕴含着一丝无奈。</p>

    “众爱卿既然可以站在这朝堂上,我想应该是不冷的。”</p>

    他的语气微微有些变化。</p>

    “可是朕冷啊。”</p>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看向太极殿外面。</p>

    仿佛是看到了那些正在忍受着寒冷的大唐百姓。</p>

    “眼看已经入冬了,众爱卿可曾关心过这天下的百姓如何过冬?”</p>

    “可曾想过,每年冬季,我大唐要冻死多少人?”</p>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质问的口吻。</p>

    “今日这太极殿众爱卿可觉得暖和?”</p>

    李承乾突然话风一转,原本凝重的氛围微微一滞。</p>

    台下群臣这时候都有了反应。</p>

    “回禀陛下,暖和!”</p>

    众人齐声道。</p>

    李承乾点了点头,神色稍缓。</p>

    “暖和就好,来人,太极殿的炉子都打开,让诸位爱卿都看看,这炉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p>

    “是!陛下!”</p>

    张阿难恭敬地应了一声,挥了挥。</p>

    几个宦官立刻领命,四散开来。</p>

    他们持夹子,心翼翼地将太极殿的火炉盖子一个接一个地夹了起来。</p>

    老臣们好奇地看向炉子里,这一看可不得了,顿时大惊失色。</p>

    “这是煤啊!能把人烧死的!”</p>

    他们的声音中带着惊恐,目瞪口呆地看着坐在龙椅上的李承乾,眼神中满是不解和担忧。</p>

    但很快,他们就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因为他们注意到那些年轻官员一个个都一脸坦然自若的表情,很明显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的。</p>

    最关键的是,这些老臣们仔细观察后发现,太极殿里燃烧的煤竟然只有一点点轻烟。</p>

    这与他们以往所熟知的燃烧时冒起浓浓黑烟的煤完全是两种东西。</p>

    一时间,聪明一点的大臣都若有所思,脑海中灵光一闪。</p>

    他们想起了当初陛下刚上位时就派人去开全国煤矿的事情,本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忆都已经渐渐模糊了,没想到陛下在这里等着呢。</p>

    </p>

    魏征一脸好奇地看着火炉里的煤,眼中闪烁着求知的欲望。</p>

    他对着李承乾恭敬地行礼,问道:“敢问陛下,这是何物?”</p>

    李承乾看了魏征一眼,喊道:“陈浮生。”</p>

    “臣在!”陈浮生向前一步,出列站好。</p>

    “你来给魏侍中解释一下吧。”李承乾吩咐道。</p>

    “是,陛下!”</p>

    陈浮生对着魏征行了一礼,然后清了清嗓子。</p>

    “魏公,此物为无烟煤,可用于百姓所用。价格低廉,咸阳城大大百姓,用的皆是这无烟煤。”</p>

    “使用时同样需要保持通风,无烟煤是由煤演变而来,去除了其中的杂质后就能使用了!”</p>

    他的声音清晰响亮。</p>

    在陈浮生和魏征解释的时候,其他人也都全神贯注地听着,一个个竖着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p>

    陈浮生解释完刚想退下,就被魏征一把拦住。</p>

    “陈侍郎,你刚刚的价格低廉,是有多低廉?”</p>

    魏征目光灼灼地看着陈浮生,眼神中满是急切。</p>

    “魏公,咸阳城对于无烟煤的售价为一文钱一块,至于咸阳城外,下官也不知道价格应该是几许。”</p>

    陈浮生回答得很谨慎,话语里留了很多空档,没有把话死。</p>

    魏征眼中满含期待地看向李承乾,“陛下!老臣敢问陛下,这无烟煤售给咸阳以外的百姓价格几何啊?”</p>

    魏征这话一完,全场所有的目光都像聚光灯一样聚集到了李承乾的身上,那目光中有好奇、有期待,也有担忧。</p>

    李承乾看着魏征那期待的眼神,缓缓开口道。</p>

    “咸阳城的百姓是我大唐百姓,咸阳城外的百姓难道就不是我大唐百姓了?”</p>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p>

    “齐太师!”李承乾喊道。</p>

    “臣在!”齐先生出列。</p>

    “无烟煤的所有销售渠道是否已经安排好了。”李承乾问道。</p>

    齐太师点了点头,神色自信地道:“陛下,关于无烟煤的事情,臣早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可如今世家林立,情况复杂。”</p>

    “不过,除了一些世家所在地外,其他地方的百姓都可以买到我们一文钱的无烟煤。”</p>

    听到齐太师的话,群臣哗然。</p>

    他们没想到陛下早就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心中对陛下的英明之举又多了几分敬佩。</p>

    魏征满脸欣喜地看向李承乾,了。</p>

    “陛下!此乃大恩德啊!今年我大唐。不会再有那么多百姓冻死了啊!”</p>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p>

    听着魏征的话,李承乾却叹了口气,微微摇头。</p>

    “可还是会有百姓被冻死不是吗?”</p>

    “还是会有百姓熬不过这个冬天不是吗?”</p>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p>

    “可惜,朕现在还没办法让百姓都买到廉价的棉衣。”</p>

    他的拳头微微握紧,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三年,三年时间!朕要大唐再也没有被冻死的百姓。”</p>

    “你们都和朕一起看,三年之后,若是还有百姓被冻死,那就请诸位爱卿与朕一同,给天下百姓谢罪吧!”</p>

    他信誓旦旦地在龙椅上道,那坚定的神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p>

    虽然当时还不知道是什么谢罪法。</p>

    但怎么想这也不是什么好事。</p>

    没有一个人反驳李承乾的话,光是这无烟煤一事,就已经是万世之功了,必然会在史书上留下这利国利民的浓重一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