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 第302章 论功行赏
    “啊哈哈。”沈青盼捧腹大笑。</p>

    “娘,放我下来。”</p>

    沈遇安无奈扶额,他娘也太热情了些。</p>

    “行了,快把遇安放下来,成何体统。”</p>

    王氏虽是这么,脸上的笑却毫不收敛。</p>

    刘氏把儿子放下,上上下下看着儿子,不停地着瘦了。</p>

    沈遇安觉得他就是没瘦,在长辈眼中也是瘦了。</p>

    有一种瘦就是家长觉得你瘦了。</p>

    “奶,娘,姐,我升官了,还有,这些都是陛下和皇后给的赏赐。”</p>

    “升官了?遇安可真厉害。”刘氏竖起大拇指。</p>

    对于沈遇安升官,沈家人很惊喜,但沈家人这么开心,是因为沈遇安平安从平原府回来了。</p>

    “大人,热汤准备好了。”</p>

    李平乐颠颠地跑了过来。</p>

    沈遇安和家人了一声,就回自己的院子洗澡去了。</p>

    而沈家三个女人见沈遇安走了,这才开始去看那些赏赐。</p>

    王氏看着盒中的条状物惊道:“这是螺子黛。”</p>

    “京城的铺子。”</p>

    “京郊的庄园。”</p>

    这,沈家三个女人看着这些东西面面相觑。</p>

    东西越来越贵重,三人有些震惊。</p>

    沈遇安洗漱好到膳厅的时候,就见三人安静地坐着。</p>

    “怎么了?”</p>

    家中这么安静,沈遇安有些疑惑地看着她们。</p>

    “遇安呐,平原府瘟疫你是立了功,可这赏赐也太过了吧?又是升官又是大赏的。”</p>

    王氏面色有些沉重地看着孙子。</p>

    沈遇安反应过来,看来家中还不知道他救了太子。</p>

    沈遇安简单地把事情了下。</p>

    听到太子差点死于瘟疫,三人倒抽一口凉气。</p>

    刘氏更是惊呼道:“没想到这瘟疫这么厉害,大家都安全回京,我以为没那么危险呢。”</p>

    “还好遇安你平安回来了。”王氏双合十,一脸庆幸。</p>

    知道孙子有异于常人的本事,王氏却还是很担心孙子。</p>

    看着家人关心的眼神,沈遇安黑眸中满是笑意。</p>

    “奶,我的本事你还不知道么。”</p>

    沈青盼闻言看了一下弟弟,臭屁得很。</p>

    刘氏也是这么以为的,除了知晓内情的王氏之外,两人都觉得沈遇安在臭屁。</p>

    沈遇安在外沉稳,但面对家人的时候,有时候还是很松散的。</p>

    所以沈家人还一直觉得他是个孩子。</p>

    三人没想过在她们眼中是个孩子的沈遇安,在金銮殿上大杀四方。</p>

    甚至把永乐县主的封号都搞没了。</p>

    劳太保的孙子差点在牢里出不来。</p>

    “对了遇安,宫中赏赐你看过了么?”王氏问道。</p>

    沈遇安摇头,“一路上急着回来见你们,无心看这些。”</p>

    王氏让下人把赏赐都拿了上来,沈家人看着这些赏赐。</p>

    </p>

    “遇安,奶知道你圣眷正浓,可这,赏赐是不是太过丰厚了?”</p>

    个不好听的,出了瘟疫,官员去处理,也是职责所在。</p>

    没见几个太医都只得了点赏赐,可沈遇安又是升官又是赏赐的。</p>

    而且这些赏赐太丰厚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捧杀遇安。</p>

    可又没必要,沈家什么情况,用得着一个帝王做局捧杀么?</p>

    见家人担心,沈遇安沉吟片刻道:“升官应该是二皇子让我去平原府的补偿,至于其他的赏赐,是皇后娘娘给的,嗯,我看一下。”</p>

    沈遇安猜测,他这次升官,是因为瘟疫之事他处理得还不错。</p>

    加上家里送过来的草药很及时,所以给他升了官。</p>

    可能还有些原因是,他临走前给的那颗人参?</p>

    想到陛会拿出来的。</p>

    “这铺子好像是李家的产业,应该是太子那边给的。”</p>

    “庄园应该是皇后娘娘的笔。”</p>

    这就是太子那边的谢礼了。</p>

    “这,遇安,会不会太多了。”王氏犹豫道。</p>

    “拿着吧,上位者的谢礼拒了不好。”</p>

    在皇宫中,他拒绝是礼节上要客气一下,若是真不收,对方会以为你所求过大。</p>

    所以这个谢礼怎么都要收下才行的。</p>

    “呀,那咱们家有庄园了?”刘氏抚掌大笑。</p>

    大家含笑地看着开心的刘氏。</p>

    “明日我就去庄园看一下。”</p>

    “不急,先吃饭吧。”王氏让人把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来。</p>

    沈遇安在皇宫之中吃过了,但他胃口大,家中的菜又是按他的喜好做的,他吃得那叫一个开心。</p>

    次日一早,沈遇安还没去吏部报到,就先去上早朝。</p>

    任命什么的还没弄,沈遇安还是站在原先的位置。</p>

    “沈大人,恭喜啊。”周围的同僚和沈遇安打招呼道贺。</p>

    沈遇安含笑地一一应了。</p>

    时辰一到,宫门打开,沈遇安迈着四方步不急不缓走在后面。</p>

    到了金銮殿,没等多久,帝王驾临。</p>

    “陛下,韩察大人在平原府洪涝一事中,行事果断减少百姓死亡,领百姓灾后重建,此乃大功啊。”</p>

    韩尚书在洪涝一事中确实立了不少功劳。</p>

    平原府今年的洪涝,比前几次损失了很多。</p>

    湔堰虽还没完全修建好,但看奏折上所写,确实有抵挡洪涝泄水之用。</p>

    韩察大人提前察觉到水位不对,通知了下游的百姓,事后又带着百姓抢救不幸被冲的百姓,迅速修建房屋。</p>

    可见韩察能当上这个工部尚书,靠的可不止是文采,本事也不容觑。</p>

    “韩爱卿当赏。”</p>

    “高永之高大人,平原府知府,时疫爆发时,为安抚百姓,毅然进入疫区,和染疫百姓共度生死,在平原府群龙无首时,治理平原府,没有让平原府大乱,有功之。”</p>

    虽然平原府发生了洪涝和瘟疫,但这也不是高大人的错。</p>

    事情发生的时候,高大人也为百姓做了许多,所以这次也有功的。</p>

    “平原府祝福祝大人为国为民,不顾自身安危出入疫区,为百姓们筹良药,呕心沥血,最后更是身染时疫,差点殒命,其夫人更是变卖嫁妆高价买药,为百姓求来一线生。”</p>

    “大楚有此官员,乃百姓和朕之福。”</p>

    高知府能不能再进一步沈遇安不知道,但祝大人这次肯定是要升迁的。</p>

    想到祝大人的名字,沈遇安莞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