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东京城内,对河北、河东的局势传的风言风语,特别是赵佶和赵桓被掠走以后,有点人心惶惶。</p>
整个大宋的百姓都陷入一种迷茫当中,皇帝被掠走,这不就是亡国了吗?</p>
但是齐王和康王都在,大宋的军队还在,东京城还在,好像又没有亡。</p>
张浚走了进来,对着齐王躬身行礼。</p>
此张浚非张俊,前者是官至宰相的文臣,后者则是当时大宋武将之首、地位还在岳飞等人之上。</p>
“臣张浚拜见齐王殿下。”</p>
他有点迷糊,不知道齐王这个时候召见自己是什么意思。</p>
特别是现在二圣全被掠到金国,当前大宋朝群龙无首,只有康王和齐王两根独苗。</p>
齐王如今权势滔天,张叔夜、刘韐、姚友仲、宗泽等武将都是坚定的拥齐派。</p>
康王现在已经跑到杭州,现在身边也有范讷、王伯彦等人。</p>
两位皇子有划江而治的趋势。</p>
“张大人,本王听你对兵法颇有心得,现在本王有一事不明,想听听你的意见。”</p>
“殿下,不必客气,臣洗耳恭听。”</p>
“眼下金军撤兵,北线目前局势未明,河北、河东之地,想问一下你的看法。”</p>
张浚心中一惊,没有想到齐王竟然叫自己来讨论军国大事。</p>
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啊,现在朝廷局势未明,可不能趟进这潭浑水当中。</p>
“殿下,臣不敢乱议国家大事。”</p>
赵元笑了笑,宋臣的老毛病了,明哲保身流。</p>
随即站起身来,走到地图旁边。</p>
“但无妨,本王恕你无罪,国无宁日,本王夜不能眠啊。”</p>
张浚看了看赵元,心一横,反正自己只是建议,听不听全是齐王做主。</p>
“臣就直言了。”</p>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东京城的北方,道。</p>
“殿下,目前金人只是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部退兵,在河北、河东之地还有部分金兵,还需要坚持坚壁清野之策。”</p>
赵元看了看地图没有话,只是静静地听着。</p>
“坚壁清野的关键在于,要把一部分人撤进磁州、相州,每城留十五万军民,其余人员全部撤到黄河南岸。”</p>
“把滑州作为屯兵重地,驻重兵把守,分别负责两城的粮草运输。”</p>
张浚到这里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变化。</p>
“把大名府作为粮草供应点,通过漕运,对滑州以及磁州、相州进行粮草供给。”</p>
“我敢担保,不出一个月,金兵肯定粮草全无,必定会撤回北方。”</p>
赵元看了看地图,接着问道。</p>
“那金人撤回北方以后呢?”</p>
“大宋应该西起陕西路,东达河北东路建立一条军事防线,建立防御体系,将战局拖入持久战。”</p>
赵元的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名词,论持久战,突然打开思路。</p>
对啊,现在大宋软弱无力,需要自己给它动一个大术,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时间。</p>
只有建立起了防御纵深,赵元慢慢掌控内部,进行改革,才能做到强兵的目的。</p>
现在经济不用自己操心,大宋的经济实力放眼全球,大宋敢第二,就没有人敢第一。</p>
只要给大宋一个暂时安全的时期,他就有信心带出一支天下无敌的队伍。</p>
</p>
到时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就到了,寇可往,我亦可往。</p>
日子,泡菜,白头鹰,自己都要去看看。</p>
对,差点忘了,还有三哥家,一定要去转一转。</p>
古人有句话的好,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p>
哈哈哈,到时候我就要让大宋的旗帜插遍全球。</p>
正在赵元想的出神之际,张浚正在用担心的目光看着他。</p>
难道自己的想法,齐王认为不可行,怎么一句话也不?</p>
哎,早知道,不这么多了,这些皇族哪会关心这些,现在他应该考虑的是皇位的争夺吧。</p>
赵元回过神来,突然发现张浚没有话。</p>
“张大人,继续,我刚才正在考虑的你的想法,觉得正合我意。”</p>
张浚继续道。</p>
“如果河北、河东一线的金军撤退后,我们应该在这一带,建立一些兵寨,派兵把守,防止金军再次南下。”</p>
“哦,你认为金军什么时候还会来?”</p>
“一定是在冬季,金人擅长在寒冷的情况下作战,而我们宋军冬季作战。。。。。”</p>
张浚没有继续下去,宋军的冬季作战能力在这次金军第二次围城中,已经得到了检验。</p>
历史上,金军在靖康之难后,在年底又发动一次南下作战,而且规模比这一次还要大。</p>
“张大人,你认为我们的战略重心在哪?”</p>
“臣以为还是在北线,如果北线失守,淮河一带,将彻底暴露在金军的刀锋之上。”</p>
淮河一带,是宋朝的经济中心和粮食中心,宋朝的经济圈以太湖经济圈为主。</p>
如果北线失守,金人必定大举进攻扬州、苏州,这可是大宋最主要的赋税来源。</p>
如果被攻占,东京城守不守住都没有意义了,没钱没粮还打个什么仗。</p>
“那张大人有何对策?”</p>
“我认为要想保住北线,必须先巩固陕西路。”</p>
赵元看向张浚,不禁摇了摇头,看来历史的车轮还是无法阻挡啊。</p>
历史上,在建炎四年(30年),张浚提出经营川陕建议,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p>
在川陕三年,虽于富平之战中大败,但训练新兵,任用刘子羽、赵开、吴玠等抵御金军,也使江淮也赖以安宁。</p>
所以虽然关陕丢失,但全蜀安全,且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安。</p>
关陕一战,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防止金军入侵江淮,“不顾利害,不计胜负”的一战。</p>
张浚看到齐王摇头,以为他不同意自己的想法,顿时情绪低落起来。</p>
陕西路,作为吸引金军主力的重要防线,必须安排一个稳妥的人去。</p>
因为经营陕西路防线,不是为了北伐收复失地,而是为了牵制金军的主力。</p>
在历史上,张浚就在川陕打了很多败仗,但是他吸引了金军主力,保障了江淮地区的安宁。</p>
但是这个事,大宋的武将们都看的清楚,都知道去了川陕就是玩命的。</p>
输了是要背负历史骂名的,谁还会去背这个锅。</p>
现在赵元就是需要一个背锅侠,张浚这个人一生都在抗金,几起几落,是最合适的人选了。</p>
想到这,赵元对着张浚道。</p>
“你可愿往陕西担任陕西诸镇制置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