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禑笑了笑,:“四哥,这些都是你安排的事务,和弟我有何干系”</p>
老四不由楞住了,仔细的打量了胤禑一番,试探着:“你别开玩笑了,我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而已,不全是你的功劳么”</p>
胤禑严肃认真的:“四哥,没有你的支持,我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完成这么大的事呢再了,我不过是提了些意见罢了,真正拿大主意的,还是你啊!”</p>
如果,老四以前对胤禑还是半信半疑,在胤禑主动让功之后,他算是打消了八成以上的疑虑。</p>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胤禑若有野心,搞成了这么大事之后,岂能不到康熙的跟前表功</p>
老四本人,也仅仅是个的管部阿哥而已,他能给胤禑封个亲王,还是能给个内阁大学士</p>
“十五弟,我自有主张,你勿须多言!”老四举起,制止了胤禑的进一步解释。</p>
在庙堂之上,老四只要看懂了胤禑的真心,知道他的立场坚如磐石,别的真没有那么重要。</p>
原本,胤禑以为,老四很可能要谋划一番,找个合适的时,再向康熙奏报。</p>
谁料,胤禑刚离开不久,老四就带着胤禑的丰硕成果,递牌子进了乾清宫。</p>
康熙看了条理异常清晰,并且,简便易查的户部总账和各省的分账,竟然半晌无语。</p>
“汗阿玛,这都是十五弟的功劳。”老四很了解康熙的脾气,怕他歧视胤禑,故意做了强调明。</p>
“你办差多年,一直勤劳于王事,又精通庶政,熟悉各个衙门的积弊。没你的支持,他的年纪,能做得什么大事”康熙忽然拉下脸,冷冷的,“跪安吧。”</p>
“汗阿玛”老四还想替胤禑几句话,康熙却加重了语气,斥道,“跪安吧!”</p>
老四终究没胆子当面顶撞康熙,只得垂头丧气的出去了。</p>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可是,一旁伺候着的梁九功,却始终哈着腰,大气不敢喘半口。</p>
只因,康熙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足足超过了一个时辰,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p>
不过,梁九功心里隐隐有数,万岁爷的心情不好,必是为了十五爷的事儿。</p>
“唉,可惜了啊,可惜了啊,可惜了啊”康熙忽然幽幽一叹,“朱标和蓝玉,命里的冤家。”</p>
梁九功吓得肝颤,低垂着脑袋,死死的闭紧了嘴巴,两腿难以抑制的微微发抖。</p>
此时此刻的梁九功,恨不得驾起仙云,马上匿出乾清宫的西暖阁。</p>
谁可惜了</p>
梁九功用脚去思考,也知道,必是十五爷可惜了!</p>
可惜啥呢</p>
谁叫十五爷的生母,很不幸的是个汉女,而不是旗女呢</p>
唉,十五爷生错了肚子,却又天纵奇才,万岁爷的心里难受啊!</p>
就在梁九功胡思乱想的时候,康熙忽然问他:“梁九功,你读过明史吧”</p>
梁九功是前任大内超级总管顾问行的干儿子,顾问行又是幼年康熙的国学启蒙老师。</p>
所以,梁九功不仅识字,文化素养还颇高。否则,康熙的旨意,也轮不到他去颁布。</p>
“回万岁爷,前明的昏君实在太多了,奴才打心眼里,不爱读明史。”</p>
梁九功不敢有丝毫的犹豫,果断的回答了康熙的试探。</p>
康熙方才想入了神,无意中了漏嘴,梁九功还能不知道么</p>
但凡,梁九功脑子发昏,他读过明史。</p>
呵呵,奉先殿后边的那口枯井,转瞬间,就是他的葬身之地。</p>
“哦,有闲的时候,还是要多读一读明史啊!”康熙淡淡的吩咐了下来。</p>
</p>
梁九功暗暗松了口气,赶紧扎下深千,轻声道:“嗻。”</p>
康熙扭头看向窗外,并未深究梁九功的是不是真话。</p>
梁九功暗暗长吁了口浊气,好悬,幸好万岁爷念旧,否则,脑袋就要搬家了!</p>
实际上,梁九功一清二楚,朱标刚死不久,蓝玉的整个家族及其门生故吏,多达数万人,都被朱重八屠杀殆尽。</p>
那么问题来了,朱标指的是谁蓝玉又是谁</p>
梁九功抿紧嘴唇,曾经犹豫很久的选择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p>
“叫张廷玉!”康熙重重的喘了一口粗气,忽然开始发号施令。</p>
梁九功万分庆幸,老天爷开眼,让他终于逃出了生天。</p>
他明明很想转身就跑,却屏住了呼吸,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保持往常一样的步速,没有任何异常的离开了西暖阁。</p>
不大的工夫,一直在南书房内值守的张廷玉,匆匆赶到了西暖阁内。</p>
“衡臣,拟旨,常在王氏,诞育皇嗣有功,著晋为密嫔,抬入镶黄旗满洲算了,罢罢罢,不抬了,不抬了,唉。”</p>
跪在书桌前的张廷玉,明显感觉到,今上前所未有的心乱了。</p>
“衡臣,再拟一旨,皇四子胤禛,有大功于朝廷,著晋为雍郡王。”康熙踌躇了半晌,这才缓缓的。</p>
张廷玉刚刚提笔在,却不料,康熙又出妖蛾子了。</p>
“衡臣啊,重新拟旨。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俱赏食郡王双俸。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俱食郡王俸,钦此。”</p>
康熙吞吞吐吐,颠三倒四的拖了半个多时辰,总算是把话完了。</p>
仅从今上的犹豫不决,以及史无前例的几次大转折,心有九窍的张廷玉哪能不明白呢</p>
今上为了给老四打掩护,故意把六个儿子,都拉出来赏了一遍。</p>
大家都有份,就看不出来,康熙究竟偏爱谁了。</p>
联想到,康熙曾经的喃喃自语,什么秘密建储,张廷玉的心脏,像是打鼓一样的嘭嘭直跳。</p>
父亲张英的没错,只有代代相传的富贵,才是真富贵呐!</p>
旨意传下来之后,老四第一时间来找胤禑,搓着,异常羞愧的:“唉,这事闹的,你出的大力,我却占了大便宜,不应该啊,实在是不应该啊!”</p>
胤禑看出了老四的诚意,心里多少有些感动,便笑着:“家母此前仅仅是个常在而已,如今,她老人家晋为密嫔娘娘,弟其实已经很知足了。”</p>
康熙的意思很明显,利用抬举密嫔,以补偿胤禑立下的大功。</p>
在大清,臣子立功之后,封妻荫子或是加封父母,乃是常有之事。</p>
只是,胤禑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的亲爹就是皇帝,就只能加封他的亲妈了。</p>
按照大清的内命妇制度,嫔是个极其重要的分水岭。</p>
因为,嫔及嫔以上的内宫女人,才有资格被唤为娘娘!</p>
而且,嫔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特权,逢年过节之时,家族的直系女眷,可以递牌子进宫,让至亲可以短暂的团聚一番。</p>
这就意味着,胤禑的外祖父王国正,很可能被调入京城当差了。</p>
如果,运气好的话,王国正甚至有可能捞个四品以上的虚衔。</p>
毕竟,低于四品的官员,其妻的诰封太低,根本没资格进宫。</p>
老四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胤禑,发觉他确实没有受委屈的迹象,不由长吁了口浊气。</p>
“十五弟,你放心,只要我有的,你就有。”老四满面坚毅,决绝的,“我的俸银必须分你一半,就这么定了,不许推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