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宥帧没想到还有这等好处,会试第一是她的目标,不管是为了系统任务还是为了直接晋升从六品修撰,她都得尽全力了。</p>
没有谁会自己十拿九稳,毕竟殿试是皇上钦点,谁知道皇上心里怎么想呢?</p>
此刻系统奖励的提示虽迟但到,这声音如此美妙,江宥帧虽然如今已经有些无敌了,但技多不压身嘛!</p>
恭喜宿主完成国子监书舍签到,系统奖励宿主吹箫入门技能、容貌提升0%(一个月内完成)、礼成技能</p>
这个礼成技能是什么东东?江宥帧很是诧异,看了一旁的简介。</p>
发现是君子六艺中的“礼”,她不是世家出身,虽然之后找了些关于礼节的书看了看,在府学的时候也学了点,但毕竟是皮毛。</p>
而这个礼节的奖励,就是来丰富她本身的君子风范和道德修养的。</p>
搞清楚了之后,江宥帧暂且忽略了其他两个奖励,打算等回去研究研究。不过有了吹箫入门技能,打算回去之后买一把萧来练练。</p>
将注意力重新放到课上来,并未注意刚才她就那么一会儿走神,却已经被陈助教看在了眼中。</p>
因为会试考试内容与之前乡试的差不多,因此在到明年春闱之前这段时日,多是巩固之前的学习,精进文章,再取长补短。</p>
而本朝最注重策论,尤其是时务策,对本朝时务的策略很是看重。因此,国子监也是将策论文章放在首位,当然其他要考的诗文、四书题和昭告表等也十分重要。</p>
不过国子监也讲究劳逸结合,因此君子六艺也不容疏忽,每隔几日便会有这样的课程。</p>
“是十分精通了。不过为了之后的会试和殿试,希望诸位继续精进,不要懈怠,更不要骄傲自满。”</p>
到后面这句话的时候,助教陈恩绘特地看了江宥帧一眼,把她看得莫名其妙。</p>
众人也唰地转头看向江宥帧,眼中闪过复杂难辨的神色。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了竞争对,谁不想进翰林院呢?那就得各凭本事了。</p>
而江宥帧的大名,他们也早就听过。大运朝最年轻的举人,还是解元。</p>
乡试之后没过多久他们就听到了消息,尤其是在国子监,对于强力的对,众多学子都会对这样的人心生警惕,尽可能地多收集对方的信息,毕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p>
“之前偶然所得一篇文章,咱们就来品评一番,诸位各抒己见。”</p>
陈助教着就从后面书案上拿起一篇文章,开始当众朗读起来。</p>
“安民者必先除其害,除害者必先正其己。盍正己为除害之本,除害又安民之本也。害不除则民无以安己,不正又何以除其害哉”</p>
嗯?江宥帧一听这开头,怎么觉得有些耳熟?</p>
一旁的柯振秋本就将注意力放在了江宥帧身上,当听到这篇文章开头之时,顿时抽了抽嘴角。</p>
没有什么比当面打脸更丢脸的事,他只觉得当初那场比试真不是明智之举。日后他输给江宥帧的事,将会一遍一遍被拉出来鞭尸。</p>
温如玉和童怀安也很是诧异,他们哪里不记得这篇文章?毕竟做文章的主人就坐在这儿呢!</p>
</p>
“这篇文章被广为传颂,一度引为经典。不论是出题还是答题,都是极为精妙的。”陈助教读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p>
“此篇已经被收录进了民间乡试和会试集册内,列为了范文。”陈助教着还点了点头。</p>
嗯?她怎么不知道?江宥帧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这怎么收集进去,她本人却不知晓?就是可惜没有权费。</p>
“听是一位名家所作,不愧是经典范文。虽然这篇文章已经被不少人当场范例讲解过,但其中一些细节,本官依旧觉得可以推敲。”</p>
啊?江宥帧有些茫然了,这不是她做的文章吗?咋还是名家所作?哪个不要脸的窃取了她的文章,还不给她署名?</p>
就连温如玉他们也觉得莫名其妙,都纷纷看向江宥帧,一看到她也一副迷茫的模样,才察觉到有人没给江宥帧的文章署名。</p>
“老师,这篇文章确实精妙!咱们乡试之前就曾拜读过,并且从中获益匪浅。”</p>
其中一名学子站起身来,面上有些激动之色。</p>
陈助教颔首,“不错!这篇文章对仗十分工整严谨,且从立正自身开始,到国家大事,甚至还引出前朝苛政,不可谓不缜密,不可谓不大胆,本官也十分欣赏。”</p>
柯振秋欲言又止,老师!您一直夸赞的人就在我的脸。</p>
狠狠捂了捂脸,柯振秋深吸一口气。</p>
“即便是本官,可能也做不到如此对仗工整。更难得的是这篇文章引经据典,还十分务实,并不空泛。”</p>
陈助教对这篇文章的夸赞滔滔不绝,坐在下方的江宥帧则觉得有些无语。要是陈助教知道他夸的人就坐在下方,不知道会是什么反应。</p>
“江宥帧!”忽然,陈助教叫到了江宥帧的名字。</p>
“老师!”江宥帧立刻站起身,对着陈助教行了一礼。</p>
“你既然是通州府乡试解元,那一定对这篇文章有独到的见解,你且。”</p>
啊?什么?要的都在文章里了啊!</p>
不过话回来,随着见识的增长,江宥帧自然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再做这篇文章,她会写出不同的见解来。</p>
“是!”江宥帧点头,“学生以为,这篇文章还有些不到之处。”</p>
陈助教挑眉,他就知道这种神童一定是桀骜不驯的,此子目前看着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p>
同窗们都看向了江宥帧,纷纷斜视。书舍内读过这篇文章的,不全部,但也是绝大多数。他们虽然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江宥帧不到之处,那就有些言重了。</p>
江宥帧是解元没错,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她还敢不到之处?也太不谦虚了。</p>
然而书舍内只有少数几个知晓内情的人都神情怪异,一副欲言又止,又觉得好笑的模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