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不如当身自簪缨 > 第一百七十章 雨水9
    “很简单。”苏令瑜指敲了一下案头,道:“因为他们的作案法,是偷袭。”</p>

    张稚圭倒没有想到这一层,示意苏令瑜继续下去。</p>

    苏令瑜道:“仵作验尸之后过,现场所有的尸体,几乎都是因为头部受到钝器——也就是我们找到的那两件农具的大力击打,头骨破碎,才致死的。这个位置——”苏令瑜摸了摸自己的后脑,也就是仵作验出的尸体上头骨破碎的位置,让张稚圭看得更清楚一些,“被重击,往往是在毫无防备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形状,觉得受害人死时,应该是一个躺卧睡觉的姿势,农具自上而下重击,才敲出了那样的裂口。”</p>

    这倒是得像样起来,张稚圭抚折下颌的胡子,也渐渐点起了头。</p>

    苏令瑜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捋下去,“由于不想出差错,所以这对夫妇行凶,就喜欢趁着受害者深夜熟睡,再偷袭得。使用农具,可以隔着较远的距离对受害之人痛下杀,不容易被发现。刀具则需要离得更近一点,而外人闯入行凶,即便是为了携带便利,也会选中利器。”</p>

    张稚圭问道:“这夫妇二人的遗骸上,有被绳索捆缚的痕迹,明生前已经被控制住了。若如你所言,动的人是他们原本想要谋杀的人,但谋杀失败,反被对方控制住,这种情况下,那个受害人为什么不直接跑走报案,而是要把凶杀掉?”</p>

    苏令瑜垂了垂眼睫,道:“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个侥幸没被杀死的人,在把凶夫妇控制住以后,使用了农具而非刀具杀人,有可能是因为农具就在边,也有可能是因为想要用同样的法,来惩罚凶。”</p>

    张稚圭不话了。</p>

    “如果是这样,那就得通了,不是吗?院子里的土地有被人为翻掘的痕迹,凶自己知道地底埋着什么,是没有道理一直挖下去的,但后来那个逃脱的受害者不是,这人应该是控制住了那两个凶以后,发现了院子地面不对劲,挖了下去,挖出来尸体了,得知凶夫妇所作一切,所以抱着某种恶有恶报的想法,用一样的法,用农具把凶夫妇活活砸死。从残存遗骨上看,这对夫妇骨头上留下的砸痕,是比别的尸体要多的。头骨因为比较坚硬,也被野兽剩了下来,头骨裂口的痕迹也明他们不是在躺卧的姿势下被砸死的,而是坐着或者趴着。嗯,被砸的时候也在奋力挣扎吧。”</p>

    张稚圭想了想,到底认可了苏令瑜这番推断,屋主夫妇初步被确定为此案凶,但那个杀了凶的逃脱者,官府照理来还是要找的。</p>

    但苏令瑜不可能让他们找到。</p>

    世上破不了的悬案多得很,何妨多她这一桩?</p>

    如果有个万全的办法,她也愿意让沈不留遗骨还乡,落叶归根,但如果会把她牵涉进风险之中,苏令瑜就不准备让渡自己的利益了。</p>

    她的承诺,做到这一步,已经仁至义尽。杀人的不是她,她不负没必要的疚。</p>

    苏令瑜一边想着怎样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把这桩案子理清楚揭过去,一边离开大理寺——到了午间用饭的时候了,她也得找个地方透透气。</p>

    才刚转出街角,有人冲她招了招,苏令瑜心不在焉地抬头一看,居然是许久不见的沈荣枝,她怎的又从家乡回来了?苏令瑜一愣过后,飞快地在心里推了一下时间。如果沈荣枝是因为她复官了才来长安,不会这么快。</p>

    </p>

    那会是为什么?苏令瑜倒不是警惕,只是习惯多想,不由得便把困惑带到了脸上,走去先问候一声,便道:“才过完年不久,尚未春种,此时来长安,不会耽误农计吗?”</p>

    沈荣枝拍了拍苏令瑜的胳膊,把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松一口气,摇摇头,道:“家里地本就不多,我托给邻舍打理了,耽误不了什么,回长安是有事要办,顺便看看你,听你被天后复用,进了大理寺了,怎样,当差都还习惯吧?”</p>

    苏令瑜连忙习惯,原本准备在大理寺门口的面食摊子上打发一下午饭,但现在总不可能带着沈荣枝去吃路边摊,吃完又把人撂下吧?她同沈荣枝了两句话,便回身去跟书吏交代两句,先带着沈荣枝回她住处再。</p>

    回去路上,苏令瑜便发觉沈荣枝身上没带行囊,也没有刚赶过路的风尘仆仆,联想到她方才的来长安是有事要办,便意识到沈荣枝怕是已经来了有些时日,至少是已经安顿好了下榻的地方。苏令瑜把这些细节看在眼里,但并未多问什么。</p>

    这不的宅子根本没佣人,饮食用水都得亲力亲为,苏令瑜又求便利,吃饭总在大理寺门口解决,压根没有自己买菜做饭的习惯,厨下好一片冷锅冷灶,简直不可理喻。</p>

    沈荣枝本想给苏令瑜做顿饭,见了这能抹下一层尘的锅,瞠目结舌了片刻,默默出门去买回来一钵汤泡蒸饼,算她二人今日午饭。</p>

    苏令瑜特地带沈荣枝回来一趟,最终还是吃上了路边摊的东西,她干脆闭嘴不讲,只顾吃蒸饼。</p>

    刚吃了两勺,沈荣枝问了问她近况,苏令瑜都点头作答,沈荣枝叹了口气,先了自己来长安的目的,“白鹤寺的慧清师父,你认得吗?”</p>

    苏令瑜没想到沈荣枝会提到慧清,有些诧异地抬眼,仍是认真点了点头,“认识的,怎么了吗?”</p>

    “我来长安就是为他这事,二十年前双圣微服出巡,被人刺杀过,慧清或许就是那刺客的孩子。”</p>

    苏令瑜把汤勺放下了,“确定了吗?”</p>

    “我去找过他一趟,但是不方便话,所以四下打听一些,基本上是确定了,时间都对得上。”</p>

    那这事跟沈荣枝有什么关系?苏令瑜露出个不解的表情,沈荣枝便解答道:“那刺客算我姐夫。”</p>

    “”</p>

    苏令瑜汤勺掉碗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