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种场合下,诺穆齐的心事,不问自明。</p>
善解人意的胤禑,主动提出了要拜见丈母娘觉罗氏。</p>
胤禑的丈母娘,属于清太祖老奴的伯父礼敦这一支,典型的红带子家族。</p>
在康熙朝,觉罗中的有爵者不足2%,可谓是屈指可数。</p>
别旁支的觉罗了,就算是宗室里的爱新觉罗氏,有爵者也不足6%。</p>
这是因为,大清朝充分吸取了前明王爷遍地爬,吃垮了大明财政,最终亡国的惨痛教训。</p>
无爵无职无饷的几十万旗人,统称为闲散旗丁。</p>
果然不出所料,诺穆齐非常开心,他笑着:“不瞒十五爷,我家烧锅的,一直惦记着想给您老请个安。”</p>
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下,原本十分正常的亲戚关系,也被严重扭曲变了形。</p>
胤禑微微一笑,:“婿既然登了门,岂有不拜见额布喝(岳母)之理”</p>
于是,在诺穆齐和诺刚的陪同下,胤禑被领进了四进院的东偏房。</p>
照道理,应该是觉罗氏过来给胤禑见礼请安。</p>
但是,胤禑怎么可能干这种煞风景的糗事呢,他硬要亲自过去,给觉罗氏请安。</p>
胤禑刚进门,就见觉罗氏蹲身下拜,规规矩矩的:“贱妾觉罗氏,请十五爷大安。”</p>
“额布喝太过多礼了,快快请起。”胤禑不方便亲自搀扶丈母娘,只得扭头看向了大舅哥诺刚。</p>
诺刚早就得了四福晋的暗中叮嘱,知道胤禑是妥妥的自己人,他便走过去,搀起了老娘。</p>
碍于胤禑的皇子身份,宾主双方落座的时候,又是一番假客套的推让。</p>
胤禑火了,怒道:“我是来走亲戚的,又不是来受罪的,都别争了,听我的安排。”</p>
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p>
在胤禑的强势压制之下,诺穆齐和觉罗氏,也觉得不能再争了,勉强分坐于主位和次位,胤禑坐了客位。</p>
至于诺刚嘛,有父母在场的时候,他根本没座儿,只能乖乖的站到了诺穆齐的身旁。</p>
觉罗氏尽管有了几丝白发,脸上也带着岁月的沧桑。可是,仅从如今的相貌就可以看出,她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俊俏的姑娘。</p>
一般来,满八旗和蒙八旗里边,少有漂亮的女子。</p>
如此一来,胤禑倒对未婚的侧福晋,有了几许期待。</p>
一般情况下,丈母娘因为心疼女儿的缘故,都会对女婿另眼相看。</p>
“十五爷,不瞒您,我们三格格从被奴才惯坏了”觉罗氏异常谦卑的开始自我贬低和矮化。</p>
胤禑一听就懂,这是丈母娘在打预防针呢。</p>
实话实,四品以上的旗人姑娘,因为参加选秀之后,很可能一飞冲天的成为宫妃,甚至是皇后,所以,她们从就被特殊的娇养着。</p>
人话就是,旗人权贵家的格格,都是蜜罐里长大,被溺爱出来的大姑奶奶。</p>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大姑奶奶们,性格异常彪悍,巾帼不让须眉。</p>
不过,胤禑的情况不同,再厉害的旗人大姑奶奶,嫁给他之后,也得乖乖的雌伏。</p>
</p>
当然了,悍妇八福晋例外。</p>
八福晋曾经公开扬言,老八敢纳妾,试试看</p>
所谓旁观者清,老八连老婆都管不住,还能管得住整个大清的万里河山</p>
娶个媳妇卖个儿,康熙肯定是这种心态。</p>
胤禑既然登了门,肯定不可能空来,必须带着贵重的礼物。</p>
“阿布哈、额布喝,婿匆忙前来,也没做啥准备,只略备了几份薄礼,还请两位笑纳。”</p>
胤禑扭头看了眼乌林,乌林赶紧出去了。</p>
不大的工夫,乌林捧着一只托盘,走到了诺穆齐的面前。</p>
只见,托盘里有三个物件,分别是一只红宝石的鼻烟壶,一支祖母绿的簪子,以及一块羊脂白玉的腰佩。</p>
三个主要亲戚,人人有礼物,见者都有份。</p>
胤禑的出,实在是太大方了,觉罗氏抑制不住的笑了。她大概心里有了底,她的三格格嫁给胤禑之后,将来不大可能被欺负。</p>
开席之后,觉罗氏特意主动出面,当众给胤禑敬酒。</p>
胤禑自然明白,丈母娘这是无声的恳求,希望他善待人家的姑娘。</p>
觉罗氏退下后,诺穆齐和诺刚这父子两个,十分殷勤的向胤禑敬酒。</p>
胤禑的酒量惊人,只要倒了酒,必须喝干。</p>
外边,诺府的管家诺九,也在二进院内,布置了两桌席面。</p>
跟随胤禑一起来的下人,包括车夫在内,一起被诺九请着入了席。</p>
只是,乌林、金子、玉柱和李鼎,以及胤禑的贴身护卫们,都没敢入席喝酒,乖乖的站在外边,随时随地听候胤禑的召唤。</p>
这顿酒,足足喝了一个半时辰,结果是,诺穆齐父子两个,先后被胤禑喝趴下了,满嘴胡话,舌头直打卷。</p>
旗下的规矩,这就算是,让客人有了宾至如归的好感。</p>
回家之后,胤禑吩咐了下去,命膳房那边,端上早就备好的三桌上等席面,让一直饿着肚子的哈哈珠子和侍卫们,喝个尽兴。</p>
实话,有清一朝,除了清末时期的革命党喜欢搞暗杀之外,绝大部分情况下,顶级天龙人的人身安全,都很有保障。</p>
早上,胤禑正在拥美高卧之时,张嬷嬷在屋外连声唤道,“爷,该起了。爷,该起了。”</p>
照大清皇族的祖制,上到皇帝,下到皇子,都不能让女人留宿过夜。</p>
实话,这项制度,被贯彻执行了二百年。直到,好色如命的咸丰登基后,就全乱套了。</p>
在本朝,胤禑的兄弟们,要么早早去了衙门当差,要么天不亮就进了尚书房读书。</p>
惟独胤禑这个帮办阿哥,在老四的极力庇护下,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p>
不许女人留宿的制度,自从胤禑搬来新宅之后,就被彻底打破了。</p>
胤禑被吵醒后,很无奈的摇了摇头。张嬷嬷虽是好心,怕他斩伐过度伤了身子,却也太过刻板了。</p>
实际上,胤禑提前找老四请了几天假,今天准备去通州的官船码头,迎接外祖父王国正的一大家子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