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55章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抑武赂辽!
    晚饭还是在岳飞家,只是他那些伙伴没再过来凑热闹。</p>

    商队里的其他伙计也散在村中各家,当然银钱方面是给足了的。</p>

    入秋后一早一晚天凉,武从文等人便把桌子搬回了岳家客堂。</p>

    “老夫人,我来我来!”</p>

    武从文见岳母端着菜进门,赶紧起身去接。</p>

    他对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贤母之一,是真心实意的敬佩。</p>

    岳飞的父亲岳和早亡,留下一大一两个孩子全凭她一人养大,可想而知会有多难。</p>

    即便如此,当国家遭遇入侵,这位母亲还是义无反顾的将两个儿子都送上了战场,并留下了“岳母刺字”的千古佳话,称一句“伟大”丝毫不为过!</p>

    身后的陈二狗见状,赶紧上前一步想要代劳。</p>

    “去去去,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也不怕把菜掉地上!”</p>

    武从文踹了他屁股一脚,笑着骂道。</p>

    岳母性子爽利,也不推辞,直接把盘子递过给他,然后转头笑眯眯的去看儿子和扈三娘。</p>

    岳翻只有五岁,正被扈三娘搂在怀里。</p>

    这妞是真喜欢孩子,捏着胖乎乎的脸爱不释,把一旁的史浩看得是羡慕嫉妒恨!</p>

    武从文顺着岳母的目光看去,习惯性的犯贱:“这么喜欢孩子啊?自己生一个呗!”</p>

    一句话直接把超模同志闹了个大红脸。</p>

    这种后世司空见惯的玩笑,放到这年头堪比直接耍流氓!</p>

    人家可还是个未出阁的大姑娘呢!</p>

    这货见所有人都用异常的眼光看向自己,也反应了过来,赶紧吭吭哧哧的找补:“那个我的意思是,三娘以后一定是个好母亲,对孩子可真好!”</p>

    扈三娘狠狠咬了下嘴唇,抱起岳翻起身就走。</p>

    武从文尴尬的摸摸鼻子,嘴里咕哝一声:“靠!人家孩子还没吃饭呢,也不怕饿着。”</p>

    众人也都尴尬得不知该什么,只能背过脸去假装干自己的事儿。</p>

    古代没啥夜生活,众人吃完饭后便陆续回房休息。</p>

    武从文却到现在都没能习惯这年头的早睡早起,躺了一会儿便披了件衣服出门闲逛。</p>

    同住一屋的陈二狗听见动静,一言不发的跟在他身后。</p>

    一出门,武从文就看见十五岁的岳飞正在院子里练枪,精赤的上身有一层细密的汗珠,在白色的月光下时不时反射出亮光。</p>

    院边角的井沿上,一身粗布麻衣的周老爷子拄棍而立,银发银须随风微拂,一派仙风道骨。</p>

    岳飞见他出来,立刻收枪行礼:“武先生好,待我练完这一趟再和您话。”</p>

    武从文示意他继续,向周侗问了声好后也在井沿上坐了下来。</p>

    看着岳飞一路枪法舞得虎虎生风,武从文由衷赞了句:“鹏举天资真好!”</p>

    身边的周侗却是一愣,看着他疑惑的问道:“从文在谁?”</p>

    武从文反应过来自己又错话了,赶紧岔开话题:“周前辈,不知岳飞和今天那个杨再兴相比,谁的天资更好?我看他俩年纪差不多。”</p>

    周侗深深看他一眼,没再追问。</p>

    “我这徒弟刻苦是刻苦,便如今天就非要把白天落下的功课补上,但若论练武天资,比那个姓杨的子还是稍有不如。”</p>

    到这,老爷子抬眼望天,语气有些唏嘘:“那孩子本性不坏,只是走错了路,若是能善加引导调教,日后必成一代宗师!”</p>

    武从文见他眼神满是可惜,心中暗笑:“还真是光棍儿碰上了寡妇、和尚见到了经文,这老头见到练武的好苗子两眼都在放光!”</p>

    “老前辈看我身边的几位同伴怎么样?”</p>

    </p>

    周侗收回目光,笑着道:“你那个弟弟也是练武奇才,只是年纪稍大了些,练的又是百家拳,如能从此专攻刀法,日后也必成大器。”</p>

    武从文心想,书里的武松后期的确是长使一把戒刀,这周侗果然目光如炬、名不虚传。</p>

    “姓扈的姑娘天资也很不错,年龄也不算大,日后的成就恐怕要超过二郎。”</p>

    “至于那个扈成,天资有限,差不多到顶了。”</p>

    武从文听他对扈三娘评价如此之高,不由得好奇心大起,正要详细询问,却不想对方的下一句话直接惊得他目瞪口呆。</p>

    “反而是那个始终跟在你身后的陈二狗,莫看眼下功夫最差,习武天资却是所有人中最高的!”</p>

    周侗完,见武从文目瞪口呆,又笑着补了一句:“当然,这其中不包括从文你。你的上限在哪,恕老夫眼拙,还真看不出来!”</p>

    武从文摇摇头抛开震惊,趁开口求道:“那能不能请老前辈抽空指点他们一二?相信一定受益终身!”</p>

    “那有何不可?只要他们肯学,老头子自不会藏私。不过”</p>

    武从文听他拉了个长音,赶紧出言追问。</p>

    “唉!”周侗重重叹了口气。</p>

    “世人都道我宋人孱弱,所以才数百年不得夺回幽云祖宗之地!老夫年轻时也是这般认为,所以才会拼命习武。可活久了、见多了,到如今快要入土时才知大错特错!”</p>

    武从文听了这话,眼神不禁一亮,紧抿嘴唇盯着对方。</p>

    “契丹人昔年的确弓马娴熟,非是我日常农耕的大宋百姓可比。但如今其已南下近两百年,祖传本领早已丢弃殆尽,可我大宋军队依然不是敌,何故?”</p>

    武从文听到此处,想也不想的脱口而出道:“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抑武、赂辽!抑武则军心丧,赂辽而民气衰,破灭之道也!”</p>

    “的好!”</p>

    “的好!”</p>

    一老一少两声赞叹同时响起。</p>

    岳飞不知何时已结束了练习,静静站立一旁倾听。</p>

    武从文猛喘两口粗气,却是胸中仍有块垒未能尽抒。</p>

    那句改自苏洵六国论的话,仅仅是从军事和政策角度总结了宋军孱弱的原因,更深层次的东西却没触及。</p>

    武从文作为一个现代人,有些话不是不敢,只是担心这时代的人理解不了,就算理解了也不会认同!</p>

    岳家军为啥所向无敌?</p>

    其成员多身负血海深仇,这是心理方面的原因。</p>

    将领身先士卒、纪律严明、赏罚公平,这是军事方面的原因。</p>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p>

    肯定有!</p>

    史料记载,岳飞在率军收复江北失地后实行了“均田制”,将部分土地分给了流民和军中将士。</p>

    流民有了土地,岳家军便不缺兵源;将士们有了土地,就会为了自家奋勇杀敌!</p>

    这便是经济方面,或者更直白的是利益方面的原因!</p>

    武从文甚至认为这比前两条更加重要!</p>

    当然,这很可能也是岳飞日后蒙冤而死的最重要原因。</p>

    那他妈可是初级“土改”啊!</p>

    动的是统治阶级的命根子!也就是所谓的“国本”!</p>

    换句话,这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p>

    触碰了这个禁忌,他不死谁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