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 > 第309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而此时宋徽宗口中的童贯,最近急得满嘴长泡。</p>

    他被陛下任命为平南都总管,带着十万大军,以及从禁军以及全国各地征集的六十余名强将气势汹汹杀来。</p>

    大半年时间,童贯还是有进展的,他已经攻克了润州、常州、宣州。方腊占据的八州,不到半年时间童贯就收复了三个,</p>

    不过这仗打的,童贯是越来越心惊。</p>

    原以为这些泥腿子就是一些乌合之众,然而现实却狠狠给童贯上了一课。</p>

    润州守将为吕师囊。带着五万人马以及十二名统制官与童贯鏖战。</p>

    童贯此次打的是富裕仗,江南的水军童贯都有权节制。因此扬子江天险并没有阻挡官军太久,宋军水师很快就取得了水战的胜利,逼近了润州城。</p>

    虽然吕师囊作为润州总管下也有千余条战船,可在朝廷大军面前,还是有点不够看。</p>

    经过一个月多月苦战,童贯率领军师终于拿下了润州城。算是给南下平叛开了一个好头,</p>

    可是这吕师囊就像是打不死的强,润州丢了就带着下剩余的六个统制以及兵丁,退守常州,与常州守将合兵一处继续抵抗。</p>

    常州被童贯军攻破,吕师囊又退守宣州,带着剩余的四个统制又给予童贯率领的军队迎头痛击。</p>

    当童贯军势如破竹破了宣州,来到苏州城下时,</p>

    由于苏州城是方腊的三儿子方貌在守,城内两万精兵,再加上吕师囊带着之前陆续退下来的兵马进了苏州城,</p>

    苏州城内足足有五万兵丁,再加上方貌下的八员战将拒城不出死守,使得童贯进攻月余也毫无进展。</p>

    这时候,童贯惊讶的发现,自己下的兵马,已经折损了万余人,就连偏将也阵亡了十几名。</p>

    而苏州无法攻克,苏州下去的杭州,据有十万人马守着,守将正是逆首方腊的大儿子,方天定。</p>

    再下去的睦洲反贼大本营一路上还有几座险关,都被反贼占据,据险死守。</p>

    童贯估算,就他上这些人马,再有一年半载要平叛江南都费劲。可以是天方夜谭。</p>

    当童贯思考着向朝廷求援军时,没想到没等到朝廷的援军,却等来了陛下的严旨。</p>

    "童贯辜负皇恩,逡巡不前贻误战。斥令年底前必须拿下睦洲,扫清江南、擒方腊于汴京,不得有误。"传旨太监道。</p>

    童贯接过旨意,比死了爹妈还难受,</p>

    再有两个月就要到年底,他童贯能率军打下苏州都费劲,怎么可能飞到睦洲身擒方腊,这不扯犊子嘛。</p>

    童贯此时一肚子后悔,接了这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他急忙升帐擂鼓聚将。</p>

    大帐内,很快涌进了二十余名将领。</p>

    "诸位,陛下有旨意,年底一定要剿灭方腊反贼。十天,我只给诸位十天!必须要拿下苏州城!"童贯道。</p>

    一听这话,帐内众梁山皆变了脸色。</p>

    "总管,十天,太少了!苏州城坚,逆贼人数众多,强攻的话,我军会伤亡惨重的!"下大将急忙出来道。</p>

    "就十天!十天不能攻下苏州,陛下要拿我问责,我先砍你们的脑袋!"童贯起身严厉的道。</p>

    众将士敢怒不敢言,只能抱拳领命出了营帐。</p>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原着中宋江带着梁山好汉大军前来,虽然没有官军水师助阵,可一路打的都是巧仗,能派内应进入智取,绝不强攻。</p>

    </p>

    而童贯仗着自己兵多将广,几轮火炮攻击过后,就令并且强攻,使得宋军损失惨重。</p>

    而方腊方面,虽然战局还没有那么糟糕,可官军势如破竹,连克三州,如今又兵临城下苏州,使得方腊也是暗暗心惊。</p>

    "陛下,吕师囊损兵折将,润州有天险在,还有千余战船,几万人马守城,竟然一个月就丢了!应该严办吕师囊!"左丞相娄敏中道。</p>

    方腊也是叹气,自己下的庞万春、厉天闰、邓元觉、石宝等人都是一方将才,就连那王寅也是文武双全,</p>

    如果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在,自己也不会选择吕师囊去守润州。</p>

    "非常时期,就不要惩处主将了,传旨让吕师囊戴罪立功吧"方腊无奈道。</p>

    几家欢喜几家愁,此时在沂州的西门庆却乐开了花。感慨自己捡到了宝。</p>

    沂州攻下后,闻焕章星夜从济州来到了沂州。</p>

    闻焕章很快就有条不紊行动起来,带了八个助,连夜清查沂州府库钱粮、税赋、人口、田亩账册,对于沂州的家底,心中有了大致的了解。</p>

    贴安民告示并再次整肃军纪,对于沂州府衙的官吏经过甄别后留了一部分使用。</p>

    不出三天,官府的职能就开始正常运转,五天后,沂州城内的商铺全部开门,街巷也恢复了热闹。</p>

    "闻先生真是大才啊!我西门庆服了!"西门庆抱拳道。</p>

    "不敢当大头领夸赞,人这半年来大肆招揽读书人为治理济州出力,</p>

    此次从济州带了十余人过来,这些学子都是落魄的举子,他们在济州经过历练,也勉强可堪一用。</p>

    充实在济州府衙中,再有那些留守的官吏辅佐,沂州城初步能够平稳运转。</p>

    济州的赋税钱粮已经全部转运到了梁山。虽然只有之前官府收取的一半,可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p>

    接下来时间,人打算在沂州继续招揽屡试不第落魄的读书人出来。"闻焕章道。</p>

    "先生大才,梁山这些兄弟基本上都是大老粗,我们赶跑了贪官污吏,可是这城市管理,众兄弟都不专业,还请先生多多出力,西门庆感激不尽!"西门庆再次抱拳道。</p>

    西门庆感慨,自己得到闻焕章,这简直就是找到了一个会生金蛋的老母鸡。</p>

    只要自己把这些州府守住,不出两年,经过闻焕章带人治理,这些州府的赋税钱粮,就会源源不断的汇入梁山,成为一个良性循环。</p>

    对于闻焕章来,此时的他,也算是遂了自己学而优则仕的心愿。</p>

    闻焕章今年已经四十五岁,年轻时候自命不凡,却连续几年屡试不中,于是他赌气再也没有参加过科考,一心在家读书,</p>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很多同窗都出仕做官,甚至有的当了高官成了皇帝跟前的红人,比如宿太尉。</p>

    而闻焕章要脸面,自视甚高,不可能再去科考,当个官,对着自己曾经很多的同窗,跪地称大人。</p>

    于是他还是守着清贫当着教书先生。一来二去,就这么不心耽搁了。</p>

    不知不觉又是十多年,闻焕章已经四十多岁。</p>

    此时的闻焕章后悔了,感慨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肆意浪费,成了个教书先生郁郁不得志。</p>

    因此当听能给高俅当参谋,闻焕章便舍弃了脸面出山,来济州投奔高俅。</p>

    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然在梁山贼寇里实现了出仕的愿望。</p>