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蜀,那个叫刘云舒的九公主,老是喜欢来缠她,然后义兄每次都帮她挡。两人在短短时间,不知打了多少架,会不会是一对欢喜冤家?</p>
不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打出感情出来?</p>
这事要是真的,可不太好办。</p>
两人相距太远,又是两个不同的国。</p>
“好了,这事你母妃自会操心。而且这姻缘啊,天注定,缘分来了,谁也挡不住。”</p>
“不一定哦,还是要自己多争取。“灵萱郡主感觉自己就是争取来的。</p>
“哈哈,不过你。”</p>
“哇哇,娘。”两人正聊着呢,突然听到三宝的哭叫声。</p>
“怎么了?”余元筝立刻转头看。</p>
“娘,大宝抢,不好。”三宝指着她大哥。</p>
原来是大宝不讲理,把三宝正玩的青蛙给拿了,那是余元筝用一张纸叠的,还给青蛙画了眼睛,涂了颜色,看着很漂亮。</p>
按一下还能做跳跃的动作。</p>
她做了三个,每人一个,结果两子很快就把青蛙玩成一团纸,而三宝很爱护,玩了一上午还好好的。</p>
大宝又想要了,就直接抢。</p>
“大宝,妹妹的东西不可以抢,你把自己的玩坏了,可以和娘,让娘再做一个,但不能抢别人的,知道吗?”</p>
余元筝有点头疼,孩子太多,真不好管。</p>
“娘,妹妹坏,告状。”</p>
得,大宝还知道妹妹告他的状。</p>
“你做错了,还不兴人家告状?把青蛙还给妹妹,那是妹妹的。”余元筝直接把大宝里的青蛙给拿了过来,放到闺女里。</p>
“娘,要。娘,要。”二宝也来凑热闹。</p>
“行了,娘再给你们做。”余元筝无奈,只得再拿出几张纸给三个孩子做。</p>
“元筝嫂嫂还会做这个?真了不起,我都没见过。多做一个呗,我给弟带一个回去。”灵萱郡主很稀奇。</p>
居然可以用纸叠出青蛙。</p>
“你就不能自己学,又不是很难。来,我教你,学会了,就可以给你弟弟折无数个,我不但会折青蛙,还会折兔子。”余元筝是和她前世的嫂子学的。</p>
嫂子为了哄侄子,学了很多折纸工,做来给侄子玩。</p>
她兴趣来了,就和嫂子学了些。</p>
“好呀,好呀。”灵萱郡主一下来了兴趣。</p>
然后这一下午,她就跟着余元筝学了好几样折纸工,而三个宝贝就有福了,一会儿有兔子玩,一会儿有纸鹤玩,一会儿有老虎玩。</p>
“娘,娘,要狗。”二宝玩了几样,自己想了一个东西出来。</p>
他什么时候见过狗的?</p>
王府里可没有狗。</p>
“二宝在哪里见过狗狗?”</p>
不知道就问。</p>
“舅舅。”二宝很老实交代。</p>
弟弟?这和弟弟还有关系?</p>
”大少夫人,您和大公子出门期间,余二爷时常来看三位主子。</p>
有一次就买了一只奶狗来,不过后来被王妃给丢了。</p>
因为那狗太,被几位主子给玩得快死了。”慧娘解释道。</p>
哦,原来如此。</p>
以后没有重要事情,还是不要出远门,都错过了好多孩子成长的经历。</p>
孩子们的记性真好,才一岁半,就能记住一些事。虽然语言表达还只能短词短句地,在她眼里已经很不错了。</p>
余元筝应了二宝的要求,折了狗狗,还给描上大大的眼睛,活灵活现。</p>
</p>
只是狗不能跳,只能站在桌子上。</p>
两个大人和三个孩子一起玩得不亦乐乎,折了很多动物摆了满满一桌子。</p>
而灵萱郡主大开眼界,一张的纸能折出这么多东西,太神奇了。</p>
她把余元筝折的每一种动物都折了几遍,直到练得很熟才罢休。</p>
结果就是准备的纸都用完了。然后又去前院拿。</p>
最后余元筝让丫鬟给妹送了些折好的过去。</p>
余元筝听二宝提到弟弟,她真失职,回来快一个月了都没去看看弟弟和妹妹。</p>
明天就去看看他们。</p>
父母已经去任上一年多,只收到他们报平安的信。</p>
也不老爹在任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p>
她爹其实是个聪明人,以前管伯府的庶务,就是最大的锻炼,估计做个县令应该没问题。</p>
有了计划,当晚,她就和上官子棋了自己的想法。</p>
上官子棋当然赞成,并要亲自陪夫人回娘家。</p>
舅子和姨子独自在京,没有长辈,也真是难为他们了。</p>
隔了一日,上官子棋丢下里的事情陪妻子,提前派人去余宅了一声,而且也打听好了,这日正好是余庆生旬假的日子。</p>
国子监每十天休假一天,称为旬假。</p>
妹妹也没去宫里陪八公主。</p>
还是赵伯等在大门口,他一直做着门房,帮着照看宅子。</p>
“大姑奶奶回来了。”</p>
然后又看到三个伙家从马车里出来。赵伯笑得见牙不见眼。</p>
”呀,三位公子姐都长这么大了,快,请进。”</p>
“大姐,大姐夫。”两兄妹听到动静也跑了出来。</p>
“弟弟,妹妹。好久不见,想死我了。”余元筝这话感觉有点假,都回京这么久了也没来看人家一眼。</p>
都是孩子占了她所有思想。</p>
“舅舅,姨姨。”三个家伙居然认得他们。</p>
“大宝,二宝,三宝。”余庆生直接抱起两个,一只胳膊揽一个。</p>
十七岁的少年,个子比余元筝高了快一个头。</p>
余悦姻抱起三宝。她已经十三岁,开始抽条,比余元筝身高没差多少,抱起三宝,很稳。</p>
三个家伙每人脸上得一个亲亲,然后笑得很开心。</p>
“你们常去王府吗?”余元筝看他们和孩子之间的亲热劲,就很熟。</p>
“是啊,只要每次休假,我都和妹妹去王府看看他们,因为知道你们不在,就多去看看外甥们。”余庆生解释道。</p>
“有心了。”余元筝对这样的家人很喜欢。</p>
他们夫妻不在,就多去看望孩子们。这是对孩子们的关爱,这是亲情。</p>
进了正堂落坐。</p>
家里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过增加了几个仆人,余元筝看到了几个生面孔。</p>
“二弟,家里生意上的事,你能照看得过来吗?”余元筝问道。</p>
主要弟弟还要上学。</p>
“生意上的事都不用操心的。铺子里的掌柜都是老掌柜,我只需看个账本即可。”</p>
“那就好。”</p>
“舅子,听你现在是甲班的甲等生?”上官子棋对这个舅哥学习能力很佩服,比当年他三叔更会读书。</p>
“姐夫怎么知道的?”余庆生很高兴大姐夫能关心他的学习。</p>
但他知道大姐夫从来不去国子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