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和渣男前夫双重生后,我当了他大嫂 > 第413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贺景砚听见他的哭声,看着他声泪俱下的模样,就连鼻涕都流出来了。</p>

    这副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死了老婆。</p>

    想到这里,贺景砚的太阳穴的青筋又是忍不住跳了跳,他实在是受不了了,抬起步子就往外面走。</p>

    贺景砚策马离开,不是直接往城门的方向去了。</p>

    而是穿上的斗篷,在一个酒楼前下马,最后默不作声的上了酒楼。</p>

    厢房的大门紧锁着,窗户紧闭,四周还有几个暗卫正在潜伏着。</p>

    贺景砚敲了敲大门,然后缓缓推开,便看见紧闭的厢房内站着一个身穿斗篷的女人,斗篷的边缘用细密的针线绣着朵朵盛开的莲花。</p>

    等贺景砚将大门紧紧关上,那个站在窗户边的女人才缓缓转身,又是伸缓缓取下了自己的斗篷。</p>

    一张清瘦的脸庞就在此刻出现,她那张保养得当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一双古井般波澜不惊的眼眸里,含着仁慈和悲悯。</p>

    贺景砚瞧见眼前的女人,又是下跪对她行礼:“见过太后娘娘。”</p>

    太后微微垂眸,掩盖眼底的神色:“这件事情,你办得不好。”</p>

    贺景砚听见这话,浑身在霎时就紧绷了起来。</p>

    他将原本单膝下跪的姿势换成了双膝下跪,然后紧张的对着太后解释:“太子和宋熹之实在是太过聪明,导致出现了意外。”</p>

    “而贺云策又是愚蠢至极,属下才未能得,拿到兵符。”</p>

    太后纤细的指上仍旧是转着佛祖,她念了两句佛法,然后才询问:“贺云策那边,不会坏事吧?”</p>

    贺景砚听见这话,露出了一个轻蔑的笑容:“他就是一个蠢货。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会坏事。”</p>

    “他从前闹出了那么多的笑话,又是对着自己的大嫂见色起意,产生了不臣之心,如今才一定要求我要取回傀儡的尸体。”</p>

    “只要我取回了尸体,让他看了一眼,再多加怂恿,他一定就义愤填膺的冲在第一个了。到了那个时候,黄氏和安定侯便都只能与我们俯首称臣。”</p>

    其实太后和贺景砚,一开始也根本看不上与这个蠢货合作。</p>

    但是因为黄氏一族对他们计划的重要性,只有黄氏一族的人归顺了自己,事情才能成功。</p>

    只要获得了安定侯的全部兵力,再加上他们原本的计划,太子的兵力尚在边疆,远水救不了近火,一切就像是瓮中捉鳖一样简单。</p>

    太后沉默的听着贺景砚的话,思考了一会儿,随后才道:“若是贺云策见色起意,深爱宋熹之,倒是也好事情。”</p>

    “安定侯向来忠心耿耿,又是子嗣单薄。若是只有一个儿子想要起兵造反,他根本不会同意。可若是他的两个儿子合起来造反,安定侯也只要同意。”</p>

    “如今就要等着看贺云策对宋熹之的爱,到底是有多深了。”</p>

    贺景砚点了点头,表情带着十分的肯定:“太后娘娘您放心,等贺云策和安定侯看见了尸首,就是他们交出兵力的时候。”</p>

    “而太子那边,便如他所言,用真正的宋熹之的性命做威胁,将他乖乖的逼上断头台,自刎谢罪。”</p>

    贺景砚清楚,太子虽然五日之后,找不到宋熹之就会自刎谢罪,可是他这么要强的人,根本不会死。</p>

    只会与他们背水一战。</p>

    可若是真正的宋熹之出现了,用此威胁,那太子就不得不退让。</p>

    这是太子唯一的软肋。</p>

    太后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宋熹之在这个棋局里,是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p>

    无论是到了怎么样的境地,只要是拿出她,即刻就能反败为胜。</p>

    她才舍不得宋熹之去死呢。</p>

    太后想着,又是转了转中的佛珠,然后抬头对着贺景砚询问:“如今太子下落不明,就是去寻找宋熹之了,我们才能给他按上一个畏罪潜逃的罪名。”</p>

    “那日时间仓促,宋熹之被你藏在了哪里?你不会让太子找到,或者是让宋熹之逃脱了吧?”</p>

    贺景砚听见这话,就十分自信的笑了起来:“属下把宋熹之藏在了一个太子永远都找不到的地方。”</p>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个位置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到。</p>

    </p>

    “等太子死了,大乾成了我们的。宋熹之便可以真的去死了。”</p>

    太后看着他笃定的神情,于是终于放下了心:“既然如此,你便去吧。”</p>

    “把傀儡的尸首带回来,声势浩大的带回来。让京城的官员和百姓都看见这幕,让哀家再好好的发酵一波。”</p>

    “还有就是,尽快的将兵符拿到。只要兵符拿到,安定侯的士兵心甘情愿的听你的差遣,我们就胜利了。”</p>

    贺景砚点了点头,一双眼眸神采奕奕:“不出七日,拿下大乾!”</p>

    </p>

    等太后离开后,贺景砚便换了一声白衣,快马加鞭的赶去了封宁县。</p>

    他看着自己煽动起来的百姓,日夜不停的围在曾将军的庙宇内,心里便是忍不住一阵暗喜。</p>

    他将马匹停在庙宇前,又是重重的跌下了马背,一字一句的凄厉,声音雄浑悲壮:</p>

    “之之我来接你回家了”</p>

    他着,披麻戴孝的白衣沾上了许多的泥土,可他却是踉跄着,不管不顾的往前挪。</p>

    “之之我来接你回家了”</p>

    “是我无用,抓不到畏罪潜逃的太子殿下,之之你不要怪我啊”</p>

    贺景砚的声音雄浑悲壮,一字一句都像是从胸腔里发出来的。</p>

    瞧着这幕,原本围在庙宇前的百姓,皆是安静了下来。</p>

    而原本守在宋熹之尸体边上的夫人还有苏家的人,此刻都是忍不住红了眼眶。</p>

    他们心中对太子也是越发的愤恨了。</p>

    贺景砚要把宋熹之的尸首带回去,所有人都不舍得阻拦,也是欣然答应了。</p>

    于是贺景砚便是披麻戴孝,亲自扛着宋熹之的尸体,下马在路上走着,一路走回了京城。</p>

    后面有许多的百姓跟着,自发送葬,与宋熹之相熟的夫人们也是忍不住哭泣,声音哀哀切切的。</p>

    漫天的纸钱散落,似乎将整个人世界漂染成了白色。</p>

    所有人望向贺景砚的目光都是充满了同情,他们从未见过身世这样凄惨,命途如此坎坷,人生这样多舛的人。</p>

    百姓们一路从封宁县跟到了京城,一开始是没有声音的,后来只是哭。</p>

    再到后来,便是实在是忍不住了,一边送葬,一边喊着:“罢黜太子,将太子缉拿归案!”</p>

    “还宋大人一个公道!还贺大人一个公道!还天下女子一个公道!还天下士兵一个公道!”</p>

    名声鼎沸,根本压抑不住。</p>

    而等宋熹之的尸首被送回到安定侯府的时候,秀王、肃王甚至是连太后都亲临了安定侯府。</p>

    太后声音悲切,眼眸通红,她亲自为宋熹之上香,又是守在灵前念了半个时辰的往生咒。</p>

    甚至是话的时候,连声音都在颤抖。</p>

    “贺将军!是朝廷对不住你!是大乾对不住了!是哀家对不住你!”</p>

    她着又是紧紧的握住了贺景砚的:“哀家把之之看作是哀家的亲女儿,哀家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p>

    她着,又是扭头望向了安定侯的脸,然后:“如今陛下昏迷,朝廷一片混乱。”</p>

    “景砚的上没有一兵一卒,哀家实在是愧疚,原本打算将御林军暂时指派给他,只是没想到御林军需要虎符,不听哀家的话。”</p>

    太后着,忍不住用腕擦了擦泪:“哀家一定会想办法指派兵力给你去缉拿太子的,否则天下这样动荡,无法给百姓一个交代。”</p>

    安定侯站在一旁,听着太后的话,指微微动了动。</p>

    而就在此刻,却又一道模糊的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出来,又是倒在了宋熹之的遗体边上。</p>

    就是连太后都吓了一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