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帝在位十余年,段雷霆的制衡了风云诡谲的前朝,却从未在外人面前这样详尽的述过心事。</p>

    圆慧法师摇了摇头,念了一句佛偈,又是低声安慰:“他如今在白马寺中一切安好,殿下无需担忧。等一切真相大白,太子殿下会理解您的苦心的。”</p>

    皇帝抬头望向了头顶的营帐,他只是轻声道:“错了就是错了。”</p>

    “这是朕的一生中,做过的唯一一件错事。”</p>

    圆慧法师过了许久,才缓缓出了皇帝的营帐。</p>

    他出门时,申公公还贴心的递给了他一件斗篷:“您要担忧身体。”</p>

    圆慧法师双合十,目光温和的对申公公点了点头,轻声道:“多谢。”</p>

    可是他只是接过了斗篷,并没有披在身上,而是望向了远处的那个身影。</p>

    皇帝的营帐附近有士兵看守,而宋熹之则是守在了营帐稍远处的守着。</p>

    夜里有些冷,冻得她的脸有些发白,可她的眼眸却在黑夜中亮的出奇,她时不时的低下头,转转悠悠的走了几步,活动活动脚。</p>

    看那副样子是已经候了许久。</p>

    圆慧法师径直往她的方向走,等宋熹之看见他了,他便将中的斗篷递给了宋熹之。</p>

    “夜寒霜重,施主身上还带着伤,怎么没有回去?”</p>

    宋熹之受宠若惊的接过了圆慧法师递来的斗篷,又是双合十恭恭敬敬的朝他一拜:“多谢法师。”</p>

    “其实这声多谢,也不单单是为了现在的事情,还有方才。”</p>

    宋熹之想到方才的事情,声音都轻了不少:“方才您为了维护我,救我的性命,在众人面前出了那样的话,实在是我的罪过。”</p>

    可圆慧法师却是在摇头:“是真的。”</p>

    他的目光就像是被岁月尘封的经书,带着历史的厚重,又像是柔软的丝绸,仿佛能将内心的没一丝缝隙都熨得妥帖。</p>

    “我从不谎话。”</p>

    宋熹之与他平静的眼眸对视时,又是忍不住微微一愣。</p>

    紧接着,她便看见圆慧法师从自己的衣袖中,掏出了一枚玉佩。</p>

    “这枚玉佩是老衲今日在山中的洞穴中拾到,觉得应该是施主你的,便带来给你了。”</p>

    宋熹之垂眸,望着圆慧法师中的玉佩。</p>

    这块玉佩确实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可那人不是她的夫君,所以这枚玉佩其实并不是属于她的。</p>

    宋熹之想着,却还是缓缓的接过了玉佩。</p>

    玉佩温润,触生温,宋熹之习惯性的用指腹摩挲着玉佩上的形状,于是开口:</p>

    “法师,您是否认识今日洞穴里的那个受伤男人?您是否是为了他而来的?”</p>

    圆慧法师只是回答:“我是为了这个天下而来的。”</p>

    宋熹之抿了抿唇:“那他的身体如何了?”</p>

    “他的身体并无大碍了,无须担心。施主也早些回去吧。”</p>

    宋熹之看圆慧法师转身想走,于是急急上前一步,挡在了他的面前:</p>

    “师父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p>

    “那位义士救了我的性命,若是等他身体完全康复了,是否能让他再来见我一面。”</p>

    宋熹之握紧了中的玉佩,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却是一字一句的道:“我想向他当面表达我的感谢。”</p>

    </p>

    圆慧法师听见这话,思索了片刻,才点了点头:“施主的要求,老衲会代为传达的。”</p>

    宋熹之也朝着他点了点头:“多谢师父。”</p>

    她站在原地,目送着圆慧法师的身影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了浓重的夜色之中。</p>

    自从那日以后,宋熹之的日子就一直很太平。</p>

    她回到了先前的院子里,除了日日养伤之外,便是持之以恒的为吐蕃的圣女进行针灸。</p>

    而在圆慧法师的测算之下,封禅大典重新定下了一个日子。就是在冬至后的五日。</p>

    第二次的封禅大典宋熹之因为身上有伤,所以没去参加。</p>

    但是她听了大典举行的很顺利,在光启帝携丽妃登上鹤延山山顶后,亲自放火,献祭了司天监罗大人和吐蕃巫医。</p>

    大乾的所有官员都必须观刑,圆慧法师并无阻止。</p>

    熊熊的烈火在一瞬间吞噬了他们的身体,撕心裂肺的嚎叫声响彻了山谷,许多文官都吓破了胆子。</p>

    杀一儆百。</p>

    所有的反对声都在一瞬间销声匿迹了。</p>

    而在封礼和禅礼结束之后,所有人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山下,也意味着封禅大典接近了尾声。</p>

    由于先前许多的人员伤亡,光启帝并未进行赐宴和赏赐。</p>

    众人在明日便能启程回到京城。</p>

    而就是在回到京城的前一个晚上,宋熹之终于再次见到了那个神秘的男人。</p>

    烛火摇曳,宋熹之闲来无事,安静的坐在软榻上翻阅着话本子。</p>

    这出话本子讲得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宫中两位妃子皆怀有身孕,刘妃为了争宠,便买通了太监,将李妃生出的太子换成了狸猫。</p>

    故事新颖,胜过宋熹之从前瞧过的许多话本子,她津津有味的看着,可越往下翻,眼眸便越发的幽深。</p>

    宋熹之正看得入神,倏忽一下,却听见木窗传来了吱呀的响。</p>

    她放下中的话本子,缓缓转过头去,看见的就是那一张熟悉的脸。</p>

    自从那夜听见圆慧法师传带来的消息,宋熹之主动求见,男人有些意外,表面也没什么。心中却记挂着这件事情。</p>

    前几日后腰上的伤还未好,他下不来床,才拖到了今日。</p>

    好不容易等圆慧法师他能活动了,他便趁着夜色下了山。</p>

    只是伤口还未好,就连翻窗户的动作都不似往日连贯,动作一大,便牵扯到了后腰的伤口,又是让他微微吸了一口凉气。</p>

    等男人扶着后腰,抬起头来的时候,看见的便是烛光中的绝世女子。</p>

    今日的她,似乎是盛装打扮了一番,穿着大红色的鲜艳衣裙,裙摆处还绣着大朵大朵的海棠,银线织成的海棠似乎在朦胧的烛光中流光溢彩。</p>

    肤如凝脂,秀发如墨,她的衣裙分明是那样浓烈的颜色,可乌发间却只用的一只白玉簪子点缀。</p>

    略施粉黛的脸使五官相较从前更加深邃明艳,顾盼之间,眼波流转,唇瓣不点而朱,似乎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p>

    男人的呼吸微微停滞了片刻,捂着后腰的尚且未松开,便看见宋熹之轻启红唇,开口询问:“好看吗?”</p>

    “很好看。”</p>

    男人真心实意的回答,声音带着磁性,那深邃的眼眸片刻都没有离开她的脸。</p>

    她似乎是女神与女妖的摇身一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