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抱住秦姝,继续着这份迷醉,可秦姝立刻抽回身子,快步跑开了。</p>
高澄见了她羞涩,也并未追上去纠缠,仍旧坐着,脸上泛着无尽笑意,用指摸着刚才秦姝吻着的唇瓣,便就在原地傻傻痴笑!</p>
到了梁国使者要离开之际,高澄还是忍不住偷偷去找了兰京打听。</p>
高澄拉着兰京走到一旁,声问道:“那天你没有清楚,阿姝在彭城做什么?”</p>
兰京望着高澄好奇的样子,自己又挨了秦姝一脚,也不禁感叹是自己的话多了。</p>
可如今高澄一直纠缠着追问,便只是搪塞:</p>
“我也不过在彭城待了十几日,不知道秦姝她为何在那里,但是她救了我,我也不过为感救命之恩,给她做了几顿饭食而已。我伤好以后,也就离开了!”</p>
他帮助瞒下秦姝怀孕之事,简单吐露了两人之间的正常相处。</p>
高澄听后虽然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可瞒的,可还是在心里白了兰京几眼。</p>
之后高澄总会时不时痴痴瞧看秦姝,可只要对秦姝近身想要亲密时,又会被秦姝胖揍。</p>
不禁感叹秦姝宛如带刺,所以不得不收敛住自己对她的轻薄行径。</p>
到了七月,高洋即将迎娶赵郡李氏女子为妻,高澄自然从邺城又回到晋阳。</p>
大丞相府中热闹非凡,高门贵客满座,婚礼盛大都比过高澄当初迎娶元仲华。</p>
高洋如今已是十六岁,虽然与高澄是同父同母的兄弟。</p>
但他皮肤黝黑,还是鳞身重踝,且总爱皱眉抿嘴。</p>
相貌与高澄相比,可以有着千里之隔。</p>
高澄立在父亲身旁,静静看着弟弟领着新妇李祖娥走近。</p>
身边有人不免会拿他们兄弟相比。</p>
当新娘却扇后,众人又开始了连连赞美。</p>
高澄也不免一惊,李祖娥虽然年纪尚,却能看出其容颜绝美。</p>
心里感叹高洋竟然能够娶到如此绝色,无端生出了一点意难平。</p>
但转念一想,自己毕竟为长兄,为何会有这种奇怪想法,高洋生得已经很难看了,难道也一定要娶个丑媳妇才行?又开始自嘲而笑!</p>
丞相府喜事办完后,高澄仍在晋阳住了些时日,总会和父亲商量政务军事,以及巡查军队操练。</p>
这日高欢在议事房中召见了高澄与高洋俩兄弟</p>
“如今虽无多战事,但侯景上书,河南诸州郡,现在一片荒芜,不但当地百姓穷困,军中也常缺粮草,子惠你可有办法?”</p>
高澄想了想,在舆图上指了指黄河</p>
“父亲,河南诸州贫困无粮,非天灾而成,乃是百姓流离所致!</p>
如今河南虽困乏,然河北以上,东部诸州这些年少经战事,且如今连年丰收,父亲可在黄河北岸,各渡口河桥之处,大设粮仓。</p>
待秋收时将河北丰余之粮,运至各河岸仓库保存储备,遇到饥荒或军中缺粮,就沿水路河桥再运至河南。</p>
这样一来不必担心战事之时,粮储仓库被敌所破。还能备不时之需!”</p>
高欢听后点点头称赞:“子惠好主意!”</p>
“子进可有建议?”高欢又望向高洋。</p>
高洋面无过多表情:“我觉得兄长办法很好,我,我没有其他想法。”</p>
高澄不免吐了一口气,也不明白高洋在旁边,又能做什么!</p>
可一想到昔日乱麻之事,也就觉得还是不应觑他,高洋应当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吧!</p>
或许是高洋还,又或许是自己还未看得清罢了!</p>
而高欢却是一笑而过</p>
“为父发现诸州调绢不依旧式,民甚苦之</p>
各地征调也在其中中饱私囊</p>
需要统一订尺,以防其私,又可轻民负</p>
但不知多少尺合度。”</p>
“父亲,这个不难,让户部尚书粗略按以往调绢户数,在估计够军政开支储备量总后,反算除户,得出尺度即可!”</p>
高换摇了摇头</p>
“子惠,这恐怕难以估算!”</p>
高澄想了想,军用开支随战事而论,确实难以确定战事情况。</p>
在思索一番后</p>
“父亲,直接按一年绢征,征来的各尺数乘其比,算得均数,若绢征富余为轻百姓之负,可按均数适减即可。”</p>
高欢此时点了点头:“这倒是好算!”</p>
而高洋同样毫无言论,高欢看了他一眼后,也未再问他。</p>
之后几天高欢便命司会计算,最终确定下四十尺为统一订尺,并向皇帝上了奏书颁布此令。</p>
过了几日高欢突然又生兴致,想考验考验儿子们面对危时的指军能力。</p>
于是分配给已经能够骑射的儿子们,一些军队,假意让他们四散而出去狩猎。</p>
并且没有允许他们带领各自的亲信护卫。</p>
</p>
然后派出彭乐遮面率重甲骑兵去袭击儿子们。</p>
待他们各自回城的时候。</p>
突然从城内冲出骑兵,向他们袭来,大声喊着</p>
“冲啊!”</p>
“拿住他们领军!”</p>
高澄一时愣在原地,不知何故有人袭击,看上去不像贼寇,反而像是父亲军中的骑兵。</p>
首先便想到:“莫不是有人叛乱?”</p>
而他身旁的高洋却兴致颇高,指挥着军队大喊道</p>
“速速给我擒拿叛贼!”</p>
“冲!”</p>
“给我砍他们的马腿。”</p>
便领着他的军队迎接来袭。</p>
</p>
直到两方正面交锋,高澄又觉不对劲。</p>
若是叛乱,为何来袭他们狩猎之军?</p>
且晋阳乃军政重地,如此规模的叛乱只能是死路一条。</p>
再细看一番,发现对方只是作威声势,攻击起来反而收收脚,生怕伤人性命一般。</p>
于是高澄抬头望向城楼之上,发现父亲果然在上面。</p>
便策马冲进城门内,然后下马往城墙上跑去。</p>
高洋这时与他所领队伍,一起冲向对方领军首领围攻。</p>
高澄上到城楼后,便急忙喊着:“父亲,父亲,您这是?又在考验儿子?”</p>
高澄一脸兴奋,可高欢转身看到他后,却是一脸不悦</p>
“若这次真是敌袭,不是考验呢?”</p>
完便领着亲信往城楼下走去。</p>
高澄一时愣在原地,有些想不通,为何自己看出破绽,反而让父亲不高兴了。</p>
随后跟着父亲一起来到城楼之下。</p>
此时高洋已经绑了彭乐,看到高欢从正城楼下来,便命人押着彭乐来到了高欢面前。</p>
“父亲,这彭乐谋反,被儿子给擒住了!”</p>
“大王,我都报了身份了,太原公还是绑了我!”</p>
高欢大笑,随即上前命人上前放了彭乐,给他松绑。</p>
笑着对高洋道:“子进啊,他不过是为父派来,探探你们的指军能力!并非谋反。”</p>
“不过你,子进此次表现出色,没令为父失望啊!”</p>
高欢身边的众人也都开始连连夸赞起了高洋。</p>
“太原公果真勇猛啊!”</p>
“是啊,二公子如此年幼,面对突袭,仍能从容指挥,将来定能威镇四方”</p>
</p>
高澄在城楼梯坎上,缓缓下着楼,看到这一幕,又生了一股莫名懊恼。</p>
此时高欢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高澄,叹了一口气,便领着众人离开了。</p>
到了晚上高欢又把高澄叫到了书房,进行一番教。</p>
“子惠,今日你真叫为父失望,亏你还领京畿众军,真若遇到叛乱,你也像今日这样?”</p>
高欢双眼紧凑,怒目盯着高澄。</p>
“父亲,我不是看出那是在佯攻吗?”</p>
“真正战场之上,哪有时间,让你辨别是敌是友?是真打还是佯攻?</p>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一旦指挥不当,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p>
更何况面对突袭之势,就应当临危不乱,从容指挥各军应敌,再就是领军及时后撤!</p>
你倒好,直接丢下你的军队,自己跑了!”</p>
高澄此时只觉得自己有些无辜,高洋又是一次瞎猫抓了死耗子。</p>
可父亲的话又不无道理,也只能虚心受教。</p>
“父亲的是,子惠知道错了,以后真上了战场,儿子绝对不学今日这般!”</p>
“下去吧”</p>
高欢对高澄仍旧有些失望,但高洋的表现却让他十分满意。</p>
转念又一想,他的两个大儿子,一个文韬一个武略,这样也还是不错。</p>
若是他们兄弟两人能够齐心协力,以后自己也算后继有人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