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府衙,左宁福一身戎装,看着面前一众下,大义凛然,沉声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p>
我是宋臣,不能以外敌利诱而投敌,你我都是宋朝武将,当战死沙场以报国恩,保留大宋最后气节,绝不屈服。</p>
我虽是文人,但不会为匪军强大的武力所折腰,用我这一腔热血,燃烬梧州城最后的光明。</p>
大宋万岁!”</p>
众将全体起立,抱拳齐声高喝:“愿随将军一起赴死!”</p>
</p>
就在左宁福正为部下打鸡血之时,第一批一百五十名最精锐的飞虎军士兵,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通过梧州站地道,进入了梧州城。</p>
他们行动敏捷,脚步轻盈,丝毫没有引起敌人的察觉。</p>
接着是第二批、第三批</p>
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潜入城中,如同黑暗中的利刃,等待着出鞘的那一刻。</p>
直到午夜时分,南门外整装待发的飞虎军士兵们神情肃穆,目光紧紧盯着城内。</p>
突然,三枚信号弹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光芒。</p>
辛弃疾面无表情,果断一挥,八千飞虎军犹如汹涌的潮水,直接冲向梧州城南门。</p>
而与此同时的城内,千余名飞虎军早已控制住了南门。</p>
先锋军迅速发射信号弹后,第一时间打开城门。</p>
大门“嘎吱吱”被打开了。</p>
下一刻,飞虎军士兵们如出鞘的利剑,迅速冲进城,按照预定区域进行战术分割。</p>
飞虎军配合默契,行动果断,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p>
还在战前动员的左宁福,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p>
左宁福只听到府衙外人马涌动,一片嘈杂之声。</p>
然而,左宁福还未曾披上铠甲,一匹匹战马就如旋风般冲了进来。</p>
左宁福惊慌失措,却又不甘心束就擒。</p>
左宁福不管不顾地提着刀就出了院子,妄图抵抗。</p>
只是一露面,一支马槊如闪电般直接戳来。</p>
刘伯达用力之猛,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p>
左宁福的半边脸直接被洞穿,鲜血喷涌而出,直接下线。</p>
刘伯达用力抖动马槊上的碎肉,高举武器大喊道:“投降者免死!!!”</p>
声音如洪钟般在空气中回荡,震慑着敌军的心灵。</p>
城内的敌军在飞虎军的强大攻势下,纷纷陷入了恐慌,不知该如何是好。</p>
一些胆的士兵已经开始放下武器,选择投降。</p>
而一些负隅顽抗的敌军,也在飞虎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失去了抵抗的能力。</p>
</p>
梧州城,在飞虎军的精心策划和果断行动下,成功被攻破。</p>
没有了左宁福,剩下的人基本放弃了抵抗,战斗持续了一整夜。</p>
随着清晨第一抹鱼肚白,梧州城宣布解放,飞虎军占据主要道口,对居民秋毫无犯。</p>
梧州站站长章勇则带着百十人幽冥成员和留守官员,在城外迎接辛弃疾等人。</p>
辛弃疾没有过多逗留,而是和章勇打了个招呼,便随章勇一起进入了梧州,辛弃疾浅笑一声:“本地官员处理好了?”</p>
章勇微微一笑:“将军,这里的大问题不是官员,而是当地的土司。</p>
这里宋军驻扎也就不到2000人,主要都是各地方势力和几个大一点的客家人。</p>
他们各有各的势力范围,这里大的势力有六七个,还有几个客家人的势力。</p>
梧州素有三江总汇、两广咽喉之称,扼守着广南西路东大门,又是西江干支流的水运中心,是一座重要的贸易城市。</p>
梧州以前也叫苍梧郡,襟三江(西江,桂江,浔江)是岭南文化发祥地。”</p>
辛弃疾带着飞虎军一路进城,直接来到府衙,展开一幅地图道:“吧,这几伙势力都是什么情况?”</p>
章勇看了看地图,一脸严肃:“这里水密布,也造就了便利的漕运,各大势力犬牙交错,宋军在时也只是收税,大多数都是土司管理。</p>
这里的械斗场面非常惊人,死个百十几号人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为了争夺水源打上个几天几夜。</p>
这里民风彪悍,尚武精神异常,将军的飞虎军武德充沛,可以考虑从这方面入。</p>
如果讲道理,的觉得没有拳头来得实在。”</p>
辛弃疾一笑,没有再多话。</p>
辛弃疾河堤之上远眺江面,梧州伫立西江桂江交汇之处,凉风徐徐,江水滔滔,一浊一清,一急一缓,泾渭分明。</p>
目及所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想必一定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宝地。</p>
清晨的阳光投在墙面都有些斑驳的骑楼上,街对面已经被围挡起来改造,不久之后青砖铺底,红砖绿瓦的街道映入眼帘,很快百姓如织,熙熙攘攘起来。</p>
有个别百姓选择观望,但似乎没有百姓选择逃离,因为一夜之间,城头的王旗变成梁字让百姓内心无比踏实。</p>
百姓的生活没有过多的改变,早起的百姓按往常一样开始新一天的忙碌。</p>
不知不觉中,天空开始下起了雨,不断冲刷着地面上残留的血迹,似乎重塑着梧州城新的生。</p>
直到中午,众人才来到了府衙,看着已经被打扫完毕的战场,辛弃疾一脸严肃:“打口好棺材,把左宁福埋了,他是个勇士,所有反抗者都好好安葬。</p>
投降者,优秀的编入队伍,剩下的集中管理,让总部派人接管这里”</p>
一出府衙大门,对面临街把头一家是一间名为“轩辕居”的酒楼。</p>
辛弃疾轻声道:“今天大伙辛苦了,我请大家吃顿饭!!”</p>
辛弃疾罕见的大出血一次,给众将逗得直乐,大家知道,辛弃疾没什么钱,看到辛弃疾心情不错,众将自然非常开心。</p>
辛弃疾看似平静,其实内心无比波澜。</p>
看到左宁福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的气节,让辛弃疾脑中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想起了大量宋朝文人弃笔从戎抗击侵略者的风骨。</p>
回想起赵惇对自己的嘱托,辛弃疾一脸平静,不由得心生酸楚,自己安慰自己,也许自己不是个叛徒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