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想容内。</p>
出了这件事,几人也没什么心思要出去玩耍,纷纷和沈青盼道别。</p>
“不若明日到家中做客吧,祖母和娘亲很喜欢你们上门来做客。”</p>
沈青盼觉得有些愧疚地看着几人。</p>
今日本是要出门玩的,因着她要盘账耽搁了一会儿,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p>
“好啊,明日我们去找你,我可喜欢沈姐姐你家的点心了。”关彤彤抓着沈青盼的兴奋道。</p>
柏乐之打趣道:“我看你是喜欢沈家的菜吧?”</p>
几人看向她,关彤彤讪笑。</p>
几个姑娘纷纷道别。</p>
沈遇安注意到,角落里那气质不凡的妇人悄然离开。</p>
回了家中,沈遇安把凌三姑娘的事和家人。</p>
“她是疯了吗?我们沈家哪里得罪了她?遇安好心宽慰她,她竟然还恩将仇报。”刘氏满脸怒容,声音震天响。</p>
“姐,”沈遇安看了一眼沈青盼。</p>
沈青盼摇头,“这件事怪不了遇安,你也是好心。”</p>
谁能想到,一次的好心,换来别人的恶意呢。</p>
沈青盼见家人面色还是很不好,转移话题道:“奶,我邀了果丹几个明日到家中,孙女去做几个好吃的点心。”</p>
“果丹她们明日要上门?是该好好准备,对了,明日让厨房多做几个菜,去你的院子吃,你们几个姐妹也能放松些。”</p>
王氏也从年少走来,自是知道,这么大的女孩子,不喜欢凑到长辈跟前,不自在。</p>
沈青盼出了门,王氏看向孙子。</p>
“这事就这么算了?”</p>
王氏可不信孙子就这么放过那找事的几人。</p>
“奶就看着吧。”</p>
半夜,沈遇安的书房灯火通明。</p>
李平见本应该熄灯就寝的大人出现在书房,有些诧异。</p>
“大人,夜已深,距起身前去上朝不到一个时辰。”</p>
沈遇安听到书房外的声音,起身打开房门。</p>
“明日我骑马上朝,你不用跟着去,进来帮忙磨墨。”</p>
李平看着穿着整齐的大人,低头跟了进去。</p>
有人磨墨,沈遇安的速度快了许多。</p>
一直到时辰差不多了,李平听着打更声,低声道:“大人,我去厨房拿些吃食。”</p>
沈遇安颔首。</p>
李平去了厨房,杨陈氏才刚起火。</p>
“今日怎地这么早?大人可是起了?”</p>
“大人昨夜就开始忙公务了,婶子你做些吃食,我端过去。”</p>
杨陈氏脚麻利地忙活着,不到二刻就做了一碗荤素搭配的面。</p>
“婶子的艺就是好,对了,婶子,帮我也做些吃食,今日大人不让我跟着,一会儿大人上朝后不用我伺候,我吃饱就睡一会儿,昨夜都没睡好。”</p>
杨陈氏应了。</p>
李平端着面进来的时候,沈遇安刚放下笔。</p>
“大人,陈婶子做的面,您快尝尝。”</p>
沈遇安移步到一旁的桌子上吃了起来。</p>
李平把沈遇安写的奏折摆放好,这上面的墨水还没干,需要晾一会儿。</p>
沈遇安吃完汤面,洗漱一番,换了官服。</p>
“大人。”李平把书案上的奏折递给沈遇安。</p>
沈遇安看了两眼,见没问题收了起来,骑马离开了沈家。</p>
见大人走了,李平打了哈欠,去厨房捧着面吃了起来。</p>
“嗝婶子做的汤面就是好吃。”</p>
杨陈氏见他吃这么开心,还给他煎了个鸡蛋。</p>
“谢谢婶子。”</p>
</p>
杨陈氏嘴角一扬。</p>
这孩子嘴甜得很,她心甘情愿帮着做汤面。</p>
沈遇安来得早,没多会儿,陆陆续续不少翰林院的同僚站在边上。</p>
沈遇安含笑地和众人打招呼。</p>
“沈大人,多谢昨日送过来的菜,许久未吃到你家的菜,昨日一吃,珍馐美馔呐。”</p>
潘风华和沈遇安寒暄。</p>
“原先答应过你的。”沈遇安淡声道。</p>
前面的冯学士听了声音转头回来,“沈大人,你家中的菜可以卖了?那卖与本官一些可行?”</p>
杜学士也跟着附声道:“沈大人,本官也想买上一些。”</p>
沈遇安瞥了一眼杜学士:“今年家中种的菜不多,就自家吃,潘大人帮了个忙,所以才送了些过来。”</p>
“这样啊,倒是可惜了。”冯学士抚须惋惜道。</p>
杜学士皱眉,有些不悦。</p>
既是可以送潘风华,为何连卖都不卖给他们呢?</p>
都是一个房内的同僚。</p>
潘风华看了两下沈遇安和杜学士,眼睛一转。</p>
他消息灵通,已经知道昨日的事,总感觉沈遇安在憋个大的。</p>
时辰一到。</p>
宫门打开。</p>
沈遇安看了一眼前面的杜学士,抬步跟了上去。</p>
一上朝,华大人上前:</p>
“慎郡王私养兵马,卖官鬻(y)爵,拐掳幼童逼良为娼等无数伤天害理之事,罄竹难书,臣,恳请陛下治罪,还大楚一片清明。”</p>
朝中大臣上奏让文德帝治慎郡王的罪。</p>
没人敢给慎郡王求情,慎郡王做下这等伤天害理之事,谁敢求饶啊。</p>
没见许多朝堂上少了好几个实权在握的大臣么?</p>
这会儿人都在天牢中,等候发落呢。</p>
文德帝当然不会心软,只是慎郡王之事,还须要再查。</p>
“此事事关重大,牵连其中的官员无数,需查清慎郡王的势力,容后再行发落。”</p>
“陛下,平原府湔堰由韩尚书带人开始修建,当地百姓自愿帮忙修堤,百姓们感恩陛下从不放弃平原府,韩尚书亲自落笔,画了百姓们跪拜谢恩,歌颂陛下的恩德。”</p>
那人拿出一幅画来。</p>
文德帝因慎郡王之事沉着的脸缓和起来。</p>
“陛下仁德,乃百姓之福。”</p>
“陛下仁德,乃百姓之福。”</p>
朝堂上的百姓纷纷附和。</p>
文德帝心情愉悦。</p>
只有户部尚书李大人心中嘀咕。</p>
怪不得韩黑子能当上六部之一的工部尚书呢,这黑子看着老实巴交,其实会拍马屁得很。</p>
等朝中大臣上奏完。</p>
张大海拂尘一摆动,尖细的声音在金銮殿中响起。</p>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p>
“微臣有事启奏。”</p>
清朗的声音在朝堂中响起。</p>
众人诧异地看着沈遇安。</p>
这还是沈遇安第一次上奏。</p>
“杜学士玩忽职守,买卖连年科举试题,誊写朝廷孤本卖与书局。”</p>
朝堂哗然。</p>
没想到沈遇安第一个要参奏的,竟然是同一个衙房的同僚。</p>
不少人意味不明地看着沈遇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