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路辗转回到北平的时候已经四月份了,这时候春暖花开,春意盎然。</p>
一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p>
街坊们见到我都来问候,还送来了一些吃的用的,不得不,街坊们还是挺够意思的。</p>
荣宝斋确实生意不错,现在北平一下来了很多外国人,都住在北平饭店。他们之中还有不少假洋鬼子,就是陆英俊那样的人,本来是中国种,结果加入了洋人的国籍,成了这种假洋鬼子。</p>
这群玩意不干好事,整天干着投倒白的买卖。</p>
外国人突然喜欢上了中国的瓷器,中国的字画,中国的漆器,还喜欢紫砂壶,这外国人也不怎么了,啥都想要。</p>
偏偏国家现在最缺的就是外汇,于是国家想了个办法,允许这些洋鬼子来我们这里自由交易,让他们用英镑,用法郎,用美金换人民币,然后再来交易。</p>
这下,国家不就有外汇了嘛!</p>
这群家伙见啥都买,只要是老东西,都有兴趣,我们整个荣宝斋都快被他们给买空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整个店里就剩下一个清朝的瓷尿壶了。这东西就没打算卖,二叔还留着自己用呢。</p>
买卖做这样也是够惨的,二叔打算让我们出去收点东西,管他是明朝之前的铜钱啊,清朝的瓷瓶啊,乱七八糟的什么都行,但就是不让我们收字画,就算是唐伯虎的也不要,那玩意容易砸里。</p>
字画这东西没有个品劲儿,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一幅字画摆在这里,怎么证明是唐伯虎他老人家的真迹呢?白了,谁也证明不了。</p>
这还不如瓷器呢,起码摆在这里,一看就差不多。不过据现在瓷器也有很多作假的,用老的底,接上一个现在的身子,冒充是官窑的。</p>
北平城还真的有不少官窑的好东西,都是大清快亡了的时候,太监和宫女从紫禁城里顺出来的。</p>
这玩意也不知道能值多少,前两年都饿的不行,都拿出来换粮食了。现在据一件清朝的官窑,能换一座宅子,也不知道真假。</p>
不过我们不打算弄这些东西,就算是真的,不就是个瓶子嘛!</p>
我们就弄一些杂项吧,比如弄一些香炉之类的,弄点佛像之类的,这东西在市面上好收也好卖,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是薄利多销,主要就是赚个人气。</p>
我们也不是靠着开店赚钱呢,开这个店,主要还是经营金银首饰。</p>
外国人对金银首饰一点兴趣都没有,专门买那些破铜烂铁,一群傻帽儿!</p>
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去外面收,就在潘家园儿收一些玩意。</p>
我不太懂真假,书生懂。总之,潘家园儿还是有些好东西的,真假掺半,要是不懂的,还真的被他们懵钱。</p>
随着这生意越来越好做,潘家园儿的真货越来越少了,整个旧货市场也挑不出五件好货来,后来我们干脆也不去了。</p>
但是荣宝斋总空着也不行啊,我们就想着去长安进点货,长安秦砖汉瓦的还是有些好东西,从秦朝到唐朝好几代都是都城,那边不知道埋了多少皇帝和大臣。土夫子从地底下也确实挖出来不少好东西。</p>
不过去旧货市场别想找到好东西,我打算啊,去了直接找赵霞,让她给我们牵线搭桥,收一批货回来装装门面。</p>
就在我们要出门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老乡,怀里夹着一个上海牌的人造革包。我刚出家门就遇到他了,他上来就问我:“你们收不收老货。”</p>
我看看他,穿着蓝制服,戴着绿军帽,脸上全是麻子,吃得倒是挺胖,肥头大耳的。我:“收啊,你有啥好东西?”</p>
“全是老物件,就看你们给不给得上价格了。”</p>
我:“我看看。”</p>
这大哥左右看看,很为难。</p>
我:“进屋吧。”</p>
我带着大哥上了二楼,三儿正在二楼扫地擦桌子呢,我大声:“三儿,去把书生叫来。”</p>
书生噔噔噔上了楼,里拿着一把折扇,也戴着一个绿军帽,显得不伦不类的。</p>
不过现在大家都戴这个,不戴的话,就显得跟不上形势了。</p>
我头上也戴着绿军帽,前面有个红五星,戴着这个出去,就觉得心里踏实。我还在帽子里塞了用纸折叠的帽圈,这样帽子就会被撑起来,显得很有型。</p>
我摘了帽子,对三儿:“给大哥泡茶!”</p>
我有一种感觉,大哥可能真的有点好东西。</p>
我问:“大哥哪里来的?”</p>
</p>
“阴山,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那个阴山。”</p>
我:“在北平西边吧。”</p>
“西北方向,不远。”</p>
书生:“也不算近,当然了,比远的地方还是近的多,大哥,你到底有啥子宝贝嘛!”</p>
大哥先拿出来一根马鞭,这马鞭是铜柄,柄上有龙纹,握柄后面是一颗很大的红宝石珠子。书生拿过去,用放大镜看看后:“是老东西,这东西估计是明朝的。看款式应该是皇室的东西,搞不好是哪一位皇子用过的马鞭。”</p>
大哥竖起大拇指:“好眼力。”</p>
书生摆着:“谈不上,只要用心都能看得出来,这种马鞭市面上也不少见,那时候马鞭是实用器,出门必须带着的东西,所以存世的也不少。”</p>
大哥随后从包里拽出来一个铃铛,铜的,上面也是有龙纹。</p>
书生拿过来,用放大镜看着:“这铃铛是马脖子上的,和马鞭应该是一套。”</p>
大哥接着又把伸进了包里,从里面拿出来了一套衣服。</p>
我:“咋还有衣服啊!”</p>
“祖上传下来的,看看这个值钱不值钱。”</p>
书生拎起来衣服,展开,他:“锦衣卫的飞鱼服。这衣服的级别可是不低啊,这是锦衣卫指挥使的飞鱼服。大哥,你祖上是做啥子的哦!”</p>
他嘿嘿一笑:“这你就别管了。”</p>
接着,他又把伸进了包里,拿出来一个木盒子,打开之后,里面露出来一个金灿灿的老虎。</p>
他伸拿起来,用一搓,金老虎分成两半,他把两半放在了桌子上。</p>
“知道这是什么吗?”</p>
书生一看大惊失色,:“这是,这是虎符,是皇帝用来调兵用的。”</p>
书生拿起来,用放大镜看了又看,他:“这个是唐朝的虎符,使用痕迹明显,难道是唐朝的虎符,用在了明代皇帝的里?大哥,你祖上该不会姓朱吧!”</p>
大哥点头:“我没错,我姓朱。你就吧,这几件东西,给多少钱?”</p>
这可不好给价了,这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啊!</p>
书生不善于做买卖,我也不太会,只能让三儿把二叔和萧安都叫了来。</p>
萧安坐下就笑着:“大哥,您这些东西啊,我们都喜欢,您吧,打算多少钱出?”</p>
我拿起来虎符,这虎符分左右,书生声:“右边一半是皇帝拿着的,左边一半是给大元帅用的。符合,就是这东西合起来才能调兵。皇帝要指挥大元帅,必须拿着右边这一半过去,两边符合了,才能调动大军。虎符大多是铜的,金的也有,少之又少。这个大概率是李世明用过的那一枚金符。”</p>
我声:“这金符和飞鱼服到了一起,还有马鞭,铃铛,这是不是证明这些都是皇帝用过的啊!”</p>
书生点头:“八九不离十啊,只是不知道,这东西怎么会到阴山呢?还是锦衣卫带着虎符到了阴山,这锦衣卫该不会在阴山被人杀了吧。”</p>
我:“这么,大哥不是皇室后裔,更像是土匪的后裔。”</p>
书生点头:“咋可能是皇室后裔嘛,这明显就是把人抢了。留下来了这几件东西。”</p>
我这时候问了一句:“大哥,家住哪里?”</p>
大哥:“我们谈的是买卖,你问我家在哪里做啥?”</p>
我:“交个朋友嘛,怎么?难道这东西来路不正?”</p>
“告诉你也无妨,黄羊县,十八里碑,凤凰山下杨庄。”</p>
我一听凤凰山三个字,脑袋一激灵。我心他娘的,这一伙土匪该不会是截了建文皇帝吧!是不是锦衣卫护送着建文皇帝打算度过阴山的时候,被他们给截了啊!这才得到了这些东西。难道只有这些东西吗?</p>
我看了一下萧安,萧安心领神会,她:“家里只有这些吗?大哥,你要是有好东西,尽管带来。”</p>
“家里好东西多得很,只是这么远,我不敢多拿。先别别的,这几件东西,你们能出多少钱。”</p>
其实大哥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开价,我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给价,一下就尴尬住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