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 > 第501章 科举取士正当时
    东方净远听了秦浩的劝抚之言,立时表现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p>

    “为王上分忧!乃是乃是为人臣的本分!”</p>

    “好啦好啦!咱们还是不聊公事!只聊点开心的家事吧!”</p>

    秦浩话锋一转:</p>

    “我听,你的儿孙接都到游安城了?”</p>

    “那我可得恭喜你!恭喜你一家团聚!”</p>

    “哦!瞧我这人,刚完不再聊公事,可还得再聊一句!”</p>

    “听令郎先前在一侯国任司徒,不知在我怀安,可任何职?是入朝中六部做侍郎,还是外放一郡为太守?”</p>

    东方净又是忙感激道:</p>

    “这还得多谢王上体恤老臣,不远千里将犬子一家从乱城之中救出接回!”</p>

    “若是没有王上,只怕是老臣再也见不到这一家儿孙了!”</p>

    随后他又笑容一收,正色道:</p>

    “既然王上能看得起犬子的微末之才,那老臣也不矫情,就举荐他为王上效力!”</p>

    “只是,朝中六部侍郎,一郡太守,这些官职都实在是太高了,他还不能担此重任!”</p>

    “臣举荐他去钟吾做一个县令!”</p>

    “县令!?这是不是太屈才了!咱们怀安可是缺人缺的紧啊!”</p>

    “我国相,正所谓举贤不避亲,举能不避仇!你可不能因为令郎是你的儿子,就刻意打压他啊!”</p>

    “王上!非是老臣打压犬子,实在是犬子初来乍到,绝不能一上来就委以高官重任!”</p>

    “即使他是有些微未之才,那也不行!更不要!他还是我的儿子!”</p>

    “至于现如今我怀安严重缺少人才之事!臣以为,可以外招贤材,内兴科举!”</p>

    “内兴科举!?科举取士!?不是!我的国相大人!你觉得咱们现在的怀安真的能够科举取士?真的有那个条件?”</p>

    秦浩有些不敢相信。</p>

    科举制,当然也是秦浩从另一个时空引进来的概念。</p>

    在这个世界,官员的选拔,一般是世袭与举荐而来。</p>

    世袭很好理解,老子是啥官,儿子将来接班也是啥官。</p>

    </p>

    举荐,那就是由旧官举荐新的官。</p>

    可是,在新兴的怀安国,以及其前身怀南公国,游安侯国时期,这两条路基本上都走不通。</p>

    怀安国才立国几年,现在的官员就是官一代,他们的儿子,有几个成年的。</p>

    而且,官职世袭,秦浩也绝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地盘之内。</p>

    至于举荐,秦浩信任的人根本就举荐不出来多少合格的人才担任官职,而那些他不信任的人举荐的,他也不敢用啊。</p>

    所以,长期以来,秦浩一直缺少合格官员,特别是吞并钟吾后,尤为明显。</p>

    于是,秦浩就想到了科举制。</p>

    但是科举制,也要有大量的读书人为前提啊!</p>

    而这个世界上的书,在秦浩的印象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读得到的。</p>

    “回王上,此时开科取士,时已然成熟!”</p>

    东方净远似乎早就将此事考虑了很久。</p>

    “游安郡大兴教育,已有四年,南舒与蔡郡,也有近三年,就是钟吾,也有近一年了!”</p>

    “到如今,浅读经史子集,粗通治世文章之人,虽然依然还是不多,但也有近千之数了。”</p>

    “其中,大部分是尘民出身!都是因为王上的恩惠才有了学得本事的会,对王上的更是绝对的忠心!”</p>

    “这些人中或许能为一县之令者没有几个,但做个县丞,主簿,还是能选出近百人的!”</p>

    “其余的,也足以担任一吏!”</p>

    “若是用他们当中优者为一县之副,平庸者为吏,那么那些新得之地的县令无论是归降的,外招的,旧贵族举荐的,都能有制约!”</p>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赿往后,这样的人也就赿多,也就赿能巩固王上的统治!”</p>

    “都有制约!绝对忠心!三郡故地!钟吾之地!新得之地!巩固统治!”</p>

    秦浩一个词一个词的慢慢重复着,随即释然:</p>

    “不错!不指望三郡故地的学子们有本事治理一县之地的,但护着百姓的心,想来也是的,如果能学些本事就更好了。”</p>

    “那好,就开科举取士!”</p>

    “王上英明!”</p>

    东方净远心中更是欢喜:</p>

    开科举,受益最大的,自然会是自己所在的云山学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