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向李师师望了一眼,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p>
但是他没有犹豫站起来穿戴好盔甲,向她辞别。</p>
“元儿,还是不要回禁军了,在这里陪母亲吧,张叔夜将军那里,我派人去!”</p>
李师师担心的看着赵元,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刚刚找回来的儿子。</p>
赵元整理盔甲的动作顿了一下。</p>
“放心吧,孩儿会心的,你在家中等候即可。”</p>
赵元心想,我也不愿意出去啊,可是这第二次围城,宋军是守不住的。</p>
我不出去,等在这里的结果就是城破被杀,咱娘俩一命呜呼。</p>
第一次围城,金军兵分两路,南侵宋朝,他们西路军进攻太原,东路军进攻燕京,不久,东路军攻破燕京。</p>
由于宋朝军队的特点是重内轻外、内紧外松,在京城附近的军队最强,在周边地区的军队较弱。</p>
所以,金兵攻下燕京后,直接南下,如入无人之境,随即进逼开封。</p>
当年底,开封被围,随时都有城破国亡的危险。</p>
在这种情况下,是年他才四十三岁年富力强的便宜老子宋徽宗赵佶。</p>
在这危急关头,毫无担当,推卸责任,把皇位主动让给儿子赵桓,自己躲到一边,当起了太上皇,不管国事了。</p>
不但如此,后来,他还借口敬香还愿,带领一班朝臣,向南逃跑了。</p>
再赵桓,当他听到父亲要传位给自己的时候并不高兴,反而痛苦得不得了,竟然哭晕了过去。</p>
然而老爹很坚决,你不接受也不行,最后还是大臣们把他抬上的龙椅。</p>
既然木已成舟也只能这样了,他立刻罢黜蔡京和童贯这两个大奸臣,任用李纲抗金。</p>
然而由于他优柔寡断、懦弱无能的性格,最后还是罢免了李纲并向金国求和。</p>
结果,这个皇兄赵恒又办了一件大蠢事。</p>
金兵第一次南下前,他爹赵佶仓促退位,带着太孙大臣们南巡镇江了。</p>
赵桓在李纲等人坚持下,留在汴京抗战,好容易算把金兵忽悠退兵了。</p>
转脸就差遣李纲去镇江,继续忽悠亲爹赵佶回汴京。</p>
话都是一家人呢,哪怕死,也要一块死儿才对嘛!</p>
然后另外一件事又发生了。</p>
金兵南下前,赵佶还在位的时候,下诏天下各路兵马勤王。</p>
这些勤王大军汇聚汴京城外,足足三十几万。</p>
他们就算打不赢金兵,膈应金军的能力还是有的吧?</p>
结果眼瞅着金兵退兵,他爹赵佶赶紧赶紧安排好这些勤王大军吧?</p>
赵桓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这么多人蹲在城外太糟蹋粮食了,所以轻飘飘地就把这三十万勤王大军遣散了。</p>
要知道,这时候的金兵,才刚刚过了黄河,还没走到燕京。</p>
看你这样地喜欢作死,那还犹豫啥?</p>
于是再次以赵桓诏耶律余睹为由,挥兵南下,二次围城了。</p>
这时候的太上皇赵佶看看实在没会跑路了,就咱们赶紧掏银子招兵买马死守京师吧?</p>
赵桓再次发挥他的作死风度:请个老神仙郭京大开城门做法事,想要把金兵“咒”死掉。</p>
此时的朝堂上已经乱做一团,投降派和主战派吵得不可开交,原因是金军派人过来要求太上皇去城外军营与金军谈和。</p>
为什么是太上皇,赵元的便宜老爹。</p>
赵佶做过几十年皇帝,又和金太祖结过盟,论过兄弟,所以金人对对赵佶还是相对高看一头。</p>
而宋钦宗赵桓留给金人的印象,实在太坏了。</p>
</p>
本来第一次合围完成时,金人是真想携带财货退兵的。</p>
结果赵桓却悄悄地书蜡丸,想要招降金国将领耶律余睹。</p>
所以哈,金人压根就不承认赵桓这个皇帝,只想和他爹赵佶谈。</p>
“官家,完颜宗翰要求太上皇去城外议和。”</p>
张叔夜在文德殿上,向宋钦宗心翼翼的汇报着。</p>
“快去找太上皇,问一下是否愿意出城和谈。”</p>
宋钦宗一挥,急忙安排太监向太上皇的宫殿传信而去。</p>
他现在哪有心情和谈,第一次破解围城的功臣李纲早就被他贬黜了东京。</p>
到现在投降派和主战派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每次上朝都快赶上菜市场了。</p>
当宋钦宗带着张叔夜来到太上皇的宫殿时,太上皇听到这个消息一脸的震怒。</p>
这不是出城送死吗,自古以来,两军对垒,哪有皇帝主动去自投罗的。</p>
“放肆,金贼竟敢辱我,我要与东京共存亡!”</p>
宋徽宗这时内心十分慌张,心里不停着埋怨着赵恒,这个蠢货,30万大军解散就解散。</p>
现在怎么办?还想叫我去送死!</p>
张叔夜听到宋徽宗的这句话,不由的眼前一亮,朝廷里面的投降派势力太大了。</p>
如果太上皇的态度是要死守的话,他倒是可以松一口气。</p>
“还是派人去和金人接触一下,看下他们的意图吧,如果他们还是和上次一样,来劫掠钱银,我们倒是可以满足。”</p>
宋钦宗慢慢悠悠的。</p>
“那你看谁去比较合适?”</p>
他老子赵佶盯着他,目不转睛。</p>
“爹爹,儿子愿意前往金营。”</p>
听完这句话,赵佶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自己的儿子这么勇吗?</p>
张叔夜也连忙劝阻道。</p>
“国不可一日无君,官家还是要多替大宋的百姓考虑一下。”</p>
为何,赵恒突然这么勇,他那是吃老爹的醋了。</p>
身为一国之君,金军找人和谈还是要和太上皇谈,明显没有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p>
历史上,还真是宋钦宗前往金营和谈。</p>
汴京城里还有皇城,一样高大坚固,金兵无法破城。</p>
金军眼看着就要被宋军赶过来包饺子了,却打不下皇城,就再想找他爹赵佶谈谈心。</p>
结果赵桓就觉得很没面子,非要自己跑去金兵大营去,而且还前后去了两次!</p>
本来去一次还能回来,己经是天大幸福了。</p>
结果第二次还要去?大臣们苦劝他不要去。</p>
反而你越劝他,他却越来劲了。</p>
对了,后世史书曾赞过的那群北宋太学生们,也几乎没出好鸟。</p>
本来金人很淳朴,早前金兵并没想留下赵桓的。</p>
结果被投过来的太学生们一提醒?靖康之耻发生了。</p>
“陛下不可,我倒是有一个好的人选,听李师师的儿子回来了!”</p>
太上皇后,从后殿走了上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