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子如脚步踉跄,内心满是恐惧,想着:“这是要带我去哪儿?莫不是要处决我?”</p>
司马子如被狱卒一路拉扯着,来到了热闹的街市。</p>
此时的街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p>
街边的贩们叫卖着各种货品,声音此起彼伏。</p>
过往的行人有的行色匆匆,有的则悠闲地闲逛着。</p>
司马子如一边踉跄的走着,一边惹来街道众人的好奇目光,</p>
人们纷纷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地打听着:“这是何人怎会如此狼狈?是犯了什么大事?”</p>
司马子如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他脸色煞白如纸,嘴唇不停地颤抖着,不停的追问着身旁的狱卒。</p>
“这是要带我去哪儿啊?”</p>
可狱卒都是冷冰冰的样子,丝毫不理会他的追问。</p>
他只能试图低下头,用凌乱的头发遮住自己的脸。</p>
脚步虚浮的跟着狱卒,沉重的枷锁却又耗费着他残留的最后一丝体力。</p>
铁链随着他的步伐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似是死亡的倒计时。</p>
高澄骑着马,身着华服,立在街市之中最繁华之处。</p>
高澄看着司马子如的落魄的样子,面色冷峻,眼神中还透着一丝蔑视。</p>
嘴角也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如同在看一场有趣的闹剧。</p>
直到司马子如走近,高澄才缓缓下马。</p>
先是围着司马子如缓缓转了一圈,司马子如感觉自己像是被一条毒蛇盯上,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冷汗不停地从后背冒出,将那本就破旧的衣衫浸湿得更透了。</p>
高澄随即抬示意,狱卒便拿出钥匙插入锁孔,</p>
“咔嚓”一声,随着枷锁的打开,司马子如紧绷的神经瞬间断裂,双腿一软,反吓得踉跄在地。</p>
他瞪大了眼睛,满是惊恐与绝望,颤抖着嘴唇低声反复确认着:</p>
“我的死期到了吗?是要将我处死了吗?”</p>
高澄一言不发,只是用一丝鄙夷微笑,静静地立在旁边,看着司马子如的丑态。</p>
等到所有枷锁解开,他便翻身上马,便随着他长长的嘲笑之声,策马而去。</p>
随后狱卒也纷纷离开,司马子如呆坐在地上,许久才回过神来。</p>
他缓缓抬起头,看着街道上众人依旧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的模样,羞愧至极。</p>
但还是用撑着地,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一步一步向着家里跌跌撞撞的走去。</p>
之后朝廷便下达了诏书,削去了司马子如、元羡等的官职与爵位。</p>
崔暹继续趁热打铁,以虽禄厚位尊,贪求滋甚,卖狱鬻官,不知纪极等罪名,弹劾三公之臣,元氏宗亲咸阳王元坦。</p>
元坦很快因此而免除官职,只是以宗亲身份继续当着咸阳王。</p>
除了普通文武百官,另外许多勋贵旧臣,王室宗亲等也相继受到崔暹的弹劾。</p>
如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冀州刺史韩轨等。</p>
被弹劾者有的被免官,其余死黜者甚众,崔暹从此得“铁面御史”之称。</p>
可随着反腐的进行,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被罢免,越来越多的老臣勋旧被弹劾,</p>
朝中的局势开始变得风起云涌,朝堂之上也屡屡出现对驳互骂之景。</p>
高澄又不得不站出来为御史台站台。</p>
中书省庄严肃穆的殿堂之中,气氛压抑肃穆。</p>
高澄神色冷峻,面如寒玉,端坐于上首,双眸犹如寒星,缓缓扫过中书省今日聚集的群臣。</p>
“如今,朝中上下,都我这个渤海王世子,行事严苛,不留情面,又我忘恩负义,过河拆桥!”</p>
高澄的声音低沉,似有无奈,却透着一丝威严,回荡在静谧的中书省大堂之间。</p>
罢,他微微停顿,目光再次在群臣脸上一一掠过,似要将他们心底的隐秘都看穿。</p>
见群臣肃立,不敢发一言,高澄嘴角浮起一丝冷笑,</p>
“呵,我素来眼里的确是容不得沙子,所以行事也从不思什么情面。</p>
不过你们便罢,我倒也是不在意你们是如何议论我。</p>
</p>
可你们妄议御史台,诽谤御史中尉,那便是大错特错,不但有错,还当论罪!”</p>
此时,他轻轻抬起,漫不经心地整理了一下衣袖,流露出一丝威严冷俐,却让众人愈发不敢直视。</p>
“有崔叔仁、郑伯猷的前车之鉴,又有司马子如、咸阳王今日的之例。</p>
你们,崔暹他身为御史中尉,所呈的弹劾奏章,</p>
里面哪一言有半分冤枉?哪一语有丝毫诽谤?那可都是证据确凿的事实!”</p>
高澄猛地站起身来,袍角随风而动,他的眼神中燃起着一腔愤怒。</p>
“近日被提入刑狱,罢免官职的,</p>
谁又不是身居高位,禄厚位尊,哪个不是追随我父王建功立业的勋贵之臣?</p>
就司马子如、咸阳王之辈,</p>
明明当朝知法者,为何敢如此明目张胆,作犯法者?</p>
窃国库为私产,谋取私利;视官爵为货品,鬻卖求富。</p>
只知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p>
何曾思造福于民,何曾思江山社稷?</p>
唉,贫困之际尚能忧国思民,奋发图进,可为何富贵之际,却只知聚敛财富,沦掠夺百姓之辈?</p>
都道我无情,却不知我亦痛心疾首。</p>
痛心如今这朝廷内外,各州百郡,为官清廉者寡,贪墨者众!</p>
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p>
身居高位却不能洁身自好,只知以权谋私,便是政之腐,民之贼!</p>
若对这帮祸国殃民者,若只思往昔功勋,而纵今日枉法,</p>
若不思如何惠民廉政,不思如何遏制贪贿腐败,</p>
只怕过不了多久,就又生一个葛荣,再来一个六镇之乱。</p>
那么,亡国有日!”</p>
到此处,高澄的脚步缓缓移动,每一步都似踏在群臣的心尖。</p>
他突然停住,目光如炬地逼视着众人,</p>
“如今,你们当中,谁有不满,谁有怨言?大可以大大方方的,在这里出来!</p>
那我也好问问,你们的不满怨念到底为何?</p>
是否是因你们,也同崔叔仁之流一样,都是贪赃枉法之辈?所以才会这般惶恐不安?”</p>
高澄在堂中踱步,静待着是否有人出来驳斥,可群臣还是鸦雀无声。</p>
随后转身看向一旁的崔暹,眼神中满是赞许与信任,</p>
“崔中尉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克己奉公,如今全力厉行整顿贪腐。</p>
我且问诸公,你们又有何脸面去记恨于他,去诽谤于他?</p>
身为臣子,都应如他一般,当以忧国忧民为念,以天下事为己任。</p>
若朝中风气依如往昔,一直腐败不堪,继续招致天下百姓的愤恨怨起,</p>
又如何谈民心所向,何谈顺天应人?</p>
又何谈东西归一,一统大魏?</p>
我,是断不许这些贪赃枉法之徒,坏我大魏根基!”</p>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p>
如今御史台的弹劾之举,非为杀人,为的是整肃朝纲,整顿这贪贿污浊之风。</p>
诸公可都要以格律为自身行止,先正己身,方能免受其害。</p>
但凡私心贪墨,别妄想为人不知,</p>
所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p>
我的话也就到这里,也望诸位好自为之”</p>
中书省的众人,皆垂首而立,身体微微颤抖,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p>
他们低着头,目光死死盯着脚下的地面,不敢有丝毫的移动,生怕引起高澄的注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