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话语如重锤般砸下,瞬间让朝堂陷入一片死寂。</p>
殿下的官员们仿若被点了穴道,呆立当场,脸上的表情凝固,眼神中满是茫然。</p>
陛下,这是在和我们耍无赖吗?</p>
这个念头在众多官员心中疯狂滋生,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天子竟会以这样的态度来处理朝堂之事,怎么能与他们这些臣子这般计较呢?</p>
就连李炜此刻也不禁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不安。</p>
他微微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整理好朝服,站了出来。</p>
他双抱拳,身子前倾,对着李承乾恭恭敬敬的谏言道:“陛下,臣惶恐,若真按您此番所言去做,恐怕会极大地有损天子的威严啊!”</p>
李承乾看着李炜福,脸上缓缓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轻轻摇了摇头,不疾不徐地道:“李爱卿,你过虑了。朝堂上的诸位大臣皆是凡人,朕同样也是肉身凡胎,并非那供奉在庙宇中的泥塑先神。朕有七情六欲,自然也有自己的脾气。”</p>
“既然诸公可以仗着中权势,纵容自家辈肆意妄为,扰乱社会秩序,朕又怎能坐视不管?”</p>
“既然他们能如此行事,那朕便让太子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他们,这到底,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p>
李承乾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p>
“再者,这只是其中一个缘由。”</p>
李承乾的神色变得愈发凝重,语气也低沉了几分,“其二,那个被众人聚众殴打的孩子,是我大唐英烈的血脉,而参与殴打他的,竟然也有大唐英烈的后代。”</p>
“这些孩子早早失去父亲,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成长过程中本就面临诸多困境,管教难度极大”</p>
“加之从缺乏父亲的教导与关爱,内心深处极易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p>
“所以,对于这些孩子,朝廷必须给予重点关注,密切留意他们的学业进展,用心关怀他们的家庭状况。”</p>
“我大唐的将士们在战场上为了国家的安宁、百姓的福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绝不能让他们既在战场上流血,又在身后为自己孩子的遭遇而寒心流泪。</p>
他们为守护大唐付出了一切,难道我们还要让他们在天上为后代的处境而悲伤落泪吗?”</p>
李承乾的话语不少官员听后,都不禁为之动容,心中泛起一阵酸涩。</p>
“此番事件的恶劣之处,更在于那学院的院长未能恪守职责,以身作则,反而带头败坏学院风气。”</p>
“上行下效之下,使得先生们忘却了育人的初心,学生们也偏离了求知的正道,一个个相互攀比、趋炎附势,整个学院被不良风气所笼罩。”</p>
“长此以往,我大唐的教育根基将遭受严重的侵蚀,未来的栋梁之才也将被误导。”</p>
李承乾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p>
“至于那些咸阳的官员,结党营私、贪污腐败严重者,一律处以斩刑。”</p>
“其余情节较轻的,最低也要罢官免职,以正国法。”</p>
“至于证据”</p>
李承乾着,目光转向张显怀,仅仅一个眼神,张显怀便心领神会。</p>
张显怀迅速上前,恭敬的道:“陛下。”</p>
</p>
“证据一事,显怀啊,下朝之后,你即刻挑选得力之人,将所有证据送往刑部,交由刑部按照我大唐律法公正定罪。”</p>
“对于那些被朕判了死刑的官员,再给他们三日时间,让他们能安排好身后之事。”</p>
“三日期满,便依照判决,统统问斩。”</p>
李承乾的语气斩钉截铁。</p>
“虽然此番罢免了一半咸阳官员,但只要能让咸阳城官场风气焕然一新,变得风清气正,为百姓营造一个公正清明的环境,朕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p>
“诸位爱卿,对于此事,还有谁支持?谁反对啊?”</p>
李承乾悠然地看向殿下站着的文武百官,那平静的目光像是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p>
百官们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欲言又止。</p>
有的微微张嘴,刚要发声,却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迅速闭上了嘴巴。</p>
有的则低头不语,神色间满是挣扎。</p>
李承乾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心中已然明白,也不打算再继续听下去了。</p>
他神色平静,淡淡地了一句:“那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p>
这简短的话语,在朝堂上掀起一阵波澜后,又迅速归于平静。</p>
这句话一出口,此事基本上就尘埃落定,百官们纵使心中还有异议,也没了反对的会。</p>
他们只能无奈的一个个拱,齐声道:“陛下圣明。”</p>
今日早朝,原本李承乾是打算和群臣就诸多朝政大事,尤其是关于“天下为公”理念推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一番讨论的。</p>
他本期望能在朝堂上听到各方的真知灼见,共同为大唐的繁荣出谋划策。</p>
可就在刚刚,听到戴胄的一番话后,他瞬间失去了与百官继续讨论的兴致。</p>
回想从推行“天下为公”这一理念到如今这段时间,朝堂之上讨论不断,然而真正有价值、切实可行的好建议寥寥无几,反对的声音倒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p>
但今天,戴胄那句“放权于民,贻害无穷”,却精准的剖析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p>
其实,李承乾一直对放权给百姓这件事心存疑虑,只是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来阐述自己的担忧。</p>
别人或许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他却知晓两个活生生的例子,那惨痛的教训时刻在他脑海中回响,提醒着他放权的巨大风险。</p>
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在暗自思索、反复权衡这件事。</p>
可没想到,今天戴胄竟然能一语中的,这让李承乾大为惊讶。</p>
在他看来,在这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上,能够如此敏锐地抓住重点的人,绝非等闲之辈。</p>
至少,就他所了解的朝中大臣,像戴胄绝对没有这样的见识与能力。</p>
李承乾看着戴胄,开口道:“戴爱卿啊,你刚刚的‘放权于民,贻害无穷’,着实让朕眼前一亮。能否再和朕详细深入地你的看法?朕愿闻其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