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帝国诸国军制,大体上是相同的,只是略有差别而已。</p>
例如基层军制,几乎都是五人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两什为一队,五队为一卒,吴国也不例外。</p>
一卒满编,大约在百人左右,当然,实际情况肯定会有所增减,但也绝不会差的太离谱。</p>
至于再往上,各国的军制差别就越来越大了。</p>
而怀吴军制,虽然与其他诸国差别更大,但只看所统领的人数,统领几百人的营统领,肯定是比统领百人左右的卒长更大些。</p>
从李卒长变成了李统领,他自然高兴。</p>
而让他更兴奋的是,那个玄玉军帅回来了,又成为了他的军帅。</p>
“只要有玄玉军帅在,就没有打不胜的仗!”</p>
他可是对那位也不知是该叫慕容玄还是叫姚玄的军帅大人很有信心。</p>
而像他这样的人,现如今的玄玉军中,还有很多很多。</p>
在他们的带动下,一波波的箭雨率先飞向疾冲而来的山蛮甲士。</p>
玄玉军与赿军的战斗始于日近西山之时,一直打到天色全黑之后。</p>
一开始,双方只是前军在大道附近接战,可不久之后,又都派出了包抄侧击的偏师,在官道的两侧又大战了起来。</p>
其间,慕容玄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命令大道上中军佯装支持不住后退,引诱山蛮甲士追击,然后再从两翼抽调人马合击这些追击的山蛮甲士。</p>
这个战术并不怎么新鲜,关键看的就是底下官兵的执行力,还有主将对下达撤退与合击命令的时把握。</p>
玄玉军官兵的执行力,自然是没话,而慕容玄掌握时的能力就更是少有能比得过。</p>
不出意外的,赿军吃了一个不大不的亏,被诱前出的数千山蛮甲士被彻底消灭。</p>
随后,慕容玄下令全军就地结成一个个防御战阵,只守不攻。</p>
等到夜色降临,范术见山蛮甲士无论如何也攻不破玄玉军的战阵,只能是暂且收兵后撤。</p>
这第一次较量,范术发现自己损失了五千多人,而对方的损失估计不会超过三千人。</p>
“看来!这个所谓的玄玉军帅,还真是有两下子!”</p>
他不由得对慕容玄高看了几分。</p>
双方脱离撤触后,范术选了一个距两军交战地点不足十里的地方扎下营盘,同时撒出斥候继续监视玄玉军的动向。</p>
亥时过半,斥候来禀报:</p>
“报将军!吴军分兵了!”</p>
</p>
“一部分就地安营,一部分向东约二十多里外的丹阳去了!”</p>
“只是两部兵力各有多少。就很难探清楚了,但估计东去的那一部分至少有上万人!”</p>
“分兵!?去丹阳!?这个时候!这个慕容玄究竟想要干什么?难道是我先前判断错了?他就是个徒有虚名的样子货?”</p>
范术心中又开始自我怀疑起来。</p>
夜晚行军,本就是大忌,不到万不得已,任何一个稍有常识的将领都不会这么做。</p>
更何况还是分兵夜行,在双方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分兵夜行!</p>
“这事情太蹊跷了!不行,我得亲自去看一看!”</p>
范术想到就做,立刻叫上一队亲兵,亲自去探查敌情。</p>
此时新月还不满半,浓浓的夜色之下,倒是很容易隐蔽形踪,不过也严重的降低了行进的速度。</p>
好在,范术并没有前行多远,就远远的望到了玄玉军的情况。</p>
一座最利于防守的圆形大营已经扎好,看那规模足以容得下数万人!</p>
与此同时,一条灯火长龙正蜿蜒向东而去,仅仅是视野之内的就估摸着有数千的火把。</p>
范术在山包上观察了许久,这才退回了营地。</p>
回到营地后,范术左思右想,权衡再三,最终有了决断。</p>
“传我将令!”</p>
“所有曲赿甲士,披甲而眠,丑时过半,我要出兵!”</p>
“山蛮甲士,也要分成三波,一波缷甲而眠,一波披甲而眠,一波披甲警戒!”</p>
军令传下,原本还算安静的赿军大营顿时是乱哄哄的一片,直到接近子时,才慢慢的重新安静了下来。</p>
很快,丑时已过,范术被亲兵叫醒。</p>
丑时二刻,一众将领都叫到了他的中军大帐。</p>
然后,范术就开始下达一道道军令。</p>
丑时三刻,众将离帐,前往各自的部属传达军令。</p>
丑时过半,一支由数千曲赿甲士组的人马悄悄的离开了大营,却没有点亮一支火把。</p>
随后,又是一支接一支的赿军先后离开大营,消失在了夜色之中。</p>
而范术自己,却是没有离开大营,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