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348章 天下局势
    武从文没有顾左右而言他,他早就在等这一句。</p>

    只见他毫不躲避的直视老将军的眼睛,语气平静而又坚定的道:“两个月后,长公主守孝期满我便娶她!”</p>

    王禀激动了一瞬,随即强压着情绪叹道:“武大人如今已经贵为燕王,为何还要更进一步?!”</p>

    武从文却还是笑、还是平静,“燕王是因为收复燕京之功,与其他无关。”</p>

    王禀下意识辩驳:“那童贯”</p>

    不等他把话完,武从文直接抬打断:“当年的那场北伐王少保虽然没有参加,可内容实情到底如何想必也是知道的。”</p>

    “你我皆是战场上下来的军人,就没必要当着明人暗话了吧?”</p>

    见对方冷着脸不话,他突然一指王荀大声道:“长公主早有明旨,凡为国开疆拓土者皆可封王!我看贵公子就很有希望!”</p>

    被突然到的王荀先是一愣,随即眼睛猛地瞪大,身体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p>

    他不是毛头子了,已经年近四旬的人不是随便什么话都能骗住的。</p>

    可武从文这话他却坚信不疑!而且知道对方指的是什么!</p>

    王禀的心情也是同样,目光和心神不自觉飘向了西方,那是西夏国的方向!</p>

    良久,王禀猛地一抱拳。</p>

    “燕王殿下,王某一直没会,今日便在这里当面感谢您这些年对西北的支持和帮助!”</p>

    着就要跪倒。</p>

    武从文抢前一步将他扶住,语气严肃的道:“你我都是汉人,脚下也是汉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何分彼此?老将军不用因为那件事情谢我!”</p>

    王禀豁然抬头,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对方。</p>

    自己刚刚的话已经算是表明心迹了可对方为何不接?</p>

    蓦地,他脑中重放了武从文刚刚的那句话,万般念头瞬间通达!</p>

    “你我都是汉人都是汉人都是汉人!”</p>

    嘴里喃喃自语,声音越来越高,王禀那双布满伤疤的大缓缓和武从文握在了一起,越攥越紧。</p>

    武从文承认自己今天来有赌的成份,却有九成的把握能够赌赢!</p>

    眼前这位老将是什么人?</p>

    在另一个时空苦守太原九个月的王禀!</p>

    皇帝投降了还在坚守的王禀!</p>

    抗旨拒不割让河东的王禀!</p>

    弹尽粮绝才兵败城破,和儿子王荀一起投汾河而死的王禀!</p>

    这种人会愚忠那个抛弃了西北军民的赵家?</p>

    谁能帮他保住家园,他就会站在谁一边!</p>

    谁若是再能帮他灭了西北人的世仇,他便会奉谁为主!</p>

    而这个世仇,就是和大宋纠缠拉锯了近百年的西夏党项人。</p>

    在女真南侵之前,如果要汉人选出一个最想击败灭国的目标,西夏的优先级甚至还排在辽国前面。</p>

    原因有二。</p>

    一是渊源。</p>

    党项本是汉臣,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和北宋,自立属于叛国。</p>

    而在中国人的心里,叛徒、还是和敌人结盟的叛徒要远比敌人本身更可恨!</p>

    二是因为党项人反复无常的无耻作风。</p>

    这货打从立国那天开始,就从没老实过,是年年犯边、岁岁劫掠,段极为残忍。</p>

    </p>

    宋军反击,这货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缩回去凭借地形和宋军耗着。</p>

    不仅如此,这货还和契丹人是一对儿默契极佳的好基友,一开战就向辽国求援,让辽军出动去捅宋军的菊花。</p>

    作为回报,北宋和辽国起了冲突,这货也会第一时间跳出来拖宋军的后腿。</p>

    不然当年宋金结盟灭辽,为啥只征调了一半西军?</p>

    就是防着这块狗皮膏药!</p>

    而最深受其害的就是与西夏接壤的西北秦凤今陕西南部、河东今山西两路,与西夏军作战的主力也是西北人----秦凤路出人、河东路出钱又出人!</p>

    近百年下来,西北各家各户几乎都有男丁死在战场上,两边可谓仇深似海!</p>

    三年前金军南侵,西夏便蠢蠢欲动想讨便宜。</p>

    只是因为女真人败得太快,只三个月便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这伙狗皮膏药受到震慑才又缩了回去。</p>

    可贼哪有死心的一天?</p>

    击退金军的大宋并没有迎来中兴,反而陷入了混乱和事实上的分裂。</p>

    根本原因就是赵氏皇族都他妈死绝了,只剩下一个刚成年的公主独撑大局。</p>

    可惜那只是个公主!</p>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除了武则天一个,谁还见过第二位能掌天下的女皇帝?</p>

    即便是辽国的萧绰和后来的慈禧,也都是凭借太后的身份实际掌权的,白了还是依附在男性皇权之上。</p>

    就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那也是在国家稳定的情况下和平夺权,起于战火的一个都不存在!</p>

    赵福金和她背后的武从文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根本就没提登基即位的事儿,只是在汴梁称“长公主”,对外宣称开府监国。</p>

    对此,各地反应不一。</p>

    黄河以北,因为是武家军从金人里夺回来的,自然尊奉长公主。</p>

    可惜经历了战火摧残,这些地方连百姓吃饭都成问题,支持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还等着朝廷救济重建呢!</p>

    汴梁城和周边地区也是一样,这里既是对长公主最忠心的地方,也是被女真人祸害得最狠的地方,活着都难!</p>

    往南走,淮海各地官员的态度就暧昧了。</p>

    他们表面上尊奉长公主,也按时交税纳粮,却从来没有足额过。</p>

    汴梁想往那里派官员?门儿都没有!</p>

    再往南过了长江,情况就更糟了。</p>

    江南自古就是本族世家大族强势的地区,再和那些南逃的官员一结合,直接就不承认长公主的身份,表示不知道是从哪随便找来的野种!</p>

    汴梁之战结束仅仅半年,江南各地就冒出来十几个所谓的“赵氏旁支后裔”,然后就彼此互称别人是假的、是叛逆,直接打成了一锅粥。</p>

    那场面,旁人不清楚,武从文那个穿越者可是熟的不得了,根本就是南明的翻嘛!</p>

    三年过去,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如今只剩下临安的弘光朝廷自称康王后裔、福州的隆武政权自称钦宗后裔、蜀地成都府的永历朝廷自称肃王后裔三家。</p>

    其他地区。</p>

    京东东西两路今山东地区最稳定,因为没受战火波及、又是武家军的老巢,所以也最为富庶,是长公主府的主要赋税来源。</p>

    汴梁西边的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地区、京兆府今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和淮海地区差不多,始终和汴梁若即若离,有赋税,但不多。</p>

    最后就是武从文此时来的西北两路了,情况更他妈复杂。</p>

    从老赵家将这里割让给女真人的消息传到那天起,西北人的心就冷了!</p>

    虽然没有宣布叛宋自立,却也不再向汴梁缴纳赋税钱粮。</p>

    当然,就算他们想,也没有那个能力。</p>

    因为这三年来,这块贫瘠土地上的人们,始终在独自抵挡西夏人的进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