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宥帧松了口气,三人便打道回府,接下来就是全心全意准备殿试了。</p>
三月十四,江宥帧在殿试前一日,随着全体贡士去了保和殿参加复试。</p>
殿试之前是必须参加复试的,虽然复试较为简单,但还真有不过的,只是那种就在少数了。</p>
此次会试一共上榜一百七十九名,刷下来不少考生。</p>
江宥帧第一次去保和殿,暗自咋舌,不愧是皇宫,就是大气。就连广场都比自家宅院大,所有建筑都十分恢弘,一看就是底蕴深厚。</p>
不过她没敢多看,进宫规矩严。</p>
三月十五,殿试。</p>
殿试以一日为限,按规定是凌晨入场,大概不到辰时的模样,日落前就要交卷,就是所谓的“辰入酉出“。</p>
此次殿试理论上由皇上亲临考场主持,当然,皇上日理万,还要早朝,自然是没时间的,只能中途来巡视一场,其他都交给了礼部。</p>
身在如此威严肃穆的宫殿之中,就连往日十分镇定的江宥帧都有些紧张了。</p>
不敢抬首,江宥帧只是盯着眼前的丹壁出神。</p>
江宥帧身为会元,便是第一个进入保和殿的。听着上方点名,江宥帧立刻出列。</p>
走过丹壁一旁长长的阶梯,江宥帧总算进入了保和殿内。听东边就是官员上朝的太和殿,江宥帧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渴望。</p>
本朝正四品才有上朝的资格,就是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踏入太和殿。</p>
接着便是散卷和赞拜等一系列礼节,比之前的所有考试都隆重。这气氛着实凝重庄严,江宥帧都忍不住正襟危坐。</p>
开始分发策题,题纸都是宣纸裱成的,十分考究。能参加殿试的其实都是天子门生了,因此这规格待遇也不一样。</p>
每张题纸都有红线直格,每行二十四字,对书写工整要求更高。</p>
此次殿试一共三道策问题,不限长短,每篇五百字左右。</p>
殿试通篇都有定式,必须使用正体楷书,严禁添加和涂改,这都是之前考试就有的规矩。</p>
江宥帧看了一眼草稿纸,是装订的本子,纸张比起题纸略一些,也没有格子。</p>
这些都是由礼部操办,桌上摆放了文房四宝,不可自带。</p>
江宥帧首先开始磨墨,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是在磨上片刻之后,她便有些不得劲儿了。</p>
比起她自备的墨锭来,这个墨锭很是寻常。当然,既是殿试,那肯定不会备差的,只是江宥帧已经习惯了好墨。</p>
果然是由奢入俭难!江宥帧心中嘀咕,不过很快又将注意力放在了题目上。</p>
殿试策问题的格式很是讲究,问题是以皇上的口吻开头,例如第一题,问:朕闻三微递代,哲后所以承天;五运因循,明王由之革命。或金水而鳞次,应火木以还周</p>
这个“朕”字,就代表着皇上的口吻。</p>
而答题时,考生就得以“臣”的口吻作答。</p>
此题围绕着历朝历代,明君才得以承天这个宗旨,是与五行有关。五行对应五德,为此列举了典故,例如西汉丞相张苍和博士公孙臣。</p>
当时公孙臣以为按照五德循环来推算,那么当朝当属土德,土德的瑞应便是黄龙,则认为应该更改历法,崇尚黄色。</p>
而张苍以为,本朝推算应该是水德,遂以黑红为主。</p>
</p>
其外还有其他举例,江宥帧琢磨一番之后才开始动笔。</p>
答:“臣闻化洽乾枢,景纬呈其灵赐;泽周坤络,卉木效其祯祥,是以若雾飞烟”</p>
殿内檀香袅袅,此为安抚的作用。</p>
江宥帧这次依旧是行云流水,写起来极为顺畅。</p>
将第一篇写完之后,江宥帧马不停蹄誊抄在了卷子上。此次所有答案均是糊名,不再请官员誊抄,因此卷面保持干净整洁非常重要。</p>
尤其是会试前十名,有极大可能会呈在皇上的御案上。</p>
第一题是五行相关,那第二题就是与五刑有关。</p>
题目以“古先哲王设以刑以弼五教”为例,指出古人先辈明君都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依从教化,所以不得不施行“五刑”。</p>
本朝“五刑”则为“笞、杖、徒、流、死”。</p>
也就是天子教化人民是遵从天命之举,但教化论并不适合每个人。</p>
“德兼于道,道兼于天”这样的道德论只适合君子,那人如何约束?那就得靠“五刑”。</p>
江宥帧琢磨,依照策问的内容来看,皇上是非常赞同这一点的。当然,江宥帧也觉得刑罚确实有必要。</p>
那她的答案就要投其所好,可又不能显得当今残暴,那就不得不搬出自古帝王们也不得不以五刑治国。</p>
因此大义上就是连先祖们都不得不这么做,那当今即便有宽仁之心,但为巩固江山社稷,也不得不为之。</p>
梳理了这篇策问之后,江宥帧便开始下笔了。</p>
殿内静谧一片,礼部官员们紧紧盯着众考生。虽殿试作弊绝无可能,但他们依旧在众考生之间巡视。</p>
礼部尚书罗承奕再一次看到了江宥帧,之前科举舞弊一案,他并未插,此案最后也移交至大理寺了。</p>
只是他没想到最后竟然牵扯出了朝廷细作案,这一次大理寺卿朱志敏立了一大功,算是坐稳了大理寺卿的宝座。</p>
而江宥帧最后毫发无损,让他着实惊讶。</p>
就凭她临危不乱,当场识破舞弊案的连环计,就让各大世家震惊不已。</p>
虽那些世家看似并未关注江宥帧,但他知道,那些人已经蠢蠢欲动了。</p>
此子有大才,若是入仕,必将很快崭露头角。</p>
想起老三家的庶女,罗承奕便觉得应该先下为强。</p>
四皇子还总在他面前提及江宥帧如何聪慧敏,可见对他十分看重。倘若能投入四皇子麾下,那必然是如虎添翼。</p>
罗承奕捋着胡须,一直打量江宥帧,是越看越满意。</p>
就是出身差了些,若是世家子,就是尚个郡主也是使得的。</p>
江宥帧可不知道有人正在打量自己,她正沉浸在答题之中。</p>
一日的功夫,其实时间较为紧凑的。</p>
就在她写完第二篇,还未来得及誊抄之时,钟便被敲响了。</p>
她深吸一口气,大概是吃晌午饭的时间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