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 第231章 上书房授课
    坐到马车上,建安公主看向迷迷瞪瞪的女儿。</p>

    “就这么喜欢沈大人啊?”</p>

    郡主迷迷糊糊点头,“因为大哥哥抱着舒服。”</p>

    建安公主只以为女儿喜欢沈遇安,是因为对方之前救了女儿,所以没多想,看着女儿的睡颜,建安公主勾唇露出一个冷笑。</p>

    戚家,等着吧。</p>

    在京兆伊和五城兵马司合力搜寻之下,还真在京城又找到了一处通往京郊的密道。</p>

    这却让文德帝更生气了。</p>

    这可是京城,竟然有人能在朝廷毫无察觉下,挖了两条通向城门外的密道。</p>

    一直到开春,这件事才渐渐平息。</p>

    期间,建安公主的驸马爷有个最得宠的妾室死了,那妾室还不是一般人,是驸马爷的表妹,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情谊。</p>

    外界都传言这妾室受宠被建安公主所妒,而殒命。</p>

    “公主。”丫鬟担忧地看着建安公主。</p>

    建安公主冷笑,“哼,此事虽是柳氏做的,可若是没有人在挑拨离间,那柳氏也没那么大的胆子。”</p>

    “明明是戚家舍了柳氏,却让本宫背这个黑锅。”</p>

    她还没算账,戚家就着急把柳氏推了出来。</p>

    想到柳氏临死前歇斯底里她害了她的孩子,建安公主忍不住皱眉。</p>

    她何时害过柳氏的孩子?真可笑。</p>

    若她真那么善妒,柳氏连妾都做不得,更何况怀孕了。</p>

    “云儿,让人继续查下去,本宫倒是要看看,这戚家,到底是何人容不得沅奴一个的孩童。”</p>

    建安公主满面怒容。</p>

    云儿也面色凌厉:“是。”</p>

    她从跟着公主,郡主也是她从襁褓中的婴儿看到如今的。</p>

    对于戚家,云儿也恨上了。</p>

    连戚仲复这个驸马爷也左右看不顺眼起来。</p>

    戚仲复满面怒火走进来,被云儿翻了个白眼。</p>

    “建安,你是如何教丫鬟的,连我都敢不敬了。”</p>

    建安公主冷冷地看着他,戚仲复脸色变得铁青。</p>

    “你为何偏要揪着这事不放,毒杀了表妹。”戚仲复怒不可遏地看着建安公主。</p>

    建安公主这些年早已学会心平气和,只冷冷道:“如何是本宫毒杀柳氏?本宫可还未做何。”</p>

    戚仲复哑口无言,只能瞪着眼喘气。</p>

    这日,沈遇安进宫给皇孙们授课。</p>

    “你就是那个连中六元的沈状元?”</p>

    沈遇安看向变声的少年。</p>

    “正是下官,太孙殿下。”</p>

    变声少年,也就是太孙摩挲着下巴看沈遇安。</p>

    这沈大人,长得倒是一副好相貌,也就比他逊色一点点啦。</p>

    不对,太孙公冶谦回神,他是要为难授课先生的。</p>

    “听闻沈大人才智过人,不知给我等授是何课?”</p>

    比公冶谦一些的少年彬彬有礼起身,“兄长,沈大人古今最厉害的状元,授的课自当不一样的。”</p>

    沈遇安挑眉。</p>

    “公冶靖殿下这话何意?”</p>

    “你认识我?”公冶靖看向沈遇安。</p>

    “上书房几位皇孙和公子,别的夫子和下官过。”</p>

    再这么一对上年龄和性格,想不猜到都难。</p>

    “沈大人却是有些聪慧的。”公冶靖笑盈盈地看着沈遇安。</p>

    公冶靖是二皇子的长子,而太孙公冶谦是太子的长子。</p>

    两人年纪相差不大,但性格迥异,太孙叫公冶谦,但人调皮得很。</p>

    </p>

    而公冶靖,在别的翰林那里,名声倒是比公冶谦好上许多。</p>

    沈遇安也没开始授课,只是和上书房几个顶顶金贵的皇孙认识了一下。</p>

    在太孙公冶谦和边上的皇孙聊天的时候,沈遇安开始授课了。</p>

    没一会儿,太孙坐直了身体。</p>

    实在是,沈遇安的授课,和别的翰林不一样。</p>

    别的翰林授课比较深,虽他们从启蒙,但一直听着枯燥的课也容易走神。</p>

    而沈遇安不一样,不止把典故得有趣,还容易记住。</p>

    “今日的授课就到这里。”</p>

    “啊,时辰这么快么?”</p>

    沈遇安浅笑地看着意犹未尽的太孙。</p>

    这么大的少年,照本宣科念叨着大道理,听者容易厌学。</p>

    沈遇安出了上书房,就见太子站在外面。</p>

    “太子殿下。”</p>

    “沈大人免礼。”</p>

    “未曾想沈大人授课如此有意思,本宫也忍不住多听了几句。”</p>

    哪是多听几句啊,沈遇安都知道对方就在外面一直看着呢。</p>

    沈遇安还觉得太子在考量他,所以讲得那叫一个激情澎湃。</p>

    得更有趣了。</p>

    “沈大人不愧是古今第一位连中六元的状元,本宫也为卿的文采而折服。”</p>

    太子这么夸,沈遇安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p>

    “不过是取了巧思。”</p>

    他所教的,任何考上进士的翰林,都能引经据典,而皇孙们这么感兴趣,不过是讲的时候换了个法子。</p>

    得不那么死板,课间加点幽默进去。</p>

    “谦儿这孩子,近些时日来,太过顽皮了些,夫子们都他不用心听讲,沈大人,谦儿很喜欢你的授课,日后你多担待些。”</p>

    这是为公冶谦好话?</p>

    毕竟一开始,公冶谦对沈遇安不是很欢迎。</p>

    “殿下,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有主意的年纪,下官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p>

    沈遇安聪明地把叛逆写成了有主意。</p>

    他在大楚没叛逆过,不过在末世前,他确实也叛逆过。</p>

    “沈大人确实有本事,本宫会在父皇面前,为沈大人美言几句的。”</p>

    “那下官多谢殿下了。”</p>

    沈遇安不欲和太子有太多交集,借口翰林院还有事就先告辞了。</p>

    公冶靖出来,就见太子和沈遇安相谈甚欢,眼神微闪。</p>

    沈遇安回了翰林院,潘风华上前。</p>

    “沈大人第一次为皇孙们授课,感觉如何?”</p>

    沈遇安想了下安静听课的皇孙,“皇孙们都很乖巧。”</p>

    潘风华不解地看着他,而后对他挤眉弄眼:“我懂,不能非议皇孙。”</p>

    沈遇安好笑地看着潘风华,知道他误会了,但沈遇安也没和他争论。</p>

    公冶煜去了御书房。</p>

    “父皇。”</p>

    “来了,这些奏折你批阅一下。”文德帝头都没抬。</p>

    公冶煜在御书房有自己的书案,张大海把奏折搬到太子的书案上。</p>

    太子看着书案之上的奏折,这些年来,他批阅了无数奏折,可却一直做不得拿玉玺之人。</p>

    太傅和父皇的施压以及看重,让他心中的欲望,不时上上下下,不得安心。</p>

    几个皇弟越来越大,就连皇孙也即将长成,如何不让他感到威胁。</p>

    奏折批阅完,公冶煜这才和文德帝增加天家父子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