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111章 还是老的狠
    秦如召骑着马,缓缓朝着大营的方向而来。</p>

    他的身后,是一群沉默的士兵。</p>

    他的眼神却没有丝毫波澜,仿佛他刚刚不是从一场灭族的屠戮中归来,而是完成了一次寻常的巡视。</p>

    当他的身影出现在大营门口时,守卫的昆仑奴们下意识地握紧了中的兵器,他们看着秦如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p>

    秦如召却没有理会这些目光,他翻身下马,缓缓的走入了大营之中。</p>

    李靖在营帐中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他皱起眉头。</p>

    当他看到是秦如召回来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水。</p>

    “如召,你可知你做了何事?”</p>

    李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压抑着的愤怒在其中隐隐涌动。</p>

    秦如召翻身下马,向着李靖行了一礼。</p>

    “李将军,末将已完成军令,吐蕃已不复存在。”</p>

    他的语气平淡得让人胆寒。</p>

    李靖气得浑身发抖。</p>

    “你这是军令吗?”</p>

    “你这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p>

    “我让你去灭国,你把吐蕃灭种!还是在吐蕃已经投降的情况下!”</p>

    “天理难容,你将我大唐置于不仁不义之地,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我们?”</p>

    薛仁贵在一旁沉默不语,他的眼神复杂地看着秦如召。</p>

    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对秦如召的做法也能理解。</p>

    在薛仁贵看来,战争是为了胜利,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但此次灭种,非但对国家无益,反而还有百害!</p>

    侯君集却向前一步。</p>

    “李将军,秦将军也是为了彻底消除隐患,吐蕃一直是我大唐边境的大患,他们屡屡侵犯,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p>

    “秦将军此举虽狠,但也是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p>

    侯君集倒是觉得秦如召的做法挺合他的胃口。</p>

    区区吐蕃,灭了就灭了,有什么大不了的?</p>

    李靖怒视着侯君集。</p>

    “糊涂!以暴制暴,何时是个头?”</p>

    “我们是大唐军人,守护百姓是我们的职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丧失人性。”</p>

    “秦如召此举,会让周边其他国家和民族对我们大唐充满仇恨,日后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战争,更多的百姓会因此遭殃。”</p>

    “你们知道我大唐有过半的异族军队吗?”</p>

    “如召,你如此做法,确实是大快人心了,可你知道这消息一但传遍大唐”</p>

    李靖没有接着下去。</p>

    而是闭上了眼睛。</p>

    幽幽的了一句。</p>

    “人心难测啊!”</p>

    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残酷,有时候会让人陷入一种极端的思维。</p>

    “李将军,秦将军也是一时冲动,他是陛下重臣,战功赫赫,此次还望将军从轻发落。”</p>

    侯君集在一旁劝道。</p>

    李靖笑着摇了摇头。</p>

    “从轻发落?他犯下的是灭族之罪,这会成为大唐历史上的一个污点,永远无法抹去。”</p>

    侯君集看着秦如召,眼中露出赞赏。</p>

    “战争本就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p>

    “吐蕃对我们大唐虎视眈眈已久,若不斩草除根,日后必成大患。”</p>

    “秦将军不过是做了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罢了。”</p>

    李靖难以置信地看着侯君集。</p>

    “你你竟然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p>

    “我们打仗是为了和平,不是为了杀戮。”</p>

    “若是以这种方式对待敌人,我们与那些野蛮的民族又有何区别?”</p>

    秦如召抬起头,看着争吵的众人。</p>

    “李将军,我知道你心怀大义,但在战场上,没有那么多的选择。”</p>

    “吐蕃人狡诈凶残,他们从不遵守约定,与他们讲仁义道德,只会让我们大唐更多的将士牺牲。”</p>

    我愿承担一切后果。”</p>

    李靖看着秦如召,眼中满是失望。</p>

    “你承担?你如何承担得起?这关乎我大唐国运!”</p>

    薛仁贵叹了口气。</p>

    “事已至此,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解决。此事若传出去,对大唐的声誉损害极大。”</p>

    “我们要想办法封锁消息,尽量减少影响。”</p>

    侯君集点头道:“薛将军得对,我们不能让此事影响到大唐的稳定。”</p>

    </p>

    “但秦将军的处置,还需从长计议。”</p>

    李靖眉头紧锁,他陷入了沉思。</p>

    他知道薛仁贵和侯君集得有道理,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稳住局势,不能让大唐陷入内乱和外交危。</p>

    但他对秦如召的所作所为依然无法释怀。</p>

    秦如召看着李靖,“李将军,我不后悔我的决定。”</p>

    “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p>

    “吐蕃的存在对大唐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们就像一颗毒瘤,必须要彻底清除。”</p>

    李靖怒喝道:“你还不知悔改!你的眼中只有灭种的快意,却没有看到这背后的代价。”</p>

    “我们是大唐的军人,我们的使命是守护大唐的百姓和尊严。”</p>

    “但你的行为却让我们大唐失去了尊严!”</p>

    侯君集拍了拍秦如召的肩膀。</p>

    “秦将军,我支持你。”</p>

    “在战场上,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生与死。”</p>

    我们为了大唐的生存,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p>

    薛仁贵摇摇头。</p>

    “侯将军,你太偏激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影响。”</p>

    “秦如召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彻底消除了吐蕃的威胁,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p>

    此时,营帐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众人各执一词,谁也无法服谁。</p>

    秦如召站在那里,他的信念没有丝毫动摇。</p>

    李靖则是满脸愤怒与无奈,他为大唐的未来担忧。</p>

    薛仁贵在权衡利弊,试图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法。</p>

    而侯君集则在为秦如召话。</p>

    在这一片争议声中,大唐的命运仿佛也变得模糊起来。</p>

    而如何平息这波浪潮,成为了摆在这些将军们面前的一道难题。</p>

    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大唐的未来,无论是军事、外交还是百姓的生活。</p>

    随着时间的推移,营帐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p>

    最终还是李靖无奈的叹了一口。</p>

    “好了,都别争了,是非对错都不重要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p>

    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绝与落寞。</p>

    “我老了,是时候退了。”</p>

    “这朝堂、这战场,以后就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p>

    着,他的目光缓缓落在秦如召身上,眼神变得复杂起来,有惋惜,有无奈。</p>

    “你年纪尚,老夫的很多话你可能不太理解。”</p>

    李靖的语气变得温和了一些,像是一位长辈在谆谆教导。</p>

    “老夫和你一个年纪的时候,也是如此,意气风发,心比天高,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什么都听不进去。”</p>

    “可岁月会让人明白许多东西,等你到了老夫这个岁数,不定就能明白老夫今日的意思了。”</p>

    完,他眼神锐利地看向侯君集,目光中带着警告。</p>

    “日后莫要学侯君集。”</p>

    侯君集被李靖这一眼瞪得有些不自在,他虽然脾气蛮横,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但在李靖面前,他还是不敢放肆。</p>

    毕竟李靖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战功赫赫。</p>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还是忍住了,只是哼了一声,别过头去。</p>

    “那秦将军的事”</p>

    薛仁贵开口道。</p>

    李靖同样瞪了一眼薛仁贵。</p>

    “什么事?秦将军什么也没干,执行了老夫的军令。”</p>

    “吐蕃负隅顽抗,亡国灭种,理所应当。”</p>

    听到李靖的话,秦如召、薛仁贵和侯君集三人都是满脸疑惑,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解。</p>

    秦如召眉头紧锁,他实在不明白李靖为何突然改口,这和他之前的态度大相径庭。</p>

    薛仁贵也是一脸茫然,</p>

    “李将军你这是”</p>

    秦如召刚想开口,就被李靖给抬打断了。</p>

    他低下声音。</p>

    “老夫告诉你们,老夫不是菩萨心肠,但万事万物,都要在一个规矩之内。”</p>

    他顿了顿。</p>

    低声对着三位将军道。</p>

    “攻打吐蕃,我军伤亡惨重,两万昆仑奴及一万突厥军,全军覆没!”</p>

    李靖这话一出口。</p>

    三人全都满脸震惊的看着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