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高枝难攀 > 第39章 回首来路
    赵嬷嬷到了主院。</p>

    这是王爷的住处,当初的周王妃和将来的王妃,也住在这里。</p>

    是整个王府最大最豪华的,屋里的摆件、装潢,也是最讲究的。</p>

    一到院子门口,就有个丫头上来行礼:“赵嬷嬷!”</p>

    看着眼生,这是又换人了“你叫什么名字,来这院儿多久了”赵嬷嬷问。</p>

    那丫头,十四五岁的年纪,长相寻常,但两眼有神,干净利落,看着规矩也不错。</p>

    “奴婢秋荷。进院三个月了。原来院子里的几位姐姐,到了年纪,娘娘放出去了!”</p>

    “是这样啊王爷进门之前,我要检查一下!”</p>

    “赵嬷嬷请,有什么不妥当的,您就吩咐奴婢们改。”</p>

    这丫头确实还不错,赵嬷嬷点头,便细细的查看起来。</p>

    这个季节,院子里没花。地上干干净净。</p>

    进屋,摸了桌子和摆件,纤尘不染。</p>

    热墙烧得温度正合适,王爷不喜太热。鱼缸给屋里增加了湿度</p>

    王爷爱喝的茶,喜欢看的书,也都摆好了。</p>

    进到卧房,床铺平整,被子也带着太阳晒过的味道。</p>

    “嗯。”赵嬷嬷表示满意,“去净房看看。”她带着自己的丫头玲儿,进了净室。</p>

    只有淡淡的香味,雪白的擦巾,码放的整齐。马桶,浴盆赵嬷嬷看完都挺满意,便想起药的事。</p>

    净室旁边有个门,出去是西厢房的灶间,配备的很齐全,是给王爷烧洗漱热水的地方,也可以蒸煮些汤水。</p>

    没有闻到药味,看来,还没煮</p>

    找了一圈儿并未发现药包。</p>

    回到净室,准备去问那丫头,就听到外头,一个女子在话</p>

    那声音挺大的,因为能很清晰的让她听见</p>

    “这是王爷泡澡的药,过一会儿就让人煮上。这几个盐包,是烤热了敷腿的。包的别动,先煮大包的。煮好了舀出来放在桶里,王爷泡澡的时候,再兑温水就好了。”</p>

    也不知道丫头低声问了一句什么。</p>

    先前那个女声不耐烦了,提尖了嗓子:“怎么煮上头都写着呢,你着什么急呀!王爷得先进宫,多早晚回来还不一定呢!就算回来了,前书房和咱们娘娘那儿还有不少事儿!什么时候泡、今天泡不泡都不知道!怎么安排,娘娘心里都有数!你就别操闲心了!”</p>

    最后这一句,得格外响亮。</p>

    赵嬷嬷当然知道,是给自己听的。</p>

    摆明了,冯丽娘不想让自己插。</p>

    玲儿气得脸通红,就想出去骂</p>

    赵嬷嬷一扯她,摇头。</p>

    “嬷嬷!真过分!”玲儿也是赵嬷嬷亲自教出来的,能干又厉害。</p>

    赵嬷嬷笑笑,也不以为意:“都是为王爷做事!只要不误正事,几句闲言,我如何能在乎”</p>

    </p>

    虽然,冯侧妃走到了当初想都不敢想的高度</p>

    但还没强大到:当回忆来时路时不自卑的地步!</p>

    赵嬷嬷是先皇后身边的人,后来一直跟着王爷。自已能有今天,可以,是离不开她的。</p>

    掌上传来隐痛她被赵嬷嬷打过很多次板。</p>

    但就算是这样,也无恨无怨,只有庆幸。</p>

    她本名冯丽娘,是太子妃的本家儿堂妹。只不过,太子妃所在的是主枝。</p>

    自家是快出五服的旁枝,巴结着主枝混口饭吃。</p>

    家里不富裕,又重男轻女,她十一了,还认不得几个大字。</p>

    同是姓冯,差别可就大了!</p>

    太子妃冯丽华,是主枝的嫡出的大姐。</p>

    只在家族有大事,开大宴时见过她两回。美丽又骄傲,众星捧月,自己都近不了身儿。</p>

    被封为太子妃时,曾让冯家风光无两!</p>

    但她的娘家,却没跟着沾多少光!</p>

    </p>

    后来皇室惨案,皇上伤心又震怒。太子妃也出了事,冯家被抄,还真查出不少事来。</p>

    冯丽华一尸两命。</p>

    这本也没什么,只是自己的娘家居然也跟着倒了霉!</p>

    呵,好的时候沾不着多少。倒霉了却严丝合缝的跟着!</p>

    父母兄弟,死的死,发配的发配,充奴的充奴</p>

    等王爷赶回来,也只救出了几个。她就是那个因祸得福的!</p>

    王爷带她们回府,就交给了赵嬷嬷。那时的自己呀,一身虱子,一头黄水疮,慌恐而怯懦。叫化子一样!</p>

    老天才知道,为了学会赵嬷嬷教的一切,她几年不眠不休的,费了多大功夫。</p>

    然后,她十六了。出落得不错,也很有本事。</p>

    赵嬷嬷的意思:同她们一起长大的,有个叫周东的。是个孤儿</p>

    这门亲事的好处是:上无公婆挑剔。周东聪明又用功,前程无忧。将来一个为官,一个诰命两口子都为王爷做事,踏实得很。</p>

    可她见识了王爷的风采和王府的日子,又怎会甘心嫁给一个连住处都没有的孤儿</p>

    她要留在王爷身边!</p>

    可是:怎么留</p>

    方法想了一种又一种,甚至冲动之下去搞了那种药</p>

    但她没敢用!</p>

    通过赵嬷嬷的教授,她知道那些不堪的段,非但不管用,还会让自己直接完蛋。</p>

    王爷既然救了冯家人,那他就对冯家就还有一丝体恤。</p>

    可以利用!</p>

    于是,她直接向王爷下跪,表明自己已经没了娘家</p>

    没有娘家的女子,成了亲也会被婆家看不起。</p>

    如果王爷能看中,她就做个妾,继续伺候王爷。</p>

    如果王爷看不中,她就挽发自梳,不嫁人了。也一辈子在王爷身边当丫头,当管事,伺候王爷。</p>

    事实证明,她选的法子对了!</p>

    不知道王爷是对冯家的照顾,还是认为她做事稳当。</p>

    也有可能是:收个妾室,对王爷不算什么。</p>

    她与王爷为妾了。后来,更是因为生了儿子,王爷给了她一个侧妃身份。</p>

    如果王爷救了她,是上天对她的眷顾。那她成了侧妃娘娘,就完全是凭自己的本事和抉择了。</p>

    只是对于她与王爷为妾这件事,赵嬷嬷从头到尾,都未表示过看法。</p>

    几经试探,她却仍是:不赞同、不反对、没意见、只尊重她的选择。</p>

    周王妃是个美若天仙的女子,除了风花雪月一无是处。</p>

    所以王府,是赵嬷嬷带着她们几个管。后来,不知道出了件什么急事,赵嬷嬷被王爷派了出去。自己趁拿到了管家权</p>

    赵嬷嬷一去半年才回来,自己明着暗着,表明不肯放管家。</p>

    赵嬷嬷嘛倒是个人物,直接回家了!不管了!</p>

    只不过王爷在家时,她还会来!</p>

    而且,据她猜测,赵嬷嬷还管着王爷的事,是自己不知道的部分!</p>

    这就有些烦人了!</p>

    冯侧妃皱着眉头,其实,她也不想跟赵嬷嬷这么假情义真疏离的。</p>

    那是自己最敬重,最信任的人!既是自己的师傅,又像是自己的长辈!</p>

    都走到这一步了啊若再有赵嬷嬷的鼎力支持,凭她在王爷面前的体面</p>

    王妃之位,与我又有何难</p>

    赵慧,你的徒弟成了王妃,不好吗!</p>

    ?n?</p>

    想到赵嬷嬷对自已客气而有距离,所有对她的感激都忘却脑后,只剩了怨恨。</p>

    不与我同心,那就走着瞧!</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