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p>
李承乾身着龙袍,端坐在那威严的龙椅之上,面容沉静,他的轻轻托着下巴,目光专注地听着礼部尚书谢万全的滔滔陈词。</p>
“陛下啊!”谢万全的声音中满是无奈</p>
他微微弓着身子,言辞恳切地道,“如今各国使臣皆纷纷齐聚,径直找到微臣,讨要一个法啊!”</p>
“陛下您在前年年会上曾郑重宣告,只要谁能成功打下倭国,便可获赐五品官身。”</p>
“此令一出,各附属国为表忠心与决心,纷纷倾其国力,清空国库用以建造战船,实指望能在这场征伐中建功立业,获取殊荣。”</p>
“然万万没想到,如今船竟被那可恶的草寇抢夺而去!”</p>
“微臣实在是智穷力竭,不知该以何种言辞去应对那些使臣的诘问与诉求啊。”</p>
李承乾的目光从谢万全身上缓缓移开,眼神中透着沉思,他并未急于直接回应谢万全的难题,而是转而问道:“倭国那里,那群前去征伐倭国的百姓,至今仍未有任何消息传来吗?”</p>
谢万全听闻,眼珠迅速地转动了几下,似在思索着什么。</p>
此时,张显怀见状,向前迈出一步,恭敬地回道:“陛下,至今尚未有消息传来。”</p>
李承乾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喃喃道:“朕知道了,莫不是那群百姓与倭人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局面?”</p>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神色凝重地对谢万全道:“谢尚书,你且去回复各国使臣,就是朕的旨意。”</p>
“此次船只被抢之事,委实出乎朕的意料,朕亦深感愧疚。”</p>
“我大唐作为宗主国,自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理应赔付他们的损失。”</p>
朝堂之下,站立着的众多官员听闻李承乾这番话,皆面露惊讶之色,彼此间眼神交汇,似在无声地交流着心中的诧异。</p>
在他们的印象中,陛下以往处理事务多是雷厉风行,刚硬果决,甚少如此轻易地做出赔付的承诺。</p>
陛下这是何时转了性子?原本众人皆以为陛下不会给这些附属国任何明确的答复,岂料此次陛下竟如此仁慈宽厚?</p>
“让他们把损失都如实详尽地报上来。”李承乾的声音沉稳,接着又道,“李尚书。”</p>
户部尚书李炜闻声,赶忙向前一步,行礼道:“陛下!”</p>
“报上来之后,你即刻安排人从咸阳运琉璃过来,以此补偿给他们。”</p>
李承乾目光直视着李炜。</p>
“但朕有且仅有一个要求,那便是他们所获之琉璃,绝不可在我大唐境内使用,至于大唐之外的其他地方,朕概不过问。”</p>
</p>
“谢尚书,你务必如实完整地和他们传达朕的旨意,若日后被朕发现他们胆敢拿琉璃在我大唐境内换取钱财或者物资,休怪朕不讲情面,定当严惩不贷。”</p>
“是!陛下!”</p>
谢万全得到了李承乾明确的答复,心中那紧绷的弦顿时松了下来。</p>
有了陛下这番旨意,接下来那些如苍蝇般烦人的各国使臣总算不会再整日纠缠于自己了。</p>
“显怀,我大唐的百姓如今深陷倭国,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坐视不管、弃之不顾。”</p>
李承乾转头对张显怀道。</p>
“朕记得江南道尚有二十艘龙骧宝船吧?”</p>
“是,陛下!”张显怀连忙应道。</p>
“许久未曾让它们出海一展雄风了,此次就派遣李镇涛前去,命他直捣倭国,定要将倭国彻底打下来,全力营救我大唐百姓。”</p>
李承乾的声音高亢,透着威严。</p>
“另外,倭国胆大妄为,竟敢冒犯朕之天威,其罪当诛。”</p>
“传令下去,待大军攻克倭国之后,全国之内不留男丁,所有女子全部押送运回大唐,赐予有功将士为奴为妾,以彰其功。”</p>
“是,陛下!”张显怀领命退下。</p>
“李尚书!”李承乾再次将目光投向户部尚书李炜。</p>
李炜急忙再次走上前来,行礼道:“陛下!”</p>
“李尚书,如今户部库银充盈,朕想也无需再让乾宇商会出资了吧?”</p>
李承乾微微扬起嘴角,带着一丝调侃的意味道。</p>
李炜赶忙点头,恭敬地回道:“陛下!户部如今已能独挑大梁,足以承担此次出征的各项费用。”</p>
李承乾笑着轻轻摇了摇头,继而神色严肃地道:“不用户部全然挑大梁,朕知晓户部时常与阿拉伯人通商往来。”</p>
“朕如今有一要事交托于你,朕命你前去与那些阿拉伯的商人商议购买昆仑奴之事,朕只要身强力壮的男丁,多多益善。”</p>
“将他们全部运至倭国,朕自有重大用途。在价格方面,你需尽量节省开支,遵循以往的规矩,要已经阉割好且能够即刻干活的。”</p>
“若因数量庞大而难以寻得足够现货,新阉割的昆仑奴亦可行,但价格上务必压低,务必争取到最大的优惠。”</p>
李承乾话音刚落,李炜毫不犹豫,立刻高声应道:“是!陛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