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风云1200 > 第501章 王弄山的战书
    一切准备完毕后,正式开始上工,让赵明亮惊讶的是,来干活的人居然有两三千人之多。</p>

    赵明亮先派人在两处山崖寻找石质坚硬的地势做为桥址。</p>

    因为供给的是白米,劳工们非常卖力,劳工们挥汗如雨,大声吆喝着,用铁锤轮番砸着铁钎,在岩壁上凿洞用于固定铁索。</p>

    再用弩把连接绳子的弩箭射到对岸,当地人哪里看过这样的东西,很多不上工的族人也远远的来看热闹。</p>

    当每根铁索先固定好一端后,在崖对面就会有数百人把重逾千斤的铁索由绳索拖到山崖另一头。</p>

    最后百十余劳工用绞轮把铁索绞紧,最后固定。</p>

    每根铁索都这样固定住。</p>

    桥用铁链多根,分左右上下悬挂。</p>

    铁链之间用藤条或木条连接,结成状。</p>

    在最”形,人和牲口都能通过。</p>

    几处要紧的位置几乎同时施工,一晃十几天,在充足人力的支持下,几处铁索桥被搭建完毕。</p>

    阿月部的整体得到了整合,一跃成为最宁府最有实力的部落。</p>

    而让赵明亮没有想到的是,阿月部的工产品非常精美,寨子中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等工艺品瑰丽多彩。</p>

    赵明亮非常感兴趣,甚至在果略的引领下参观了一些工坊。</p>

    这里有一群技艺精湛的画师们,他们中握着特殊的工具——蜡刀。</p>

    这些蜡刀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在画师们灵巧的中舞动着。</p>

    画师们心翼翼地用蜡刀蘸取着特制的蜡液,在洁白无瑕的画布上勾勒出精美的图案和花纹。</p>

    每一笔都蕴含着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每一条线条都是他们心灵的倾诉。</p>

    完成绘画后的白布,被轻轻放入充满染料的大染缸中。</p>

    白布在染缸中慢慢浸润,吸收着色彩的精华。此时的白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白色,而是染上了鲜艳而浓郁的颜色。</p>

    接下来,白布被转移到一口巨大的锅中。</p>

    锅中的水开始沸腾,热气腾腾。</p>

    随着水温的升高,蜡逐渐融化,从布面上脱离下来。</p>

    原本被蜡覆盖的部分依然保持着白色,而其他部分则呈现出鲜艳的蓝色。</p>

    当白布从锅中取出时,一幅美丽的蓝底白纹图案展现在眼前。</p>

    这就是神奇的蜡染工艺,它将普通的白布变成了一件艺术品。</p>

    每一处细节、每一种色彩都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p>

    这种传统的工艺不仅展现了阿月部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传承了滇地的文化精髓。</p>

    这些工艺品原本是要运往滇池,统一由那里的商人采购,然后销往各地。</p>

    而这次,赵明亮照单全收,还可以换取更多的大米和精盐。</p>

    当地百姓更是对青龙商社好感倍增,短短十几天,阿月部就成为赵明亮在最宁府最大的支持者。</p>

    而阿月部的果略权利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p>

    赵明亮在阿月部应聘了近千人的武装,名义上是为商队护航,实际上是不断扩充赵明亮的实力。</p>

    赵明亮一向的原则就是宁缺毋滥,绝不能让句芒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p>

    而阿月部的百姓都以能加入青龙商社为荣。</p>

    因为赵明亮给得实在是太多了,又没有果略果扎的阻拦,赵明亮的所有行为都变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p>

    有了赵明亮海量的物资援助,阿月部瞬间变得一片繁荣,妇女天天在家做工,男人天天在外修路,都可以获得巨量的回报。</p>

    </p>

    这时,北部的王弄山部、舍资部、教合三部都坐不住了。</p>

    阿月部的强大肉眼可见,甚至有很多阿月部的人到别的部落收僰僮和笮马。</p>

    王弄山部作为这片区域的扛把子自然要找回场子。</p>

    很快,赵明亮收到了王弄山部果略的战书。</p>

    赵明亮吃着早饭,身侧两位美妾心翼翼地服侍着,赵明亮一脸怪笑地看着战书:“这个孙子真是活腻味了。”</p>

    经过短暂的试探,发现阿月部没有多少恶意,赵明亮就让杜杲把人员伪装成商队,直接进驻阿月部大寨。</p>

    大寨为了招待好赵明亮的商队,特意腾出一个寨子专门给赵明亮一众人休息。</p>

    青龙商社也开在寨子中,阿月部的百姓可以很方便的来这里兑换想要的物品。</p>

    赵明亮一伙人也就变成了阿月部最受欢迎的群体,理所应当的杜杲也被安排了两名苗族妹妹侍奉在身侧。</p>

    杜杲接过战书看了两遍,喝了口稀饭:“这个王弄山部是不是欺负人欺负习惯了?”</p>

    赵明亮点点头:“知道蝴蝶谷和大围山的人是哪里逃出来的不?”</p>

    杜杲一愣:“王弄山!?”</p>

    赵明亮微微点头:“国公爷有句名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p>

    这个王弄山部的果略生性多疑,段残忍,还总虐杀百姓,百姓活不下去了,就跑了。</p>

    这回咱们把人放回去,可能是带走了很多他们部族的人口。</p>

    具体数不知道,但看他们的态度就知道肯定是让他们肉疼了,他如果不找咱们拼命我都有点瞧不起他了。”</p>

    杜杲点点头:“那他就来5000人,也不够咱练兵的啊?两个回合就被打没了。”</p>

    赵明亮摇摇头:“不行,不行,和他们打不能用阵法,不能用制式武器,更不能用铠甲。</p>

    不然就不能自圆其了。”</p>

    杜杲想了想:“那咱怎么做?”</p>

    赵明亮微微一笑:“碾压局会打怕他们,对以后经略那里不合适,咱俩这么干”</p>

    杜杲听完赵明亮的计划呵呵直乐:“真有您的,这要是打输了,他们肯定不甘心,还会再来的,就变成了添油战术了。”</p>

    赵明亮给杜杲一个你懂得的眼神,继续吃饭。</p>

    </p>

    晚上,阿月部果略、果扎来村寨拜访。</p>

    一进大堂,果略就行礼道:“贵人,我听王弄山部向您下战书了,不要怕,不就是5000人吗?</p>

    阿月部能战之人都为贵人站队,保贵人平安。”</p>

    赵明亮一脸微笑拱道:“谢谢大人,这次不用,您这有盾牌吗?借我一些可好?”</p>

    果扎上前一步,拍着胸脯道:“没的问题,要人有人,要刀盾有刀盾,就是没有皮甲,这东西官方不允许私有。”</p>

    赵明亮点点头双抱拳道:“谢谢,谢谢,有盾足够了。</p>

    可以和我咱们这片叉架的规矩吗?”</p>

    果略想了想:“其实就是要个面子,很少下死,但王弄山部的不一定按规矩来。”</p>

    赵明亮思虑片刻:“俘虏怎么办?”</p>

    果略没什么隐晦:“赎人呗,胜者王侯败者寇,赎金都由胜方了算。”</p>

    赵明亮想了想:“他们会使用弓弩这样的武器吗?”</p>

    果略犹豫半天:“不好,没什么深仇大恨的不至于,第一次约架没那么赖皮,但王弄山会不会这样做还真不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