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儿姑娘,知府大人身边可不缺伺候的人。”杨家主觉得莲儿想攀附沈遇安。</p>
沈大人什么身份,你一个嫁过人的媳妇,心比天高啊。</p>
莲儿听到杨帮主的话,诧异地看向沈遇安,“您就是带领岭南百姓丰衣足食的知府大人?”</p>
“本官还未做到莲儿姑娘的地步。”</p>
沈遇安看了一下莲儿,淡声道:“既然你不愿回去,那本官就安排</p>
吩咐好,让莲儿跟着人离开。</p>
“杨帮主,辛苦了,先带着弟兄们好好休整一下。”</p>
在海上飘了好几个月,这不得要好好休息一下。</p>
“多谢大人关切,那我这就带着东西进南海郡。”</p>
杨帮主招,让</p>
任大人他们这才回神,“哎,我们还没看够呢。”</p>
沈遇安无语地看着他们,“东西还没种下去,你们再怎么盯着也无用,快回去忙活,府衙的活计诸位干完了?”</p>
府衙的官员和衙役尴尬地看着沈遇安。</p>
这一看就是没处理完公务。</p>
沈遇安摇头,骑马离开码头。</p>
沈遇安又是忙赋税又是忙着种杨帮主带回来的东西,又是写奏折跟户部还有文景帝要银子。</p>
他这次可是要进献这等好东西,还欠着百姓的银子呢,可要好好要一笔大的。</p>
“大人,郑家主遣人来报,有急事让您去一趟。”</p>
沈遇安诧异地抬眸,“郑家主今年这么早就到岭南了?”</p>
“大约是怕罗东家和单东家抢好东西吧。”元护卫笑着道。</p>
两人来到府衙外,就见郑管家满头大汗来回踱步。</p>
“沈大人,”郑管家疾步跑上前。</p>
“怎么了?听元护卫郑家主找本官有急事?”</p>
郑管家四处看了下,府衙外百姓和衙役不少,低声道:“太子在扬州被刺杀,家主在江上救了重伤的太子,太子殿下如今已经昏迷不醒。”</p>
“什么?太子被刺。”沈遇安眼神一凛。</p>
沈遇安坐上郑管家准备的马车,几人很快便离开府衙。</p>
不到一炷香便来到一处府邸外,郑宅大门敞开,门房见到沈遇安连忙行礼。</p>
沈遇安急匆匆走了进去。</p>
“沈大人,您可算来了。”郑家主见到沈遇安面色一喜。</p>
沈遇安颔首,“太子如何了?”</p>
“殿下伤口一直好不了,如今已然昏迷。”</p>
进了屋,沈遇安就见床上躺着的公冶谦。</p>
大夫见到沈遇安连忙起身,沈遇安直接上前把搭在太子腕上,抬头对屋内的人道:“本官略懂岐黄之术。”</p>
郑家主自是知晓的,圣上当年就是被沈大人救下的。</p>
来,不止他和圣上和殿下有缘,沈大人和圣上还有太子殿下的缘分也是蛮深的。</p>
把脉后,沈遇安无语了,这对天家父子可真是给他出难题。</p>
“殿下伤势危急,可有煎药?”</p>
“有有有,厨房已经在煎药了。”郑家主着急地应着,转头让管家去厨房盯着。</p>
没一会儿,药端了上来,沈遇安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放了点绿色的粉末搅拌。</p>
这药粉瞧着不像是什么好东西,倒像是毒药,大夫欲言又止地看着沈遇安。</p>
可这药喂了下去,床上的人却没有吐出来。</p>
</p>
“喝进去了,没吐就好。”郑家主拍着胸口。</p>
没多久,公冶谦退了烧,屋内的人面色这才好了许多。</p>
让大夫下去,屋内只剩下沈遇安,郑家主这才把一路上的事情都了。</p>
“你是从扬州一路到岭南,有官府的人追查太子殿下?”</p>
郑家主点头,“虽只是我的猜测,但那些人拿着的画像,就是太子殿下。”</p>
沈遇安面色凝重。</p>
“太子和巡察使领命探查江南赋税,如今被人追杀,那些人胆子竟然这么大,想造反不成?”</p>
郑家主闻言呼吸一窒,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p>
突然,郑家主出了房间,没多久带着一个包袱进来。</p>
“沈大人,这是太子殿下交给我的,若是他出事,让我给大人。”</p>
沈遇安一层层解开包袱,发现里面的东西用许多层油纸包着。</p>
“太子殿下怕他带着在水中待久了,这东西被毁,为以防万一,在搜查前交给老朽。”</p>
“老夫身上到底有个皇商的名声,那些官员没敢搜老夫身上,这才安全把东西带到岭南来。”</p>
为此,他特意穿了不便行走宽大的衣袍,一路上可没少折腾。</p>
看着中东西,沈遇安知道太子为什么会被刺杀了。</p>
这也是杀头的证据,要是送到京城,那些人一个都活不了。</p>
江南世家和官员勾结,不止贪赋税和贩卖私盐,竟还囤田豢(àn)养奴隶,长此以往,朝廷动荡不安,那些人也有了造反的资本。</p>
见沈遇安面色不是很好,郑家主一时不敢再出声。</p>
沈遇安摸了一下太子的额头,“先让殿下去沈家吧。”</p>
“好,我这就安排人去办。”</p>
郑家主吩咐下,马车很快便安排妥当。</p>
沈遇安坐着马车到沈家的后门,门房见到陌生的马车,诧异地看了两眼。</p>
见沈遇安从马车上探出身子,门房有些诧异地打开院门。</p>
“大人怎么换了马车。”只是随口问了一句,却已经把门槛卸掉,好让马车进去。</p>
沈遇安对门房笑了下,放下车帘。</p>
进了院中,元护卫抱起公冶谦。</p>
沈家人看着还昏迷不醒的公冶谦,满眼心疼。</p>
“这才多久不见,这孩子怎么这么瘦了?”刘氏心疼地摸了摸公冶谦。</p>
公冶谦先前在沈家种菜,身份虽高,但和沈家人相处得极好。</p>
沈家人都把他当后辈看,猛一见到他昏迷不醒,还如此狼狈,沈家人可不心疼坏了。</p>
屋内都是沈家人,沈遇安简单地了下公冶谦为何会在岭南的缘由。</p>
“那些蠹(d)虫竟如此胆大妄为。”王氏恨恨地着。</p>
“遇安,你可有什么章法?”</p>
沈遇安看着昏迷不醒的太子,“岭南的粮税过些时日便要送往京城,我让驻守军的人随行,让殿下混在其中,一同入京。”</p>
太子重要,粮食也重要,沈遇安打算多派些人去京城。</p>
“先给京城去信,不然宫中怕是乱了起来。”沈青盼低声道。</p>
“这样,我写个奏折给陛下上报新粮种,顺便让人告知殿下在岭南。”</p>
“此事宜早不宜迟,遇安你先去写奏折,殿下我们看着。”</p>
沈遇安去写奏折的时候,历经多次刺杀,最后浑身邋遢,装扮成乞丐的巡察使邰文仲拿着一个豁口的碗到了京城。</p>
太子在江南遇险,生死不明传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