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韩玲身不由己地被侍卫拖拽着,踉踉跄跄地出了元仲华的院子。</p>
元仲华依赖韩玲,哪里容得韩玲就这样被拖走,一路跑的跟着。</p>
“你们放肆,快给我放开她,快给我放开她,有什么事让大将军来找本宫”</p>
但尽管她为公主,府内的侍卫皆以高澄的命令为重,对于元仲华的命令似若未闻。</p>
双堂之中,高澄负立在屋子中央,两个婢子跪在他面前瑟瑟发抖,磕头如捣蒜,嘴里不停求着饶。</p>
“大将军,您就饶恕奴婢这一次吧,您就饶恕奴婢这一次吧,奴婢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都是韩玲指使的,都是她指使我们的,是她哄骗我的”</p>
高澄冷笑一声,眸中寒光似有嘲讽,不过嘲讽之人恰是自己。</p>
韩玲被侍卫猛地一扔,整个人向前扑去,狼狈地趴倒在高澄面前。</p>
她抬头瞥见了高澄一脸寒色,惧意瞬间由心蔓延。</p>
就立马爬着身子,跪身俯地,声音颤抖,几近破碎</p>
“大大将军”</p>
高澄还未来及得话,元仲华已经冲进了双堂。</p>
“子惠哥哥,子惠哥哥,你就饶了阿玲吧?”</p>
高澄嘴角挤出冷笑嘲讽。</p>
“饶了她?这么来,她做的事儿殿下都是知道的!”</p>
元仲华顿口,想不出话头去接,韩玲身子俯得极低,紧紧闭着眼睛,也猜今日难逃劫难。</p>
“阿玲从陪着我,子惠哥哥,你就饶了她这一次,我保证再也不敢了!”</p>
几近哀求的声音,并没有让高澄心软。</p>
高澄转头看了高洋一眼,</p>
“这婢子挑拨,你我兄弟差点反目,就由你处置?”</p>
语毕之际,高洋已然近身到韩玲身边。</p>
高澄开始跨步往双堂之外,身后几声惊恐尖叫之后,元仲华腿脚失力,软软的瘫倒在地。</p>
高澄没有多憔一眼,只是冷冷的抛出了一句:“扶公主回房。”</p>
李昌仪素捏着一件赤红缎料的半成品衣裳,心下无奈之际,余光瞥见门口一个影子。</p>
随即收起了那件衣裳。</p>
“妾身拜见大将军!”</p>
高澄一边扫视着屋内陈设,一边缓缓移步至李昌仪面前,顿了下来。</p>
“倒是李娘好办法?起来,我是不是得感谢你?”</p>
完眼睛不自觉去瞅李昌仪故意隐藏在身后的那件衣裳。</p>
“男装?”</p>
“未曾想你倒是个多情的!”</p>
高澄抿过一丝淡笑,准备转身离开。</p>
“大将军,这是妾身特意为您缝制的!不信大将军请看,这针线还未完”</p>
“哦?”高澄似有玩味,转过了身子,伸出了。</p>
接过以后随意扫了一眼。</p>
“我向来不缺衣裳,就像不缺女人一样。”</p>
完只将衣裳直接扔回给李昌仪,他当然知道眼前的女人为了安身立命,也已经顾不得颜面向自己低头。</p>
“妾身知道,只是妾身指望能有个一儿半女,与之相伴,再无他求了!”</p>
高澄听闻,嘴角不禁轻起一丝弧度,似笑非笑:“呵”</p>
“你果真是寂寞久了,你就去晋阳侍奉我母亲吧!”</p>
完,头也不回的出了屋子,这般心的女子,高澄已经不愿养在自己的后宅之中。</p>
李昌仪尴尬的杵在原地,过了一刻,才冲进妆台,对着镜子里的自己,一阵细憔。</p>
随后背轻轻拂过自己的脸颊。</p>
“也罢,以后也不用再这般,毫无指望的过日子了!”</p>
到了晚上,秦姝的房门仍对高澄紧闭着,这些日子,他们即便在东柏堂有所碰面,也是相顾无言。</p>
</p>
高澄缓缓抬起,再次敲门尝试。</p>
“阿姝,你倒是开门,我们好好,这都静了好几日了,还有什么想不通的?”</p>
屋内的沉默是对他耐心极致的消磨,他杵在门口,数着屋子里的步数。</p>
只是静宜良久后,门依旧纹丝未动。</p>
高澄深纳一口气,转身回了后宅。</p>
春日惠风暖阳,邺城文武百官整整齐齐的立了好几排,时不时踮脚张望。</p>
仪仗由远及近,马车驻停之后,高欢被近侍扶着下了马车。</p>
“子惠恭迎父亲!”高澄率先道。</p>
随后众臣同时高呼,并低头俯身,端拜礼。</p>
“恭迎丞相台驾!”</p>
“有劳诸公相迎!都不必多礼!”</p>
着已经走进崔暹面前,伸抬起崔暹腕。</p>
高澄、高洋已经转身跟到了高欢身后。</p>
“以往朝中无执法之官,去纠正弹劾罔法之行。</p>
如今全赖崔中尉,正是有你这般尽心为国,不避豪强。</p>
才使得这朝中上下,四方肃清。</p>
冲锋陷阵的人,我那里倒是大有人在,但像中尉你这样的清正之官,孤也是如今才见。</p>
富贵乃中尉自取,你对社稷有功啊,我们父子无以相报!”</p>
随后高欢转身,向身后近侍抬示意。</p>
只见一匹皮毛如绸的赤色良马被牵了出来,众人皆是各自称奇。</p>
“此良驹当配中尉你这样的贤良之士!”</p>
崔暹立刻双膝跪地,</p>
“下官谢过丞相赏赐!”</p>
“诶,不必多礼,快快请起!”</p>
崔暹被高欢扶起身子,只是崔暹接过缰绳之际,那马却突然惊起,撤脱了缰绳。</p>
向着空旷之地惊跑狂奔,所有人还在原地惊慌失措。</p>
高欢眼疾快,已经箭步上前,紧紧扯住了缰绳。</p>
双一缓一急,很快勒住了狂奔之马,辔过头后,亲自牵到崔暹面前,递给了崔暹缰绳。</p>
高澄嘴角擒起一丝轻笑,自己为了给崔暹立威煞费苦心,父亲如今这般,以后这朝中之势便更易控制。</p>
崔暹双接过缰绳后,高欢便领着崔暹一起,走在前头。</p>
“走吧!”</p>
高澄高洋紧随其后,众臣也纷纷朝着城中华林园行去。</p>
元善见早在那里布置宴射,以为高欢接风洗尘。</p>
射箭比试,高欢自然拿的头筹,赢得皇帝赏赐千段绢绸。</p>
饮宴之际,在欣赏一阵胡音表演后。</p>
元善见对于高澄重用崔暹,也很是配合支持,故而率先开口:</p>
“如今民生安乐,百姓富足,全赖诸卿之功。</p>
天下太平,离不开文治武功,</p>
朕有丞相,方保四方安定</p>
只最近朝贵、牧守令长、所在百司多有贪暴,侵削百姓之人。</p>
朝廷之中有用心公平,直言弹劾,不避亲贵才当这文治之功。</p>
朕欲举杯,寻朝中此等功臣,陪朕同饮,丞相,依你之见,在座诸位中,谁可担此重任?”</p>
高欢从席位恭敬起身,来到厅中央,台阶之下跪地道。</p>
“陛下,依臣之见,如今朝中,唯有崔暹可担此任。臣还恳请陛下,将臣射箭所得的千段绢绸转赐给崔中尉,以慰其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