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 第194章 第一次面圣
    刘雨薇不知不觉走到妹妹的院子外,</p>

    “到我了,到我了,芳儿,踢给我。”</p>

    “来了,二姐接住。”</p>

    一个色彩鲜艳的毛毽子落在刘雨薇的脚边。</p>

    “姐姐,你来了?”少女脸上挂着纯真的笑跑了过来。</p>

    “菲儿,怎么玩得一脸的汗。”</p>

    一直冷漠的刘雨薇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拿着帕子给妹妹擦拭着汗水。</p>

    帕子落在左脸连着脖子那里,帕子有些阻塞,刘雨薇的眼神有些闪躲。</p>

    “姐姐,没事的。”刘雨菲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安慰着姐姐。</p>

    刘雨薇自责地看着妹妹,“要不是我,菲儿就不会这样。”</p>

    “不怪姐姐。”刘雨菲摇头。</p>

    早些年,因为母亲总她身上的烫痕是姐姐造成的,刘雨菲怪过姐姐。</p>

    可父亲跟她过,姐姐那会儿不过也才几岁。</p>

    且那滚烫的茶水,是她自己跑过去,撞到端茶的丫鬟,所以才伤了的。</p>

    刘雨薇看着妹妹更自责了,中的瓷瓶刚要拿出来,又放了下来。</p>

    “姐姐,这是又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啊?”</p>

    刘雨菲抓起她的,拿过那的瓷瓶。</p>

    “嗯哼,姐姐又去买了贵重的药膏给我了吧?我一会儿就用。”</p>

    见妹妹这副开朗的模样,刘雨薇也忍不住勾唇笑了下。</p>

    “这是姐姐的朋友开的铺子,叫修复面膏,是能消痘印和斑呢。”</p>

    等刘雨薇一走,刘雨菲把中的瓷瓶给丫鬟。</p>

    “晚上涂上,到底是姐姐的一番心意,虽然只是白费心思。”刘雨菲眼神空洞的笑了下。</p>

    沈遇安下值回来,发现沈家三位女主人正在数钱。</p>

    “哟嚯,今儿个沈家三位老板挣了不少呢。”</p>

    然后人高马大的沈遇安被沈青盼跳着敲了一个栗子。</p>

    一数完,沈家人面面相觑。</p>

    还别,去掉成本,今日挣了七百两。</p>

    这可是去除成本的纯利润啊。</p>

    “不过今日能挣这么多,还是因为果丹郡主她们,明日收入怕是连今日的一半都不到。”沈青盼有些担忧地。</p>

    沈遇安倒是有不同的法,“虽是如此,但咱家的东西用过之后,肯定有不少回头客,到那时,每日客源不用担心了。”</p>

    “遇安得在理。”王氏最清楚花想容的东西加了什么了。</p>

    香皂那些没加别的东西,但修复面膏可是加了沈遇安给的那绿色的东西。</p>

    光是这修复面膏,就能让花想容在京中站稳脚跟。</p>

    次日,和沈青盼预估的一样,收入下降了很多。</p>

    不过也不少,今天最好卖的,也是口脂和香皂。</p>

    这些东西价钱没修复面膏贵,但东西好用啊。</p>

    </p>

    于是,花想容渐渐在京城贵女们之中风靡起来。</p>

    而沈遇安,则在日复一日之中,终于修完前朝国史和记录那些,正在修大楚的国史。</p>

    一个房内的几位大人,无一不为沈遇安的速度感到惊奇。</p>

    “沈大人,你什么?前朝的国史你都修完了?”冯学士没注意,直接拔了自己一根胡子,痛得他龇牙咧嘴。</p>

    见沈遇安点头,冯学士顾不得喝茶了,上前检查沈遇安修的前朝国史。</p>

    石侍讲也是,拿着一本看了起来。</p>

    前朝,大楚之前的朝代都要修啊,这可是大楚之前的朝代国史,可不是一个朝代的国史啊。</p>

    冯学士和石侍讲看了一会儿,二人面面相觑。</p>

    都是修前朝国史的过来人,他们看得出来,沈遇安确实认认真真修了前朝国史和记录。</p>

    特别是石侍讲,他之前看到有些地方,语言不清,他记得很清楚,虞朝这里的国史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沈遇安竟然还多方考究记了下来。</p>

    二人走到角落里,冯学士抬头示意石侍讲。</p>

    “此子不凡,石大人,你这些时日还是别为难对方了。”</p>

    能沉下心来做这些繁琐枯燥的事几个月,并且还做得这么好,对方有这毅力和恒心,做什么不成功?</p>

    这些时日,石侍讲从未带沈遇安进宫面圣,只让沈遇安修这枯燥的国史。</p>

    可不就是故意为难沈遇安的,别人不知道,老油条的冯学士哪能不知。</p>

    这翰林院的状元好几个,学问好的翰林可不少,想快些往上爬,靠的可是面圣的会。</p>

    石侍讲脸皱到一起,“冯学士,不是下官故意为难沈大人的,是章掌院授意下官做的,沈大人年轻气盛,压一下。”</p>

    冯学士抚了抚胡子,“估摸着是沈状元刚高中状元那几个月,圣上老要宣沈大人,可沈大人迟迟不回,掌院在圣上那边落了面子,生气了。”</p>

    “下官也听闻过这件事,听闻圣上已经宣过贺探花和唐榜眼,怕真是沈大人回来太迟,圣上宣了几次人不在,之后国事繁忙,便也没想起沈大人来。”</p>

    二人声音极,其余人都听不到,只见二人在角落里嘀嘀咕咕的。</p>

    正在编修的沈遇安,可算是知道章掌院那日为何看他不顺眼了。</p>

    估摸着怕是还有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p>

    沈遇安只觉得无辜,这北地本就远,他自己来回还好,但是家人可不能和他一样奔波,而且他也在假中及时消假啊。</p>

    最多就是到了京城,多耽搁了几日安顿家人。</p>

    再了,这日后还要打工无数年,沈遇安自从穿越到这大楚,就没真正放松过,可不得抓紧时间咸鱼几天。</p>

    正当石侍讲想下次带沈遇安进宫面见圣上的时候,大太监张大海亲自到翰林院,宣沈遇安进宫面圣。</p>

    “沈大人,跟洒家走吧。”</p>

    沈遇安作揖,走到张大海的身侧。</p>

    沈遇安用宽大的衣袖遮挡,给张大海递了一个荷包。</p>

    “本官第一次面圣,恐会失仪,还请张公公提点一二。”</p>

    张大海接过荷包,看了一下温和看着他的沈遇安,和善地笑了笑。</p>

    这沈状元也是难得的妙人啊。</p>

    他这个大太监得好听点,是大内总管,不少官员巴结他,可有些官员面上巴结,眼中的鄙夷却毫不掩饰。</p>

    张大海掂量了一下荷包,用尖细的声音压低:“朝中几位大人和圣上正在为平原府汛期而感到烦忧。”</p>

    “多谢张公公。”沈遇安作揖道谢。</p>

    平原府汛期,沈遇安快速对一下大楚的舆图。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