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幽州城不远的一处山谷,位置十分隐蔽。</p>
这里面有许多帐篷,如果仔细看的话,正好与之前薛延陀可汗他们的帐篷一模一样。</p>
这里正是薛延陀部族所在地。</p>
此时留在部族的几个首领正聚集在一块讨论着。</p>
“大汗已经多日未有消息传回来,不会出事了吧?”</p>
“怎么可能,大汗肯定正是忙着进攻幽州城,所以无暇传信回来。”</p>
“可是我心中这两日总是隐隐感觉有些不安。”</p>
“有什么不安的,大汗率领的乃是我薛延陀部族的精锐,而且人数众多,拿下一个幽州城,还不是到擒来。”</p>
“放心,优势在我,没有意外。”</p>
“再安心等待吧,不定来信已经在路上了。”</p>
“我们要不要主动派人出去联系大汗?”</p>
“不行,绝对不行,大汗临走之前告诫过我们,万万不可私自离开山谷。”</p>
“没错,若是被唐军发现我们在这里,那可就糟糕了。”</p>
“我你们两个也太心了一些,虽然我薛延陀的精锐已经都跟随大汗出征了,但是留下来的人中,也不乏勇猛之士,哪怕真被发现,那也可以应对。”</p>
“别急,我们再耐心多等些时日,不定好消息马上就来了。”</p>
这些首领讨论过后,最后还是决定耐心等一等。</p>
薛延陀可汗虽然骁勇善战,但是这次的对毕竟是大唐,所以众人都很担心。</p>
因为一旦战败,那么他们薛延陀不仅没有会入主中原,只怕在草原的地位,也是难以维持了。</p>
可是他们此时还不知道,他们薛延陀可汗早已经兵败被俘虏了。</p>
带出去的那些精锐,也是死的死,俘的俘,没有一个能安全跑回来的。</p>
一晃又是几天过去了,大唐军队搜寻了许久依旧没有找到薛延陀部族隐藏的地方。</p>
此时大批援军以及新来换防的唐军已经齐聚幽州城。</p>
粮草也是无比充足。</p>
哪怕真的有薛延陀的残部卷土重来,他们也是不够看的。</p>
“殿下,我们搜寻许久,依旧找不到薛延陀部族的位置,他们是不是听到风声,已经逃跑了?”</p>
听着都尉的汇报,李承乾摇了摇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p>
“他们肯定还在幽州城的某个角落上。”</p>
“我就不信,没有他们可汗的消息,他们会逃跑?”</p>
李承乾皱眉道:“去将薛延陀可汗给我叫过来。”</p>
李承乾也没想到,这自己派出去搜寻的人找不到,家里审问薛延陀族人,竟然一个开口的都没有,还真的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p>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再次从薛延陀可汗中作文章了。</p>
都尉很快将薛延陀可汗带了过来。</p>
这两天,薛延陀可汗可以是肉眼可见的憔悴了许多,再也没有前几日的意气风发。</p>
这也正常,毕竟吃了一个败仗,怎么可能不发愁?</p>
</p>
而且成了俘虏,自然也没有了往日的优渥待遇。</p>
再次看到李承乾,薛延陀可汗又哀求起来:“太子殿下,我随您回长安,愿意留在长安当您的人质,还请您现在撤兵吧。”</p>
他这样,一方面是为了保护部族,另一方则是之前他也听过,被带到长安去的那些可汗,生活都是十分优渥,所以他也想赶快去享福了。</p>
李承乾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当然可以,只不过,我得将该办的事情干完才能回去。”</p>
“只要将事情办完,回长安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p>
薛延陀可汗没想到李承乾如此有耐心,竟然还要找部族所在位置。</p>
不过,他的话也从侧面明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找到。</p>
这是一个好消息,明族人还安全。</p>
可坏消息是,李承乾还没有放弃,依旧在坚持寻找。</p>
看着李承乾审问的目光,薛延陀可汗咬牙道:“太子殿下,还请您不要再逼我了,我是绝对不可能的。”</p>
“这将会是我心中的一个秘密,被我死死守住。”</p>
“您在这里的一切寻找,都将会是白费工夫,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倒不如班师回朝!”</p>
“抓住我这个薛延陀部族的可汗,难道还不行么,为什么非要赶尽杀绝?”</p>
薛延陀可汗不明白,为什么李承乾非要对整个薛延陀部族出,他记得其他部族造反的时候,大唐可从来没有这样过。</p>
“抓住你就行了?”</p>
“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你算什么东西?!”</p>
“在我看来,只有真正把你们薛延陀部族彻底灭族,我大唐北方才能彻底安定。”</p>
“至于你的附属国,我真是没有兴趣,在我看来,那和养虎为患没有区别。”</p>
无论这薛延陀可汗如何要献出忠诚,李承乾都是一笑置之。</p>
这家伙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简直无法让人相信。</p>
薛延陀可汗见李承乾的态度如此坚定,心中也更加坚定了信念,无论如何,绝对不能将部族位置告诉这个人。</p>
不然的话,恐怕薛延陀部族真的要被灭亡了。</p>
李承乾冷笑道:“你不会以为不话,就真保守住秘密了吧?”</p>
“我从你那里也得到了不少俘虏,你要是还不,我就带着你去见他们,然后让人当着你的面,将他们一个一个的都杀掉!”</p>
听到这种威胁,所有人都震惊了,虐杀俘虏,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若是传了出去,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p>
不等薛延陀可汗话,一个都尉便是犹豫道:“殿下,此举只怕不妥啊。”</p>
“缴枪不杀,这乃是公认默契,若是您杀了投降的俘虏,一旦传出去,只怕会招人攻讦。”</p>
“是啊,殿下,还请三思啊。”</p>
“殿下,或许还有其他办法,万万不可如此极端。”</p>
许多人出来,请求李承乾三思,可是李承乾却是温和一笑,道:“本宫还是那句话,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p>
“若是背负千户骂名,本宫亦能承受得住。”</p>
“在我看来,为了我大唐的千秋霸业,这些许骂名又算的了什么?”</p>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p>
“只要达到本宫的目的,至于段如何,没人会在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