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140章 发展工业革命的第一步卡住了!
    李世民面带惬意与满足,一拉着一个女儿。</p>

    三人皆下意识地轻轻摸着肚子从赵老汉风味菜馆缓缓走了出来。</p>

    令人诧异的是,这一顿饭竟未花费分文。</p>

    不是李世民存了白吃白喝、妄图占便宜的心。</p>

    实则是他在那情境之中,察觉到若再执意付钱,周围那热情得近乎执拗的人们,让他有种即将陷入被众人群殴的感觉。</p>

    当然,他本也并非真心想要自掏腰包。</p>

    毕竟这么久以来,李世民也从未有过随身带钱的习惯。</p>

    此次,他心底里更多的是存了一份好奇与试探。</p>

    想要瞧瞧好大儿给予自己的令牌在这咸阳城中到底有没有用。</p>

    看着那令牌之上所刻绘的大胖子模样,他不禁陷入沉思。</p>

    这胖子,在咸阳城能发挥出怎样的影响力与作用呢?</p>

    李世民虽从未与这个大胖子谋面,但是关于此人的传闻却也有所耳闻。</p>

    听闻其虽未踏入朝堂为官,却无疑是自己好大儿的得力臂膀,掌管着好大儿名下所有的财富与钱财事务。</p>

    李世民内心深处泛起一丝疑惑,如此一位在财务方面颇具才能之人。</p>

    既然是自己好大儿的左膀右臂,怎么好大儿却没把他吸纳进朝廷之中,分担那繁重的朝政压力呢?</p>

    在两仪殿内,李承乾正与齐先生相对而坐,神色凝重地探讨着关乎大唐未来走向与发展之路的重大事宜。</p>

    诸多事务的决策流程往往是李承乾凭借其睿智与远见提出新颖独特的点子与设想。</p>

    然后齐先生则充分运用其卓越的才能与丰富的经验,全力以赴地将这些构想逐步转化为现实。</p>

    而如今,他们正面临着一个极为棘,令人头疼不已的关键节点——蒸汽的研发与制造。</p>

    直至当下,这神奇且具有巨大变革潜力的蒸汽仍未在大唐的土地上被成功发明与创造出来。</p>

    眼下,大唐的农业发展虽有一定根基与规模,但与那能够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工业发展相比,二者之间的差距完全不可相提并论。</p>

    李承乾确切的知道,唯有坚定地踏上工业发展这条道路,大唐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国力的强盛与崛起。</p>

    针对世家这一困扰大唐许久的沉疴顽疾,他已经派遣秦如召、薛仁贵、张显怀三人前去全力处理。</p>

    对于处理之后可能产生的结果,李承乾在心里也已经有了预估与判断。</p>

    他知道,一旦对世家采取大规模的整治行动,地方政务与民生经济极有可能陷入大面积的停摆与混乱状态。</p>

    长期以来世家在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犹如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当这张被猛然触动与拆解时,大唐这架庞大的国家器必然会陷入一段停滞与调整期。</p>

    在失去了官府强有力的管控与世家传统秩序的约束之后。</p>

    那些长期处于受苦受难境地的百姓之中,难免会有部分人因不堪忍受现状或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蛊惑,从而站出来反抗朝廷的统治。</p>

    这几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难以避免。</p>

    即便尝试采用当地百姓暂时担任官职、以民治民的权宜之计,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p>

    没有完善健全的律法作为坚实后盾与行为准则,人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与野兽无异。</p>

    相较于世家门阀那残酷无情的欺压与剥削,百姓们的日子或许会比之前略微好过那么一丝半点。</p>

    至少在面对困境时,他们拥有了选择逃离的自由。</p>

    对于天下大乱这一局面,李承乾没有过度担忧。</p>

    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彻底去除世家这颗侵蚀大唐根基的毒瘤,即便后续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慢慢梳理与整顿,也是值得且可行的。</p>

    每每念及此,他内心深处总会涌起一丝对百姓的愧疚与怜惜之情,这一过程中百姓仍需承受诸多苦难与艰辛。</p>

    而若想要将这段痛苦煎熬的时间大幅缩短,甚至是彻底使其消失不见。</p>

    在李承乾的认知里,唯有一条道路可走——全力推动工业革命的到来。</p>

    只要能够成功发明并制造出蒸汽,便可以极大地加快纺织业的蓬勃发展。</p>

    纺织作为纺织业发展的核心工具,其应运而生将会自然而然地推动纺织厂的建立与兴起。</p>

    到了那时,百姓们在寒冷的冬天便再也无需担忧没有棉衣用以抵御严寒。</p>

    </p>

    而随着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升级,有了纺织作为基础与铺垫,缝纫这一更为先进高效的制衣工具也必将随之出现。</p>

    缝纫的广泛应用将会大力地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p>

    制衣厂会在这股浪潮中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煤炭开采行业也能够借助蒸汽的力量,减少对大量人力的依赖与需求。</p>

    大唐若要谋求发展,重中之重便是先妥善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与平衡问题。</p>

    可恰恰就是这看似简单实则艰难无比的第一步,让他们努力到了现在,始终没有办法成功地踏出去。</p>

    李承乾也曾多次耐心地向咸阳的工匠们讲解蒸汽的工作原理,可是,由于这一概念太过新颖超前,与大唐工匠们传统的知识体系与认知范畴相差甚远。</p>

    他们听闻之后满脸茫然,完全搞不懂这个神奇的蒸汽要如何才能生产制造出来。</p>

    后面终于能理解李承乾的意思了,可是却因为材料和诸多原因的限制。</p>

    一直到了现在还没有让蒸汽面世。</p>

    “齐先生,蒸汽必须要生产出来!”</p>

    李承乾的话语掷地有声,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动摇。</p>

    齐先生微微皱起眉头,脸上满是无奈与为难之色。</p>

    “陛下,您推行的诸多政策,臣下竭尽所能,基本都能够找到应对之策并妥善施行。”</p>

    “可是这蒸汽,实乃前所未有的新奇之物。”</p>

    “想要将其制造出来,还需要时间。”</p>

    “多年来,我咸阳工业部上下齐心协力,不断地努力探索与尝试,可直至如今,这蒸汽依旧未能成功问世。”</p>

    “每年为此耗费乾宇商会的大量金钱,若不是因为这是陛下您亲自提出并高度重视的项目,依吝胖子那谨慎精细的性格,怕是早就已经放弃了。”</p>

    到这齐先生叹了口气。</p>

    “齐先生,如今咸阳工业部的蒸汽已经做到什么地步了?”</p>

    李承乾目光灼灼地盯着齐先生。</p>

    齐先生微微仰头,沉思片刻后缓缓道:“按照崔大勇所汇报的情况来看,陛下您之前提出的关于蒸汽的基本构想与设计思路已然大体实现。”</p>

    “适合制造蒸汽的金属材料如今也已经成功寻觅并确定下来,耐高温这一关键难题也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与途径。”</p>

    “最为艰难的传动装置和锅炉构造方面,经过工匠们的不懈钻研与反复试验,也都已经被成功攻克。”</p>

    “目前却只剩下最后一个棘的难点尚未解决。”</p>

    到此处,齐先生微微顿了顿,神色凝重地继续道。</p>

    “汽缸的密封性一直无法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p>

    “现今所采用的密封材料是牛皮,可这牛皮在蒸汽运行一段时间后便会开裂损坏,难以满足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p>

    “密封性。”</p>

    李承乾轻声呢喃着,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p>

    提及密封性,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的第一个事物便是橡胶。</p>

    这橡胶在工业发展进程中乃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没想到如今制造蒸汽竟然也需要用到这玩意儿。</p>

    这橡胶乃是取自橡胶树之上,而橡胶树生长于热带地区。</p>

    大唐境内的气候条件虽然有地方是适合橡胶树生长的,但是肯定没有橡胶树!</p>

    “柔佛(今马来西亚)的遣唐使是不是还在大唐学习?”</p>

    李承乾突然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p>

    “是的陛下,各国的遣唐使如今都在我大唐潜心学习!”</p>

    齐先生连忙恭敬地回应道。</p>

    “好!你即刻去将柔佛的遣唐使给朕叫过来,朕知道要怎么解决密封性的问题了!”</p>

    李承乾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欣喜,言语之间满是兴奋。</p>

    听着李承乾的话,齐先生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惊之色,然而他很快便强行将这情绪收敛了回去,恢复了往日的沉稳。</p>

    “臣这就去叫柔佛遣唐使!”齐先生拱行礼后,转身快步离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