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 > 第213章 这顿打白挨了
    东京城倒是有专门的灭火队伍,还有不少的望火楼。</p>

    官府为他们配备了包括水桶、水囊、火钩、火镰甚至可以登楼救援的云梯车等先进的灭火装备。</p>

    潜火队员昼夜执勤,一旦遇有火灾发生,就要第一时间携带装备,赶往现场展开扑救。</p>

    现在赵元担心的不是大火的问题,而是自己刚刚得知有人倒卖军粮,没有想到码头上竟然直接着起大火。</p>

    而且烧着的还是粮食,你没有问题谁信啊。</p>

    现在大宋的实际情况就是,宋军打仗,商人赚钱。</p>

    大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朝代,在大宋朝有很多的国营企业(禁榷),也有很多的官僚资本。</p>

    毕竟宋朝的经济实在是太发达了,许多官员都是与民争利,同时勾结有钱的商人,形成行业的垄断。</p>

    现在宋金两国交战激烈,各路转运司主要依靠商人运粮到战场。</p>

    也可以算是最早的包邮到家,但是价格可想而知,也是十分的可观。</p>

    不然为何大宋的军费,在打仗的时候可以占到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p>

    大宋朝现在税赋制度直接可以是什么也不是,苛捐杂税最为致命。</p>

    现在杀人,并不能清除腐败,只能威慑一时,而不能治本。</p>

    赵元领着鼻青脸肿的钱盖,还有在那里愁眉苦脸的高俅回到文德殿。</p>

    “臣要弹劾吏部尚书梅执礼,纵容亲属倒霉军粮。”</p>

    “去把梅执礼叫来。”</p>

    赵元觉得这件事可能不会这么简单,但是还是把梅执礼叫来问个明白比较好。</p>

    “是!”</p>

    当值的殿前司侍卫急忙向宫外跑去。</p>

    钱盖见到官家采纳自己的建议,内心一阵窃喜,看来自己这顿打没有白挨。</p>

    在那里想着梅执礼来了以后怎么和他对峙,然后让官家对自己刮目相看。</p>

    此时,一个老宦官心翼翼的端上了一杯热茶。</p>

    “陛下,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p>

    老宦官,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躬身身子心翼翼的道。</p>

    “你不是在寝宫当值,怎么来到文德殿了?”</p>

    赵元有些惊诧的问道,眼前的这个太监平常都在寝宫当值,虽然不是贴身太监。</p>

    但是赵元对他还是有一点印象。</p>

    老宦官看到官家对他有印象,不禁又惊又喜,连忙恭敬的道。</p>

    “陛下圣明,因为老奴岁数有些大,王总管特意让老奴在文德殿当值。”</p>

    赵元听后点点头,在寝宫当值还要值个夜班,身子弱的压根就盯不下来。</p>

    在文德殿就轻松多了,只要是赵元不在文德殿办公,当值的太监就可以休息。</p>

    “你叫什么名字?”</p>

    “老奴叫黄经国。”</p>

    听到这个名字,赵元忍不住打量了他几眼,在历史上,东京城被金人破城。</p>

    宦官黄经国在绝望之下,对着皇宫拜了拜,然后投火自尽殉国了。</p>

    “朕封你为内东门司勾当,不要在文德殿了。”</p>

    黄经国顿时一愣,急忙磕头谢恩,激动的热泪盈眶。</p>

    内东门司可是一个肥差,这是宫里的太监梦寐以求的职位,他掌管这皇宫里人和物资的进出。</p>

    还有各个库房的调度,包括皇帝赏赐都是由他来管理。</p>

    “行了,去找王总管到内东门司去任职吧。”</p>

    老宦官千恩万谢的走了出去,旁边的宫女和太监,全都羡慕的看着他。</p>

    早知道吗自己就去给官家送茶了,真是后悔莫及啊。</p>

    不一会,吏部尚书梅执礼就急匆匆的来到文德殿,躬身行礼道。</p>

    “参见陛下!”</p>

    看到梅执礼进来,钱盖摸了摸自己的脸,连忙跳出来大声喊道。</p>

    </p>

    “梅执礼,你可知罪?”</p>

    “知罪?这话不知道从何起?”</p>

    梅执礼一脸纳闷的看着鼻青脸肿的钱盖,怎么钱大人也鼻青脸肿的。</p>

    今日上朝的时候,看到孙傅也是鼻青脸肿的样子,但是整个人却是神采飞扬,走起路来虎虎生威。</p>

    现在钱盖也是这个样子。</p>

    “你可有一个侄子叫王。。。。。”</p>

    钱盖到一半顿时卡住了,他只知道打他的人叫王公子,至于王什么,他也没有问。</p>

    “钱大人,我确实是有两个侄子,但是他们姓李,没有姓王的。”</p>

    梅执礼则是看着他,郁闷的道。</p>

    “陛下,梅执礼死不悔改,臣建议免去梅执礼吏部尚书一职,以儆效尤。”</p>

    钱盖转而双抱拳对着赵元道。</p>

    赵元没有话,而是举起茶盏轻轻的喝了一口。</p>

    “陛下,臣一直严于律己,不知道臣何罪之有?”</p>

    梅执礼也是悲愤异常的道。</p>

    让谁也不好想,自己一进来气都还没有顺过来,钱盖就直接上来问罪。</p>

    正在钱盖和梅执礼两个人大眼瞪瞎眼,谁也不服谁的时候。</p>

    高俅急急忙忙的从殿外跑了进来。</p>

    “陛下,刚刚得到最新的情况,那个转卖军粮的人不是梅大人的侄子。”</p>

    赵元听后点了点头。</p>

    历史上梅执礼为官刚正严明,不避权贵。</p>

    权臣王黼有一天举办宴会,宴会上安排了众多歌女奏乐助兴,还引导宾客们游览自己府中的园林、池塘以及楼阁等景致。</p>

    梅执礼却秉持着严肃守礼的态度,直言不讳地对这种奢靡做派表达了不满,随后便停下宴会,告辞回去了。</p>

    王黼为此很不高兴。</p>

    后来,王黼抓住梅执礼在祭祀原庙(也就是正庙之外另外设立的宗庙)的时候迟到这个理由,向皇帝上奏,把梅执礼贬为以显谟阁待制的身份去蕲州担任知州,接着又削夺了他的官职。</p>

    到了第二年,又把他调任为滁州知州。</p>

    滁州向来有供应官府木炭的惯例,为此当地的树木都快被砍伐光了。</p>

    梅执礼到任后,就向朝廷上奏请求免去这项供应。</p>

    另外,当地的老百姓深受盐税繁重之苦,梅执礼又再次上书朝廷,最终使得盐税得以减免。</p>

    百姓们十分感激他,为他绘制画像,还建立祠堂来纪念他。</p>

    钱盖则是张大了嘴巴,看了看高俅,又看了看梅执礼,不出话来。</p>

    这不是玩我,我正在弹劾梅执礼,弹到一半了,你竟然告诉我,那个子是假的,不是他的侄子。</p>

    那自己这算什么,丑吗?</p>

    主要是官家会怎么想,自己的这顿打不就是白挨了。</p>

    “行了,既然是个误会,高俅把他交给东京府去查就可以了。”</p>

    赵元淡淡的道。</p>

    “是!”</p>

    此时,钱盖一脸尴尬的对着梅执礼双抱拳道。</p>

    “在下也是为陛下分忧,还请梅大人多多见谅。”</p>

    梅执礼冷冷的哼了一声,没有搭理他。</p>

    “好了,正好几位大人都在这里,我们正好商议一下各路转运使的情况,梅大人吧。”</p>

    就在文德殿还在商议转运使的时候,德州的战火重燃。</p>

    从古至今,守城战是最惨烈的战场,在城墙上,最后的二千人,满脸的坚毅。</p>

    看着远处不断往来的斥候。</p>

    “报,将军,金人还有三十里抵达德州。”</p>

    斥候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