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九是临安城里有名的书先生,尤其擅长隋唐演义,一部东周列国也得异彩纷呈。</p>
几个月前城外有灾民聚集闹事,城内戒严,各家酒馆的生意随之一落千丈,他的日子一下就艰难了起来。</p>
单九再受欢迎,也是个没有任何地位的下九流,每天从早到晚得口干舌燥,收到的打赏不少,可绝大部分都进了幕后行会的腰包,能落到自己里的也就够十天半个月能喝一顿酒而已,根本没什么积蓄。</p>
正发愁间,临安城里有名的史家找到了他,而且是直接找的,并没有通过行会。</p>
当时单九还暗自庆幸,觉得这回能多落几个大子儿,却不知道压榨自己的那帮家伙早就彻底消失了。</p>
听书的只有史家少爷一人,听完后很满意,挥挥让人把他带了下去。</p>
单九还以为是要去领赏,不想直接被人用药麻晕了,再醒来已经到了江宁。</p>
他开始还以为遇到了绑票的,可又奇怪鼎鼎大名的史家绑自己干啥?又他娘的榨不出什么油水!</p>
和单九担心的不一样,自己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每天被好吃好喝的养着,唯一要干的一件事儿就是接受“培训”。</p>
嗯,就是培训,单九听那帮当兵的私下就是这么的。</p>
培训的内容对他来也不难,就是老本行。</p>
单九脑子好使,见和自己一起的同行足有好几百人,其他班加在一起人数更多,立刻便放下了心来。</p>
这么多人总不能都是绑票吧?至少自己的命暂时无虞。</p>
台上,三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单九早就练出了一门“分心二用”的本领,一边想着心事,也不耽误坐在那吐沫横飞。</p>
随着培训的深入,他很快就琢磨过了味儿来----自己这是要被派上大用场了!</p>
想到这,单九不由得再一次激动起来,集中精神之下,一部吃人传得愈加声情并茂,后台不知已经听过多少遍的李师师,也是心情跟着情节跌宕起伏。</p>
这吃人传也是武从文写的,只是没像白毛女那样通篇原创,仅仅提供了一个大纲,具体故事情节完全是那些被“请来”的书先生集体补全的。</p>
别,这些下九流的确接地气,游走各地的流浪书人见多识广,一桩一件可怜又可恨的故事都有现实原型,像单九这样有资格“坐馆”的又最清楚怎么改编后更抓眼球、最能刺激人心。</p>
“可怜那张三嫂被轮番糟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浑身赤裸的已经没了人形,却又听自己只有六岁的闺女巧姐,也被那贾家捉走抵了债,便趁着自家男人熬粥的空档从稻草垛上起了身,奔出门去一头栽进了院中水井!”</p>
吃人传不同于传统话本,乃是由一个个独立的故事组合而成,每个故事的篇幅较短,从头讲完也就是三两个时辰的事儿,这一回红丸张巧姐已经到了第一个“高潮”。</p>
这种欠了印子钱还不起,最终家破人亡的故事在此时的江南随处可见,每户人家即便自己没碰上过,左邻右舍也总有活生生的例子。</p>
</p>
因此台下的观众代入感特别强,不少人已经开始低声抽泣,个别感同身受的甚至再次不自觉的站了起来。</p>
单九彻底进入了状态,一个时辰下来竟是连口水都不喝,很快讲到了被卖到青楼的巧姐长大,到了该接客的年纪。</p>
听着一大群被描绘得猥琐不堪的老色批,扯着嗓子高声竞价,台下的观众都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一个个全都咬着牙屏住了呼吸。</p>
一夜惨叫,三年摧残,真实年龄只有十四岁的巧姐已经成了残花败柳,青楼的老鸨就筹划着再捞最后一笔。</p>
当年带头糟蹋张三嫂的贾府管家再次出现,花了十两银子给巧姐赎了身。</p>
巧姐本以为脱了地狱苦海,却在“新婚之夜”看见了贾府管家屁股上的胎记,一下便认出对方身份,抵死反抗之时用剪刀划伤了那个混蛋的命根子。</p>
这下可彻底惹恼了那个畜生,居然先让一群狗腿子没日没夜的霍霍了巧姐三天,然后又以低价将巧姐卖进了最低贱的窑子!</p>
故事结尾,不到十六岁的巧姐怀着身孕奄奄一息,老鸨居然趁着她还有最后一口气,将其腹中已经成型的胎儿活着剖出,卖给了贾家老太爷炼成了延年益寿的红丸丹</p>
台下的人群再也忍不住了,女人们嚎啕大哭,男人们怒吼着没像之前那样冲击舞台,而是集体向着最近的贾家庄园方向冲去。</p>
红丸张巧姐在他们耳中可不是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真事儿,就在这天台县,张巧姐就是真名,只是已经全家死绝</p>
现场的士兵没再阻拦,当晚占地百亩、内里雕廊画栋的贾家庄园整整喊杀了一夜,冲天的大火染红了半边天!</p>
天台县的百姓犹不解恨,天亮后又浩浩荡荡的杀向了临海县城,那里是台州州治所在,贾家的老巢祖宅就在城中。</p>
不过在四面八方的人流赶到之前,贾府已经从人间消失了,和天台县同一时间,临海县也在搭台唱戏。</p>
只是和天台的剧目有所不同,临海演的不是白毛女,而是一出倭寇屠村。</p>
舞台高度还原了数月前海寇来袭的惨状,同时很直白的揭露了海寇背后真正主使----正是号称江南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p>
武从文可没瞎编,所有内容甚至细节,都是锦衣卫暗中查实了的。</p>
临海的百姓这才明白,那股天杀的海寇为啥既不攻城,劫掠村庄也明显是挑着来的,很多地方明明就在前进的路上,偏偏非要绕开。</p>
他们之前以为是海寇故意行踪飘忽不定,免得被赶来的官军逮住,看了戏后才恍然大悟。</p>
原来海寇绕过的都是贾家的地盘,屠的都是自耕农聚集的村庄!</p>
再想想海寇退去之后,那些被屠村庄的土地都进了谁的口袋,临海人愤怒了,怒火比天台人更加炽烈百倍,连第二场评书都没开讲,就浩浩荡荡的杀向了临海城。</p>
自诩千年不倒的世家大族,自信皇帝来了也奈何不了自己,甚至还得求着自己的千年世家,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都没用武从文动,就被自己从来没放在眼里过的低贱百姓灭了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