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 第452章 族中发展
    沈遇安回到前厅,沈家人询问安顿好沈云之没。</p>

    “云之和我们还是有些生分了,过些时日便好了,奶你们也不用太过生分,免得云之有寄人篱下之感。”</p>

    “也就是敬武两夫妻在石头镇教孩子和族里生分了,幸亏有老族长盯着。”</p>

    沈敬武跟何氏两夫妻,以前沈遇安还没出头的时候,是瞧不起村里的沈氏族人的。</p>

    特别是沈敬武,读了几本书心高气傲,以前他学识比一个同窗还好,结果人家考了个童生便能开间私塾,当个受人尊敬的先生,还有束修贴补家用。</p>

    而他却跟个上门女婿一样,不时还要被何家人挑刺。</p>

    他本有希望科举改变命运,却因为沈遇安他曾祖父而受了牵连不能科举。</p>

    所以以前沈敬武对沈遇安这一房是颇有怨念的。</p>

    “云之在举业上有些天份,若不然光靠这几年我给的卷子,他也不会高中。”</p>

    别看沈云之和沈遇安相比,天差地远,但能在这个年纪高中秀才,在幽州府也是难得的。</p>

    “这孩子天赋像他爹,敬武和敬文这两个孩子在学识上倒是和名字相反。”</p>

    王氏想到那些年沈敬武因不能科举,悲愤又无能的眼神。</p>

    当年沈敬武还年轻,对三房的怨念王氏不是不知道。</p>

    一旁的沈青盼出声道:“你先去府衙忙公务吧,家中的事有我们操心。”</p>

    沈遇安点了点头,起身走了,出了前厅,见到李平步跑了过来。</p>

    “二公子睡下了。”</p>

    “这几日你在家中跟着云之,不用跟着我到府衙了。”</p>

    李平有些失望不能跟着沈遇安,但还是听话地点了头。</p>

    “大人,可不能把我给忘了啊。”</p>

    见李平眼中有些担忧,沈遇安轻声安抚,“放心,不过是云之刚来才要你跟着,等过几日云之熟悉了便让你回来。”</p>

    李平这才露出浅笑来,沈遇安见他没想岔,这才转身出了家中。</p>

    住在府衙后院挺好的,当值下值都很方便。</p>

    府衙的官员见沈遇安去而复返,连忙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碌。</p>

    沈遇安进了书房,官员和衙役们舒了一口气。</p>

    柳怀威松气的同时,见大家都这样,不解地问道:“我怎么感觉沈知府越来越让人胆寒了,可是我瞧着沈知府对外很温和啊。”</p>

    “那些县令被骂,也是应该的,为了表面功夫,竟然让底下的百姓多缴了粮税。”</p>

    要他,知府大人生气也是应该的。</p>

    高庆见柳怀威一副崇拜的神色失笑,自从知府大人把海盗和何知州他们解决后,同僚们对沈知府推崇至极。</p>

    “怀威得对,不过大家怕沈大人,是因为沈大人身上的气势越来越让人忍不住畏惧了,并不是沈大人威厉的原因。”</p>

    尽管沈知府从未对他们这些地位低下的衙役迁怒,但对方身上的气势,让人见之敬之畏之。</p>

    沈遇安处理了两个时辰的公务,见时辰不早,撂下笔墨起身返回家中。</p>

    到家的时候,只见先前歇息的沈云之,这会儿正在陪家人着老家这几年的事来。</p>

    沈云之见到他,连忙上前行了大礼,“叔父。”</p>

    </p>

    沈遇安摆,“我过,都是自家人,不用这样。”</p>

    “是啊,云之,都是自家人行什么礼,按年纪你比遇安还大上几岁呢。”王氏笑着打趣道。</p>

    沈云之腼腆笑了下,“按辈分,云之应尊叔父,按学识,更要敬叔父几分。”</p>

    “不过叔父得有理,日后云之要叨扰许久,一直如此,倒是伤了曾叔祖母和家人的心。”</p>

    见沈云之放开了些,王氏满意地点头,“你能想开就好。”</p>

    “一笔画不出两个沈字,咱们沈家人在宁安村能立足,盖因我们一族齐心。”</p>

    沈云之微微点头,沈青盼也含笑道:“你过来,阿奶和娘她们不知道有多开心,前些时日收到老族长的信,还对我们埋怨,直接让你过来就行了,还特意先送了信问,免不得耽搁了时日。”</p>

    沈家人太过热情真诚,沈云之渐渐放松下来。</p>

    就在这时,刘氏从外面走了进来。</p>

    “娘,厨房饭菜好了,移步去膳厅吧。”</p>

    “云之,叔婆特意去把院子里的摘了不少做了,家中的菜味道好,一会儿多吃点。”</p>

    沈云之起身搀扶王氏,身体硬朗的王氏想了下,还是把放在他臂弯上。</p>

    “云之多谢叔婆热情招待。”</p>

    刘氏摆,“嗐,自家人,可别这样跟叔婆话,怪不自在的。”</p>

    王氏和沈遇安还有沈青盼了半天,还没刘氏三言两语好使。</p>

    这不,一路上,刘氏的大笑声冒在沈府空中。</p>

    沈云之的拘谨越来越少,尽管沈家人再怎么和善,但沈云之本就和沈云天他们不一样,和沈家人相处多。</p>

    所以尽管放松些,但到底还是有些拘谨。</p>

    结果去膳厅的路上,刘氏指着周围种下的菜,和沈云之聊得火热。</p>

    “府衙后院的院子还是了些,都利用上了,还是感觉没多少地种菜。”</p>

    沈云之没想到知府的府邸竟然这么接地气,渐渐的更加松懈了。</p>

    落座后,沈家人了几句欢迎沈云之的话,便开始动筷。</p>

    吃到沈家的菜,沈云之双眼一亮,沈家人唇角轻扬,确实没人会拒绝他们家的菜。</p>

    一顿饭后,沈云之和沈家人熟稔了许多。</p>

    沈遇安有事要忙,没和家人聊多久,就起身要去忙公务。</p>

    沈云之见状起身,却被刘氏拉着老家的事。</p>

    “你伯父当族长几年了,可能顶事了?”刘氏想起许久未见的沈遇丰,眼睛眯了起来。</p>

    这几个侄儿对家中帮扶许多,若不是家中只有遇安他们这两个孩子,她也不想离开宁安村。</p>

    在外还是没有归属感,她想念每日端着饭碗站在家门口和那些婆娘唠嗑的日子了。</p>

    “伯父对族中的事宜越来越得心应了,也不用曾祖父盯着行事了,不过曾祖父歇不得,时不时去族学里瞧一瞧。”</p>

    “族学这几年有叔父的帮扶,族中出了几个读书不错的,那些没有天赋的,读了几年书,去石头镇和永安县也能找个不错的活计。”</p>

    沈云之越脸上的笑越深,早已不见刚来时的拘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