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到外院书房。</p>
“父王,去密室。”上官子棋悄声提议。</p>
王爷一挑眉。</p>
密室一般很少去,里面放的都是王府最重要的东西。</p>
而且密室的门只有每代王爷知道怎么打开。</p>
上官子棋都不知道。</p>
但他知道王府有密室,以前祖父带他进去过一次。</p>
铁箱子虽也是王府最重要的东西,但因为要经常拨弄密码,所以才一直放在外面。</p>
铁箱子所在的地方,暗卫也最多。</p>
他见父王没动,用口型了三个字:打开了。</p>
王爷眼睛一亮,压下激动。</p>
走到书房正北面墙下,这面墙是石墙,一幅先祖的画像就挂在此面墙上。</p>
王爷揭开画像,有几个轻微突起的点,他按一定规律按下。</p>
然后这面墙从中间向右边慢慢移动。</p>
停下时,能容两个人并排走进去。</p>
父子俩端了一个烛台,走进这道门,然后门又自动合上。</p>
一个的石梯向下。</p>
是个地下室,就挖在书房</p>
这要不是王府当家人,外人真的很难发现。</p>
地下室的四面墙都是石板砌成。</p>
墙上有好些多宝格,放着各种箱子。一面墙上还有几把宝剑。</p>
墙下几个大箱子。</p>
中间一张桌,四个凳子。</p>
上官子棋只是随便扫了一眼整个密室,就坐到凳子上,从怀里拿出那十片金叶子。</p>
“父王,您看。”上官子棋笑得神秘。</p>
王爷接过,就着烛火把每片都看了一遍。</p>
“这就是从铁箱子里拿出来的?”王爷有看没懂。</p>
“是。”上官子棋微笑着看老爹有点失望的表情。</p>
然后又拿出几张纸推到王爷面前。</p>
王爷拿起一看,越看,眼睛越亮。</p>
最后,哈哈大笑出声。</p>
“好好好,有了这个,我大魏非把沧澜炸穿不可。你认识这上面的字?”王爷高兴过后才问起这事。</p>
“儿子不认识,夫人认识,她才是我们上官家最宝贝的宝。”</p>
上官子棋趁在父王面前替妻子间接要好处。</p>
“嗯,你这媳妇娶得不错。等把沧澜打退了,本王重重有赏,估计皇上也会赏,你放心,此事父王记下了。“</p>
“父王,接下来怎么安排?”</p>
“你有什么打算?”王爷想听听他的意见。</p>
“父王,现在沧澜已对我大魏又一轮开战,儿子想先领出征,我怕陈将军顶不住。这做炸弹的事就由父王来做,你看可行?”</p>
上官子棋早就想去战场。</p>
现在铁箱子已经打开,他更没有顾虑,可以放开了反攻。</p>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p>
“父王,铁箱子要不要收起来放到密室里?”</p>
上官子棋怕他走后,铁箱子在夫人里会引来祸事,担心沧澜国奸细再来偷,偷不成就硬抢。</p>
“不用,就放在你房里,麻痹敌人。</p>
哎,我们在明,敌人在暗,真是防不胜防。</p>
既然已经打开,守卫可以适当放松一些,给敌人会,让他们再来偷。</p>
这次本王非把京城的奸细窝点清干净不可。”</p>
王爷想用铁箱子做引,把敌人一次性铲除。</p>
“可是夫人和孩子们”上官子棋担心他们的安全。</p>
“放心,暗卫以保护你媳妇和孩子为主。如果奸细是硬抢,他们自会被首先保护起来。如果是偷,那更不会伤人。”王爷分析道。</p>
“行。”</p>
上官子棋回头得好好交代暗卫们,也给夫人讲清楚,让她提高些警惕。</p>
同时铁箱子也不要放在外间,就放在正厅,敌人要偷也方便。</p>
</p>
父子俩又商量了一会儿,包括战场上如何应敌,他们的优势和劣势。</p>
最后王爷把十片金叶子锁进密室的一个暗格里。</p>
次日,天刚亮,城门口就有一骑快马飞奔而入。</p>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马上是一名驿站士兵。</p>
后背插着一面旗帜。</p>
一边跑一边高喊。</p>
守城门的士兵一看就知道是前线送战报进京的,快速让开道路,让马一路顺通,直入皇宫。</p>
此时上朝的大臣们也刚刚进宫。</p>
他们都看到跑得快累死的马被勒住。</p>
宫卫们架着那士兵就急急往里跑。</p>
朝臣们也急急往金銮殿而去。</p>
皇上知道有八百里加急,也不耽误,快速穿戴好,直接去金銮殿。</p>
前线在打仗,他每天都高度关注。</p>
“皇上驾到。”大总管一声高喊。</p>
众朝臣三拜后起身。</p>
“快把驿兵带进来。”皇上别的都不谈,先看战报。</p>
“参见皇上,前线吃紧,已失一城。”驿兵把战报高高举过头顶。</p>
他们这些驿兵一接到上一站送来的战报,一息都不会耽误,上了马就跑,直到跑到下一个驿站,又是同样的操作。</p>
战报从前线到京城,将近两千里路,只用了两天两夜就跑到京城,换了二十个驿站。</p>
大总管海公公立刻走下台阶接了战报,先拆开,再递给皇上。</p>
皇上快速看完,然后让海公公念。</p>
“启禀皇上:</p>
近日,敌军势如破竹,军至临安城下,于三月十日对我临安城发起强攻。</p>
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加之部分城墙年久失修,难以抵御敌方猛烈攻势,临安城不幸于三月二十日失守。</p>
此役中,我军虽英勇抵抗,但伤亡惨重,已死将士八千余人,实乃痛心疾首。现已退守络安城。”</p>
海公公并没有全部念完,只拣了重点念出来。</p>
现在大魏已失了两城,形势迫人。</p>
“各位爱卿,可有想法?”皇上扫了众臣一眼,问道。</p>
结果个个都看着站在最前面的荣王爷。</p>
这种时候当然是荣王爷最先出头。</p>
可是荣王爷已经四十多岁。</p>
以前这个年纪的荣王爷一般不出战,基本都由世子出战。</p>
荣王爷五十岁就得把王位传下去,由世子继承。</p>
而上官子棋虽接了世子印,但在有些人的眼里,他才从昏迷中醒来没多久,腿也才刚好,不知道能不能上战场。</p>
上官子书之前是世子,他已经在前线,但也没挡下敌人的猛攻。</p>
一个个都愁眉不展。</p>
“皇上,臣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出发支援。”上官子棋出列,单膝跪地。</p>
“好。朕命你带兵十万务必把沧澜敌军赶出我大魏,保我大魏百姓安宁。”</p>
“臣领旨。”</p>
“户部尚书。”</p>
“臣在。”户部尚书出列。</p>
“城池失守,乱民势必会涌向内城,通知各州县,就地安置乱民,户部根据各地情况安排赈济灾民。”</p>
“臣领旨。”</p>
“兵部尚书。”</p>
“臣在。”兵部尚书出列。</p>
“后备物资可有准备到位?此事朕在去年就已下旨。”</p>
“回皇上,我大魏铁矿相对较少,在武器上稍有不足,但箭羽准备足够。”兵部尚书如实回答。</p>
“各处驻军里的武器可以先送往前线,驻军可先用棍棒替代。以战事为先。”</p>
“臣遵旨。”</p>
这时,大皇子自己转着轮椅出列。</p>
“父皇,儿臣请旨与荣王世子一起出征。”</p>
大皇子的请求引得朝臣们一片哗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