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香烟袅袅升腾,萦绕在梁柱之间,为这庄严肃穆的朝堂更添几分神圣之感。</p>

    当李承乾的视线落在自己的三位弟弟身上时,那冷峻的面容上悄然浮现出一丝温和之色。</p>

    “你们也都退下去吧,朕这便要开始朝会了。”</p>

    “等会儿切不可肆意妄为,都给朕守好规矩,听到了吗?”</p>

    “你们一个个都老大不,早该知晓这朝堂之上的庄重,容不得半点差错。”</p>

    李承乾声音中蕴含着威严,却又隐隐夹杂着兄长对弟弟们的关怀。</p>

    三位王爷听闻皇兄的话语,瞬间身形一正,脸上满是恭敬之色,他们整齐划一的拱弯腰,齐声应道:“是,皇兄!”</p>

    随后,三人依次退下。</p>

    待三位弟弟退下,李承乾挺直的脊背微微松垮了些许,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掠过殿下的文武百官,神色间虽竭力保持着平静,可那眼底深处却难掩沧桑。</p>

    “众爱卿啊,想来你们在私底下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朕的身体如今每况愈下,已然大不如前了。”</p>

    他微微顿了顿,像是在平复内心的情绪,又接着道,“这三个月以来,一直是太子监国。并非朕贪图安逸、不愿为这江山社稷尽心尽力,实在是朕这身子骨,真的吃不消这日复一日的操劳了。”</p>

    “白驹过隙,一转眼,现在已经是乾武十七年了。”</p>

    “遥想乾武元年,你们当中不少人意气风发的踏入这朝堂,你们脸上洋溢的朝气还历历在目,可如今,不过短短十七载,你们也都能自称一句老臣了。”</p>

    李承乾眼中闪过感慨,那目光似乎也回到了往年的岁月,语气也不自觉的放缓,透着唏嘘,“朕啊,今年也已四十岁,正值壮年,本应在这盛世之中大展宏图,再创辉煌,却不想身体竟如此不争气,难以支撑朕继续像从前那般全身心的投入到国事之中。”</p>

    言罢,他双缓缓撑着龙椅扶,试图借助这股力量站起身来,然而,动作间却透着几分迟缓。</p>

    张显怀一直候在一旁,眼神始终紧紧地盯着陛下,见状立刻步上前,亦步亦趋的紧紧跟随在李承乾身后。</p>

    李承乾一步一步走下龙台,每一步都沉稳有力,却又让人隐隐感觉到他身体的虚弱。</p>

    他来到朝堂之下,正对着满朝文武,此刻,他的神色平静如水,他抬起,那只在空中微微悬停了片刻,随后缓缓指向那把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p>

    “朕坐在那上面,已经十七年了。”</p>

    “这十七年的时光里,朕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了这天下百姓,为了这万里江山,朕能做的,都已竭尽全力。”</p>

    “幸得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再无饥寒待毙之人,朕也算对得起这山河,对得起太宗皇帝的嘱托了。”</p>

    “朕想,也是时候去过过自己的日子,放下这肩头的千钧重担了。”</p>

    “皇后不幸患病离世,被困在这深宫内苑许久,没能好好领略这世间的美好,没能尽享人间的欢乐,朕每每想起,心中便是遗憾无比。”</p>

    到这里,李承乾眼中闪过落寞,那落寞瞬间笼罩了他的面容,声音也不自觉的低沉下去,与苏芷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温馨的画面,都化作了此刻的哀伤,让他的神色间多了几分难以言的悲痛。</p>

    “诸位啊,皇位并非朕当初所向往,朕当年也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坐上这个位置。”</p>

    “虽朕如今正值壮年,可近来总感觉精力不济,处理政务时常力不从心。”</p>

    </p>

    “若不是朝堂上还有齐太师等一众忠臣良将倾心辅佐,朕恐怕难以应对这纷繁复杂的政务。”</p>

    “所以,朕已经和军处反复商讨斟酌过了,从今日开始,便由太子殿下正式监国。”</p>

    “朕,也能好好休息一下,调养调养身体了。”</p>

    尽管太子已经监国三个月,但此刻从陛下口中正式宣布这一决定,众臣还是不由得一阵唏嘘。</p>

    众人的心中,是对这位开创了乾武盛世帝王的不舍。</p>

    这位曾以雷厉风行之姿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君主,难道真的要渐渐退居幕后,开启属于太子的时代了吗?</p>

    太子监国,固然有着新的朝气,但太子殿下毕竟年轻,在许多复杂的朝堂局势和民生事务上,阅历见识都尚浅,考虑问题自然不如陛下那般周全深远。</p>

    可朝堂中也有不少官员,在心底暗自松了一口气。</p>

    陛下平日里对官员的要求极为严苛,稍有差池便会受到严惩,行事处处受限。</p>

    太子殿下监国后,对于锦衣卫的掌控力预计会大幅削弱,如此一来,锦衣卫便不会像以往那般对官员们盯得死死的,往后行事便能自在许多。</p>

    “陛下,老臣斗胆敢问陛下,陛下打算让太子殿下监国到何时呢?”</p>

    李炜,满脸忧虑地向前迈出一步,双抱拳,高高举起,那抱拳的姿势庄重无比,他急切的看着李承乾,眼中满是对国家未来的担忧。</p>

    听到李炜的话,众臣这才如梦初醒。</p>

    是啊,太子殿下目前只是监国,并非正式登基为帝。</p>

    陛下尚有再度临朝理政的可能,那么,太子殿下监国的时长,便成为了关乎朝堂走向的关键问题,这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更是权力交接的重要转折点。</p>

    李承乾听到李炜的询问,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p>

    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这十七年的帝王生涯,那些惊心动魄的决策,那些辉煌灿烂的成就,都一一浮现眼前。</p>

    随后,他又想到了太子的成长与朝堂的局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缓缓道:“那就先定为两年吧。”</p>

    “两年之后,视太子的成长,再做定夺。”</p>

    完,他将目光投向李璟佑。</p>

    “来,佑儿,你上前来。”</p>

    李璟佑听到李承乾的呼唤,心中猛地一颤,既紧张又激动。</p>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那剧烈跳动的心脏,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p>

    他一步一步慢慢走到李承乾的跟前。</p>

    李承乾抬起,那只宽厚而温暖,轻轻拍了拍李璟佑的肩膀,感慨道:“好子,如今也长大了,是时候肩负起家国的重任了。”</p>

    完,他微微弯腰,动作轻柔的牵起李璟佑的,带着他一步一步缓缓走上龙台,朝着那把龙椅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