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510章 她不会也是个穿越者吧?
    周绣娘知道陛下这段时间心情不好,于是不再多嘴,直接禀报了结果:“全部都和那几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p>

    武从文冷笑道:“怪不得那帮家伙最近没以前那么团结了。”</p>

    周绣娘也不禁感慨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真正的利益面前,那些所谓的同盟根本不堪一击。”</p>

    武从文点点头表示认可,随即又问:“兵源呢?”</p>

    “同样也没出乎陛下的预料,全部都是曾经的弘光朝厢军。”</p>

    “就没有生面孔?还是时间太紧,没来得及一一细查?”武从文不死心。</p>

    周绣娘摇摇头,语气有些遗憾,“自从那几家暴露之后,就一直有人暗中盯着他们,确定没有派出新人。”</p>

    “一直盯着?会不会是暴露了?那帮家伙可不简单。”</p>

    武从文难得如此心谨慎,毕竟这一战不是对外,而是深挖内部毒瘤,不能简单粗暴。</p>

    周绣娘解释道:“没用咱们自己人,都是摩尼教和史家的人。”</p>

    “杨光和彭良虎他们突然失踪,那几家就没察觉?”</p>

    周绣娘沉默,这的确是整盘计划最大的一个漏洞。</p>

    可这篓子是陛下自己捅的,她也没法抱怨,只能尽力帮着擦屁股。</p>

    不过武从文脸皮厚,丝毫没有坏事儿的觉悟,眯着眼道:“察觉就察觉吧,只要饵下得够足,就不怕他们不上钩。”</p>

    周绣娘一愣,随即恍然大悟,“陛下要答应禁海策?”</p>

    武从文看她一眼,心:“绣娘果然聪明,就是太阴鸷了些,可怜张珣那子了”</p>

    不过转念一想她的经历,最后只能暗叹口气。</p>

    周绣娘见他突然沉默,立即猜到了什么,却没有去问,心思始终都在正事上面。</p>

    “陛下,禁海策万不可行,那绝不仅仅只是岁入多少的问题。一旦开了牢笼,即便铲除了那几家,再想往回收可就难了!”</p>

    武从文听她语气焦急郑重,不禁有些惊讶。</p>

    这禁海背后的复杂真相,即便是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友,都有很多看不明白,她居然能看得透?</p>

    心里突然起了考较的心思,故意“哦?”了一声。</p>

    周绣娘整理了一下思路奏道:“陛下,臣这些年的精力一直都在南方,知道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东西。”</p>

    “我华夏物产丰饶,诸般器物更是冠绝于世,货物只要出海,便是十倍、数十倍之利,如此重利怎能舍弃?又怎能禁绝?”</p>

    “禁海一行,必定私商泛滥,到时连税都收不上来”</p>

    武从文突然插嘴道:“也不是全部禁绝,不是还有特许官船可以出海吗?到时成了朝廷的独门生意,赚的岂不是更多?”</p>

    周绣娘急道:“短期来看的确如此,铲除了那几家后,再无他人可以同朝廷争抢。可是陛下,如此重利之下必定有人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去做。”</p>

    “而且官营终究争不过私商,前者不但环节众多、规矩森严,远不如后者灵活变通。最重要的是,各级官员不是自己买卖,时间长了必定想方设法损公肥私。”</p>

    “到最后很可能把一桩暴利买卖做成赔钱货,还会败坏我大武官场风气,毁坏华夏根基,遗患无穷啊!”</p>

    武从文是彻底惊讶了,甚至都开始怀疑对方是不是和自己一样,也是个穿越者?</p>

    只见他眨巴眨巴眼睛,突然没头没尾的冒出一句,“宫廷玉液酒?”</p>

    “啥?”周绣娘懵逼。</p>

    “挖掘技术哪家强?”</p>

    “”周绣娘更懵了。</p>

    “看来不是国人穿越漂亮国首都是纽约还是华盛顿?”</p>

    </p>

    “啊?漂亮国是什么国?纽纽约和华什么顿又在哪里?”</p>

    “没事儿,看来你不是。”</p>

    武从文喃喃道,也不知道是沮丧,还是松了口气。</p>

    “啊?!”周绣娘有点生气了,既气武从文戏耍自己,又气自己孤陋寡闻</p>

    同时她还有点儿心慌,“陛下莫不是失心疯了?怎么突然开始胡言乱语起来了?”</p>

    好在武从文迅速恢复了正常,笑着解释道:“了只是下饵嘛!再海禁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时间赶得上。”</p>

    可他是恢复了,周绣娘却没那个心理素质,躬身领命,不再多言。</p>

    见周绣娘转身要走,武从文突然冲着她背影道:“此次事了,锦衣卫便将摩尼教收编了吧。”</p>

    顿了顿,语气突然阴森,“不愿意的,全部绞杀,那也是个不该存在的毒瘤!”</p>

    一句话,直接把周绣娘重新拉回了熟悉的节奏,“这画风才对嘛!看来刚刚陛下只不过是走神儿了”</p>

    </p>

    华夏三年,七月初。</p>

    武从文突然连下两旨。</p>

    第一,奏准了刘吾醒的禁海策,并着其掌总制定细则。</p>

    第二,宣布十日后启程北返汴梁。</p>

    圣旨一出,虽然已经恢复平静,但始终别别扭扭的江南,瞬间统一了声音,到处都是“圣天子在朝,天下幸甚”的歌功颂德。</p>

    一时间,仿佛新生的大武朝真的已经盛世降临,哪哪都是好的!</p>

    在这种形势下,武从文的第三道圣旨没有遭到任何反对,甚至连质疑都没有。</p>

    正在筹建的备倭军,主将人选没有采纳任何人的推荐,武从文任命了张俊。</p>

    就是那个岳飞、韩世忠南下前,就和汴梁眉来眼去,南下后又一直在江宁按兵不动,即便最后被收缴了兵权也毫无怨言,人称弘光朝“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p>

    在所有人看来,陛下这个任命的背后有两层意思。</p>

    一是酬功兼拉拢人心,报答张俊这类将领在南下时的配合。</p>

    二是仍然不信任江南人,不可能把十万大军交到他们里。</p>

    这才正常嘛!</p>

    陛下到底是马上皇帝,怎么可能无底线的妥协,没点儿脾气才不正常!</p>

    长江南北的明争暗斗迅速升温。</p>

    谁家出多少兵,分到几个军官名额,要不要争?</p>

    争夺迅速白热化,终于有人拿出了真正的家底儿,族中精英尽出,替换了先前的人选。</p>

    有人起了头,其他人被迫跟进,一时间最早的备倭军名单,简直被改的面目全非。</p>

    这还只是表象,隐藏最深的世家大族其实并不怎么看重兵权,甚至认为那是取祸之道。</p>

    这些阴沟里的老鼠最看重的,其实是相对不起眼的禁海策!</p>

    特许官船数量多少?谁家可以参与?禁海的力度究竟多严?实在轮不上的家族如何安排?</p>

    一时间,风暴的中心刘府从早到晚门庭若市,持拜帖的队伍排出了二里地,满载的马车更是停满了半个临安城。</p>

    武从文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七月十五全家如期启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