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从文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向大宋求援。</p>
只要下雪前能有一批粮食从南边运到,这些百姓就有活下来的希望,这也是他为什么早早就派人南下联系童贯的原因之一。</p>
武从文甚至都不敢去想御寒的衣物,因为时间根本来不及。</p>
耶律大石的想法就更简单,他只想服耶律丹随自己西进,争取在下雪前能穿越大漠抵达可敦城。</p>
占据燕京第二十九天,耶律丹单独召见他。</p>
武从文赴约,连跟屁虫陈二狗都没带。</p>
见面后的气氛,并没预想中的尴尬,耶律丹亲自下厨做了几个精致的菜,还温了一大壶酒。</p>
两人此次重逢,除了最开始的几天,后来的关系一直很微妙。</p>
耶律丹是什么人?</p>
出身皇室、赴宋卧底,人世间的尔虞我诈几乎伴随一生,怎会看不出武从文是在利用自己?</p>
可她无法反对,也不能揭破,因为武从文做的事情恰恰正是她想做而做不到的。</p>
“那日在浙江亭,便知道你喜欢江南的酒。”</p>
耶律丹用试了试温度,探身为武从文斟了一杯。</p>
“可惜燕京没有,只能用这烈酒代替了。”</p>
武从文一愣,随即意识到什么,赶忙低头去看。</p>
桌上摆了六个碟,果然是那天在临安揽翠楼初见时,桌子上的四样菜肴和两样干果。</p>
耶律丹见他想起来了,不由抿嘴一笑,仿佛梅花初绽。</p>
武从文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着道:“想起来了,那天咱俩之间还隔着一道帘子呢!哦,对了,还有一个丫鬟!”</p>
耶律丹似乎也陷入了回忆,有一瞬间失神。</p>
“那天的菜也是你亲自做的吗?”</p>
武从文有些没话找话。</p>
耶律丹回过神来,却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提了一个要求。</p>
“还记得那天讲给我的笑话吗?能不能再讲一个?”</p>
武从文起身给自己又倒了杯酒,再次喝光后假装思索。</p>
耶律丹也不催,就那么眼眸弯弯的看着他。</p>
“那天,我还问了高僧一个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p>
“你的问题还真多!”</p>
耶律丹笑着打岔,宛如当初。</p>
武从文也完全陷入了回忆,同样像那天一样突然把脸板了起来,低沉着嗓子开口。</p>
“我问高僧‘我一直得不到自己心爱的姑娘,该怎么办才好?’”</p>
耶律丹的笑容僵在脸上,随即低下了头。</p>
武从文接着讲:“高僧指了指旁边树枝上一只艰难爬行的蜗牛。我恍然大悟,立刻问道‘您的意思是只要像蜗牛一样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一定会成功的是吗?’”</p>
耶律丹重新抬起了头,双眸盈盈如水。</p>
武从文不想讲了,他觉得自己很傻缺的选了个很傻缺的笑话。</p>
耶律丹笑着催促:“讲完。”</p>
深吸一口气,武从文强迫自己将目光从那笑靥上挪开。</p>
“高僧突然抡起木鱼锤砸了我一下,‘笨蛋!你得先像它一样有间像样的房子!’”</p>
耶律丹像当日那样捂嘴笑出了声,笑着笑着终于落下泪来。</p>
“武大哥,我好想和你一起盖那间房子”</p>
武从文的心脏狠狠被针扎了一下,脱口就要:“你可以的!只要”</p>
可话不等出口,他就看见耶律丹冲自己缓缓摇头。</p>
“武大哥,你做的那些诗里,知道我最喜欢哪首吗?”</p>
眼前的人儿自始至终没有提及宋使到来的话,这让他明白对方心意已决,劝的话怎能再出口来?</p>
“是那首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p>
</p>
耶律丹脸上重新绽放笑容,笑中带泪。</p>
“以前那些诗都是给别人做的,今天能为我写一首吗?”</p>
武从文内心一声痛苦的呻吟,止不住闭上了眼睛。</p>
耶律丹笑着在等,等到的却是摇头。</p>
“从今后,再不写诗了!”</p>
耶律丹笑得更美,轻声道:“有武大哥这句话,丹绮知足了。”</p>
武从文听她重新起曾经的艺名,猛地睁开眼睛。</p>
今日见面后第一次,耶律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痛苦的哀伤。</p>
“多希望自己真的是丹绮,便能像那镇安坊里的师师姑娘”</p>
武从文只觉一阵热血上头,隔着桌子一把抓住了她的,咬着牙道:“等我十年,必去接你!”</p>
耶律丹反握紧,眼中毫不掩饰坚定:“不等了,就是今天!”</p>
武从文没明白什么意思,只觉浑身一阵燥热。</p>
“武大哥不觉得今天的酒有什么不对吗?”</p>
耶律丹微红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靥,缓缓起身。</p>
武从文愣怔不语。</p>
“武大哥听过我弹琴,还没见过我跳舞呢。”</p>
耶律丹今天穿了一身契丹女子传统的长袍,轻扬玉臂间身姿旋起,长袍下摆微微扬起,仿若一朵绽放的梅花。</p>
武从文痴痴的看着,甚至忘记了收回桌子上的。</p>
舞姿越转越快,头顶发冠掉落,一头盘扎的发辫散开,在空中旋舞。</p>
武从文将壶中残酒一饮而尽,豁然起身上前,一把将她揽住怀中</p>
红烛火暖,伊人早去。</p>
武从文呆呆的坐在床边,中轻托着一方白绫。</p>
点点嫣红、寥寥数笔、以雪为底,好一幅傲雪寒梅图。</p>
梅枝旁,六个秀丽中带着刚毅的字---十年约,等君来!</p>
</p>
武从文占据燕京第三十天,辽燕国长公主耶律丹离城西去,耶律大石和一万契丹军随行。</p>
寒阳初升,燕京城里的百姓发现,城头已然换上了宋旗。</p>
尽管休息了一晚,董云的脸上还是写满了疲惫。</p>
蓟州城一别,这位曾在江边受过武从文贿赂的媪相红人,可谓是马不停蹄。</p>
快马赶到平州密会张觉,随即自营州入海,折返宋境回报童贯,不等事有结果又再次孤身北上。</p>
殿中气氛又沉又闷,不但人数少了一半,还全都默然不语,只有董云一个人的声音在劝慰。</p>
“诸位要理解童相,许多事情非独木可支,形势所迫之下,也是没有办法!”</p>
还是没人话,所有目光都在武从文身上。</p>
“是童相的意思,还是汴梁的意思?”</p>
武从文终于开口,却是一语直指核心。</p>
董云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叹息道:“这重要吗?从文放心,营州的那两营人马随时可以登船!”</p>
武从文眯起了眼睛,冷冷的问道:“二十万百姓呢?”</p>
董云也沉默了,半晌后才声音干涩着道:“他们是辽人”</p>
“咔嚓”一声,武从文硬生生捏碎了木椅扶,声音更冷。</p>
“辽人?大宋是只要地不要人吗?!”</p>
董云的心脏猛地一颤。</p>
武从文话里的那“大宋”两字,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却是个人就能听出没有半分敬畏。</p>
那感觉</p>
就好像在他国一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