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大事情</p>
吃完饭,庄氏安置了一下众人。</p>
宋家有的姑娘,吃完饭就睡着了,墨伊让香枝把她抱到自己屋里。</p>
三个当家人留在客厅里谈事儿。</p>
墨如松非常疲倦,但他心里有事,也想完了再睡:“我是娶了她的,我们拜了天地的!”</p>
“这不是胡闹吗”墨如山恨铁不成钢,“管什么用”</p>
“她本是好人家的女儿,我也答应了她,不想委屈她。”</p>
“你不委屈她,就委屈刘氏那才是父母给你正经娶进门儿的呢!你这叫停妻再娶,要吃板子的!”</p>
“哼,父母也是被刘家骗了!”墨如松梗着脖子。</p>
“好啦!年纪一把,也生了女儿。你还纠结这些有什么用你不知道这会会害了墨媛你还能怎么着真想逼死她们娘俩”</p>
“我不逼她,但她也别想逼我。大家相安无事,便这么着吧!要是闹腾,我就带着她们娘仨搬出去。”</p>
墨如山冷笑了:“嗬,您长本事了!搬出去好大的口气!这么多年,若不是我罩着,还不定你们过得是些什么日子呢!想威胁我你搬,你现在就搬!”</p>
墨如松给挤兑的脸通红,“得了!大哥,别这些了。我要跟你正事儿呢。”</p>
见墨如山还要,他首先就把重弹抛了出来:“咱们的地,怕是要出事!”</p>
“你什么!”</p>
墨如山和墨如海都是一惊。“怎么回事”</p>
“这一时我倒不知道从何起。”墨如松闷闷的。</p>
“你搞出什么事儿了实话实,别想欺瞒我!”墨如山。</p>
“今年的收成呢”墨如海直通通的向他伸。</p>
墨如松气哼哼看着两个哥哥,好嘛,一个往歪处想自己,一个伸要银子。</p>
气了半天,才拿起旁边的木箱。</p>
里面有账,有全国通汇的元隆银楼的银票。</p>
墨如山接过银票数了起来,墨如海也伸过头去看。</p>
“那边箱子里,还有些金子和物件儿!差不多合五百两。”墨如松。</p>
墨家在那边,有地,有湖,有山林。那地还算是不错,靠文州很近。文州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多,算得繁华,所以他们也能沾上光。</p>
但就算这样,如果只是种庄稼,在当地还算凑合。拿到京城来,肯定不够墨家一大家子生活的。</p>
正因为如此,才把墨如松打发了去,他带着宋家有去的。</p>
宋家有打跟着墨如海,认字,有见识,脑子灵活,还会来事儿。比当地的农户有远见多了。</p>
没去多久,便摸了门。养了鸡鸭鱼,还种了些冷门粮食和菜,种了一种叫富贵竹的东西,盘着根的竹子,装在紫砂盆里卖。靠这个就赚了不少!</p>
而且,隔两年他就换换花样,别人还学不来。尤其是种的银耳,出品好,是送礼的佳品。</p>
但就这么折腾,好的年景能有两三千,赶上旱灾水灾的时候,还不到一千两,甚至更少。在州里买了铺子后,也能有点进项。</p>
这些加一起,听着是不少。</p>
但墨家一大家子过日子,男孩上学,女孩子穿戴。嫁娶。关键还要谋事儿日子也不算富裕。</p>
所以,墨如松都不能每年回京,因为来回一折腾,路费就不少。有时就托当地镖局,银楼什么的,交付收成。</p>
</p>
老家的产业,是墨家的安身立命所在。</p>
若光指着他们的薪水,那就得打发了仆从。家里妇人们都得自己干家务,甚至做活计赚银子了。</p>
“这这不是比往年要好吗”墨如山数完了。</p>
墨如松叨咕:“是宋家有,把暂时用不到的,就都给卖了。这次我就回来,不回去了!”</p>
“不回去了”</p>
那哥俩一听,更担心了。</p>
“那宋家有呢”墨如海连忙问。</p>
“他留着没回来,只带他老婆孩子回来了!”</p>
墨如山心里紧张起来:“到底出什么事了”</p>
“具体怎么样,我也不清。反正这事,前些年就有征兆了。就包括云娘她家,离咱们五百多里。原来家里也是有几百亩良田的。后来,被人侵吞了不,还弄得家破人亡的。</p>
她跑了出来。当时,我跟宋家有出门办事,正遇到她被歹人追,算是救了她一命。再一打听,家里人都没了。只能把她带回去</p>
原本之前听到的一些事,我们也没在意。有了她家的事才上了心,慢慢打探消息。宋家有,为这事儿跑了好久,这才发现: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兼并土地。来头不,有的是买,有的是占,还抢夺。</p>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本!</p>
大哥你也知道,咱们家往西几百里,沿着香河有大片的沃土,多少年都没易过主的。现在一打听,好多都换了人家。看着,有点往咱们家这边来的意思。而且”</p>
他左右看看,凑近了才:“我还在礼县酒馆里听,那边失踪了不少人。是出去干活修粮库的。可就没再回来。生死不知。”</p>
“啊粮库”墨如山有些吃惊。</p>
“嗯。有年,有几个盗贼,总在咱们地上捣乱。让农户抓也抓不到。怕遇到了出人命,就去县衙请了个衙役,几个人在咱们那儿忙活了一个多月,才把人抓到。我跟那头儿混得熟。每回去县里,都要跟他坐着喝酒。</p>
最后一次,我带着宋家有去卖油。又请他喝酒,听他,就是要去查这个粮库的事。是县太爷都没听此事。可若是朝廷建库,怎么会这么遮遮掩掩”</p>
墨如山哥俩,多少也算知道点。粮库分国库、军库、省库、县库、还有私人库。</p>
前头几个都是朝廷的,主要用处是调控粮食,粮价,备荒,养军士等等。打理的,守卫的,都是各级官府负责。</p>
私库是一些大地主建的,但比起上头的,规模要些。但不管什么库,都必须在朝廷备案,是摆在明处的,并不会躲躲闪闪。要建库,肯定会知道。</p>
“莫不是哪位大地主,自己建的粮仓”</p>
“可问题是探听不到消息啊,而且大片的地易主,哪里来的那么多败家子呢!”</p>
就如同墨家,土地也是祖传下来的。</p>
“后来,我再去县上的时候,找衙头,听他死了。我当时就吓一跳,回来,宋家有又出去暗自打探,发现了很多不对劲儿的地方。有些村子,都成了私人的庄子了。农民变成了农奴。尤其是大片易主的人家,有的是低价卖了。有的是家里出事了</p>
宋家有回来不大对劲,又以收购药材的名义,往远处转了转。刚到他们的建粮库的附近,便有人来盘查他。他害怕,就回来了。</p>
然后,前些日子林儿病了,我跟云娘带着他们去州里瞧病。去了一段日子。回来宋家有就,有人在打听咱们的地。我俩吓坏了,这次,连余粮都卖了。宋家有让我先躲回来,地主不在,他只是个干活的,先应付着看看。”</p>
墨如海关心自己的人:“会不会有危险啊!他可别出了事儿!”</p>
“他会见行事的。也让我回来打探消息。大哥,这事儿你还真得问问。关系到咱们一家子生计呢!大片土地的人家,祖辈耕读,也不是吃素的,在朝里为官的不少。这都能动得不是事!”</p>
?ǎn?〇</p>
墨如山点点头,但心里疑惑不轻</p>
哥仨相互看着,不知道该什么。</p>
此一刻,什么妾室庶子的,都不叫事儿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