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君,这是晚辈的四姐墨媛!”</p>
墨伊给老太君介绍。</p>
赵嬷嬷在人群中暗自观察着墨伊头一次的社交,表现的还比较稳定。</p>
墨媛拿出娇美的笑颜,上前福了一礼,真诚的拍马屁:“见到老太君,墨媛才知道:鹤发童颜是什么意思了!也才知道一头白发,竟也能这么好看!”</p>
这话的大家都捂着嘴笑。</p>
冯侧妃在心中冷哼:门户的,当众就卖乖讨巧,真是没脸没皮!</p>
老太君却很高兴,指着墨媛对长孙媳妇:“这丫头长得好,得更好!跟云清她们,倒有些像”</p>
同自己孙女相比,这是在夸她吧?</p>
墨媛掏出件绣品:“这是孝敬您老人家的,您可别嫌晚辈笨拙。”</p>
“我来瞧瞧”老太君挺给面子,亲接了过来。</p>
是幅绣品,松鹤图,看上去倒没什么太特殊的。不过,构图和技法,若是姑娘家自己绣的,那就相当了不起了</p>
起码赵家从上到下,连这一半水平的也找不到。</p>
“这是你绣的?”</p>
“是。”其实是刘氏最近被墨媛圈在屋里做活,绣的其中一幅。</p>
她来参与寿宴,就精心的选了一件。</p>
这会儿却直接认是自己绣的。且脸不红心不跳,大大方方的。</p>
“年纪的,这功底可不弱!好孩子由你们俩就能看出来,墨家的家教相当不错!”</p>
这评价可老高了。</p>
看来,年龄大了,眼神确实墨伊微笑表示感谢,但内心无奈,她是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墨媛的吧?这谎话,张嘴就来呀!</p>
冯侧妃又被气得半死,她送的抹额,还真是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p>
刚才老太太可没这么夸过!</p>
“老太君您夸赞啦!”墨媛被夸得美。</p>
众人在想:难怪王爷会看中墨家姑娘,这不?老太君都肯定了呢!</p>
这个环节一过,赵嬷嬷上前,“给墨姑娘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王爷的大舅母,二舅母”</p>
随后,把赵家主家一一介绍了一下。</p>
在家的男子,只有二个远房堂叔伯,负责打理家事。</p>
另外就是刚随王爷回来的两位表哥。还有二三个年龄不大的男孩子。</p>
还真是一大家子,而且家庭氛围特别好,面对墨伊,没一个人流露出看不起或者不友好的神情。</p>
这才是家教好呢!墨伊暗赞。</p>
然后,就介绍到两位侧妃了</p>
其实吧,大家都有些尴尬。</p>
成了亲倒也罢了,可现在还没有</p>
两位侧妃年纪大,有诰命。</p>
墨伊年纪,无诰命。但不久的将来,却是两位侧妃的主母。</p>
如何见礼?</p>
而且,一般来:侧妃管王妃叫姐姐,是正常的。</p>
可这年龄差好几岁,怎么叫得出口呢?</p>
“这是冯侧妃。”赵嬷嬷介绍。她生了长子,身份自然要高一些。</p>
冯侧妃长相算得清秀,衣着打扮走的是端庄温婉的路线,衣裳料子贵重,但式样并不繁复。佩戴的首饰不便宜,但都很规矩。整个形象跟赵家的几个夫人雷同。</p>
冯侧妃勉强笑笑:“墨姑娘!”</p>
“冯侧妃。”墨伊也别扭,她自己都刚褪了婴儿肥,怎么就成了这二位的主母,和旁边三个萝卜头的母亲了呢?</p>
这群人还都要围着王爷转都不敢往下想。</p>
别她们几个,在场的都感觉好笑。</p>
王爷这是图的什么呢?</p>
就又都去瞧李倞,他却一本正经的坐在那儿,脸上无丝毫异样,沉默而认真的看着这一切。</p>
好吧。</p>
介绍完了田侧妃,又指着文秀郡主</p>
“墨姑娘,这是咱们的王府的嫡长女,文秀郡主。字湘湘。”</p>
文秀郡主,按例行了个礼,没话。明显的礼貌周全而不亲近。</p>
</p>
“湘湘。”墨伊尽量的让自己表现得亲切些,其实,脚指头都在扣地了。</p>
“绍哥儿是王爷的长子,冯侧妃所出。”</p>
绍哥儿还不明白事,按着习惯给墨伊行礼。</p>
“这是王爷的次女,字芊芊,是田侧妃所出。”</p>
芊芊长得没她长姐好看,眼睛不大,山根扁平。应该也不大明白事,一派天真,按她娘教的,给墨伊行礼。</p>
只是这位芊芊姑娘虽然长得一般,但装束可不一般。</p>
还跟田侧妃还来了个亲女造型。</p>
母女俩都戴着紫色翡翠珠链,色泽正,颗颗圆润,水润通透。</p>
一看就价格不菲。</p>
真舍得给女娃娃打扮哪。</p>
墨伊又想起:上次在宫里,见到这位田侧妃时,她戴的是翠绿的珠链。</p>
赵嬷嬷还没开始给她讲王府的事务,所以她搞不明白,这位田侧妃怎么能这样豪的?</p>
难道是王爷宠爱</p>
想到此,脸都开始发烫了。</p>
接下来,又认识了几个比较重要的亲友。</p>
随后老太君:“好了,大家就认识到这吧。一话一玩乐,就都熟悉了。你们先热闹着,老太太我得进去歪一会子了!”</p>
李倞想去扶。</p>
“让丫头们来就行,你同你大舅母话。”</p>
大家可以打马吊,投壶,稍远处还有乐班子或者三两成群的聊天。</p>
冯侧妃让身边人照顾绍哥儿,走过去跟赵嬷嬷:“嬷嬷,丽娘想跟你聊两句。”</p>
赵嬷嬷点头,两人走了一段,到了花厅。</p>
上来,冯侧妃就给赵嬷嬷福了一礼。</p>
“侧妃何必如此多礼?有话,咱们坐下话吧。”</p>
冯侧妃坐下,有些不好意思:“赵嬷嬷,上回的事,是我的错。后来,想找会跟您赔个不是,又有些发怵”</p>
她用了一种比较亲近的低姿态,赵嬷嬷沉默着,看她想什么。</p>
“丽娘是您看着长大的,咱们既是师徒,又同为王爷做事。在我心里,还把您当成了亲人话做事有些任性,没过脑子。”</p>
赵嬷嬷摸着桌上摆着的插花,这些根本不是她的心里话。</p>
她的心里话,也没法出口的吧?</p>
“这几年,王爷总不在,后院的事,都是我在管。什么样的事都能遇到,什么样的人也都有。经常需要劳心费力,有时也起急冒火的。慢慢的,有些习惯一不二的了。那天,我是因事心里不痛快,一时没能控制住脾气。嬷嬷莫怪,下次不会的啦!”</p>
她意的求和。</p>
只是,赵嬷嬷也不知道自己想从她那里听到什么。所谓对错,有时只是立场的不同。</p>
无奈,轻轻点头:“齐王府建府,算起来也没多少年。王爷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但他面对的都是些什么,恐怕咱们即不知道,也帮不上忙。</p>
所以,咱们只把能做的,踏踏实实的做好,不让王爷有后顾之忧。冯侧妃你有能力,也有心做事,对此我并无异议。绍哥儿是王爷长子,聪明健康。俗话母凭子贵,您的日子和地位,毋庸置疑。</p>
上次的事,我也并未多怪你。咱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今天话开了,以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p>
“就知道您不怪我”冯侧妃明媚的笑了:“您写的东西我看了,没什么疑议。王爷回来,我就跟王爷了。目前婚期未定,费时费力的,确实该操办起来了。那咱们回头再商议?”</p>
“好。”</p>
那边屋,大舅母在跟李倞话。</p>
柳念的事,只有几个当家人知道,今天这样的日子,他是不方便来的。</p>
但前几天已经悄悄来过府里的了:“哎哟,把老太君哄得,让丫头开了几次库房。贫嘴,看我戴着的钗,还夸呢,真是拿他没办法。这回,您想让他跟赵云杰他们走?”</p>
李倞愣一下,“没啊!他现在还,过两年再去。”</p>
“这子!真而且真的跟我的,还是您的意思。”</p>
两个人都有些无奈。</p>
这时,有丫头在门口:“大夫人,老太君让您过去。”</p>
“我去瞧瞧,您到外头跟他们话吧?”</p>
“舅母,您把墨伊叫来吧,我跟她两句。”</p>
“哎!这就叫!”大舅母笑得满脸花,出来后跟自己心腹丫头:“嘿,那个不点,看来是入了他的眼了。还知道找她两句呢!之前的那个可没”</p>
到一半,不好再了。</p>
那丫头叹道:“这人和人哪,还真是讲究个缘分!”</p>
“切!你个黄毛丫头,又懂缘分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